您的位置: 游戏资讯 > 游戏问答

非遗竹编老李手提化妆箱,非遗竹编老李

来源:头条 浏览:0 2023-01-01 04:47:01

新华社南昌9月16日电(记者邬慧颖,周密,顾天成)初秋傍晚,空气中不再有原来的闷热。 清风吹过,做了一下午竹篾的李年根终于停止了手中的生计,他站起身走向旁边的另一个地方。

非遗竹编老李手提化妆箱,非遗竹编老李

李年根指着几个直播设备说:“今天的工作还没结束! 晚饭后,我在直播平台《竹编老李》上,向大家展示我的竹编作品。 ”

李年根和组员通过视频直播介绍他们制作的竹制品( 9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今年62岁的李年根是江西省新余市级非遗项目洞村竹编第五代传人。 凭借50多年的技艺,他已经成为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络红人”。 李年根经常说,这本来是一种讨论生活的技术,但没想到自己能进入另一个世界。

从小死了父亲,母亲再婚,李年根小时候过着艰难的生活。 不到九岁的时候,他跟着做葫芦匠的伯父学手艺,十五岁就自立了。

“过去葫芦匠很多,自己工作勤奋,东西做得好,别人才能为你工作。 ”李年根说,他带着徒弟走访了新余市洞村乡和周边乡镇的许多村子,到成百上千家人家工作。

团队摄影师正在拍摄李年根的工作视频( 9月1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在与记者交谈时,李年根会提到过去的困难,但他往往透露出对葫芦匠这个职业的自豪。 他拍下了手中的竹编作品。 “衣柜、簸箕、竹席……过去村里人用的东西都是葫芦匠做的,没有我们的葫芦匠不行! ”

李年根制作的竹制宝塔笼( 9月1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年根被建议在网上展示竹编技术,并尝试“触网”。 令人意外的是,在拍摄了几次展示竹编技术的短视频后,李年根的短视频平台账号吸引了100多万粉丝。

李年根在竹林里取原材料( 9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即使别人说‘火’,我也不相信。 我60多岁了,怎么可能成为网红呢”一开始,李年根不敢相信竹编这么受欢迎。 随着“粉丝”数量的增加,李年根体会到了互联网的力量。

在短视频平台上,李年根的竹编技术总是耸人听闻,受到很多人的称赞。 视频中,立功数十年的李年根将竹篾细如丝,柔如纸,可制成竹编画,也是一件色彩丰富、造型优美的竹编工艺品。 “我的作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粉丝’特地来找我的定制作品。 ”李年根说。

今年30岁的马彪是李年根20年来收的第一个徒弟。 拜师之前,马彪在上海工作了10年。 虽然没有接触过竹编的技术,但是第一次看到李年根的作品后,就萌发了拜师学艺的想法。

今年5月下旬,马彪来到新余,每天跟着李年根学竹编。 大师的一句话“只要你用心,我会把一生的技术教给你”铭刻在他的心中。 “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我想现在就跟着大师认真学习技术。 ”马彪说。

夜深了,李年根和马彪师生两人终于结束了直播。 在回家的路上,两个人的身影并肩而行。

和平精英体验服官网「V3.02」IOS版

和平精英体验服官网「V3.02」IOS版

  • 分类:资讯阅读
  • 大小:17MB
  • 语言:简体中文
  • 版本:V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