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络游戏的诞生,会需要哪些许可证?
(一图看懂网游资质)
出版环节(上线发行)
2、对外商出版网络游戏的限制
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出版服务属于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不得从事网络出版服务。境内网络出版服务单位与上述涉外企业或境外组织及个人进行网络出版项目合作的,须事前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
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网络游戏,也必须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
(二)游戏的资质
作为一家有证有资质的出版商,其出版的网络游戏可能成千上万。除了出版商需要取得上述许可证之外,每一款网络游戏本身也有相应的资质要求。
1、前置审批与游戏版号
类似于电影公映、电视剧发行,每一款网络游戏在出版之前,也需要经过内容审查,符合条件后取得“准生证”。
根据《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的通知》,网络游戏的出版须经新闻出版总署(现调整为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前置审批,从而取得批准文号。经前置审批或进口审批(见下文)的网络游戏,变更运营单位的,或者增加新版本、新资料片、更新内容的,须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截图)
除了批准文号之外,细心的玩家可以发现网络游戏页面上还有个“ISBN号”。“ISBN”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缩写,意为“国际标准书号”,在一些规范性文件中也作为“中国标准书号”的简称使用。根据《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第21条,出版电子出版物,必须按规定使用中国标准书号,《音像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管理办法》则进行了更细化的规定。网络游戏的出版也沿用了出版物号,俗称“游戏版号”。
通过审批的网络游戏将取得“网络游戏出版物号(ISBN)核发单”,其上记载了游戏名称、游戏类型、出版单位名称、运营单位名称、审批文号、网络游戏出版物号(ISBN)等,这就是网络游戏的“准生证”。
(《剑网3缘起》的ISBN核发单截图)
近年来,网络游戏逐渐从依赖电脑的端游与页游、向手游APP扩张,2016年应势专门出台了《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手游也需要按前述程序进行审批。
(移动游戏《阴阳师》首页截图)
手游的发行渠道主要为安卓和苹果,这下,连海外运营的苹果APP STORE也无法规避审核,只能也向中国地区的开发人员发出公告,要求游戏类APP一律提供相关批准信息。对于走“短频快”路线的手游创业公司而言,前置审批和版号无疑提高了竞争门槛,甚至可能成为压断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苹果致中国地区开发人员的一份信》截图)
运营环节
网络游戏的出版与运营是紧密相连的前后环节。网易、腾讯等网游巨头已然打通了研发、出版、运营等全流程,但也有众多公司只涉猎其中的部分环节。对于网络游戏的运营,国家也从运营商和网游本身的两个层面,分别要求相应的资质。
(一)运营商的资质
1、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络游戏的运营需要平台。对于网络游戏的监管,国家从平台抓起、源头治理,要求网游的运营商具备一系列资质。
(腾讯WeGame游戏平台截图)
2010年3月17日文化部颁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曾要求国产网络游戏在运营之日起30日内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履行备案手续。根据此办法“网络游戏运营”是指通过开放用户注册、提供下载等方式,向公众提供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并通过用户收费、电子商务、广告赞助等方式获取利益的行为。
同时,通过开放用户注册、开放收费系统等方式开展的网络游戏技术测试,就是所谓的“公测”,也属于网络游戏运营。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为其他运营企业的网络游戏产品提供用户系统、收费系统、程序下载、宣传推广等服务,并参与收益分成的,则属于“联合运营”。
根据《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6-7条,从事网络游戏上网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交易服务等经营活动的单位,须经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批准,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该证被业界俗称为“文网文”。
(网易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但在2019年7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旧称: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废止<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和<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的决定》,决定废止《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令第49号)。另外,2019年5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审批范围进一步规范审批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调整通知”),其中规定“根据《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文化和旅游部不再承担网络游戏行业管理职责。”
自此,文化和旅游部不再是网络游戏行业的主管部门,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工业和信息部在中宣部的统筹指导下,对游戏行业进行宏观政策制定和开展具体行政监管。
另外,根据上述的调整通知,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不再核发涉及网络游戏经营范围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已经核发的尚在有效期内的继续有效,有效期届满后不再换发新证。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网络游戏的运营自此不再需要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
普通玩家或许一下子没能把“网络游戏”和“电信”挂钩。根据《电信条例》第8条,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前者是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后者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
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电信业务向下还区分诸多的业务种类,网络游戏运营属于增值电信业务之下的“互联网信息服务”。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3条,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非经营性两类,前者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其他服务活动,后者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7、8条,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也就是业界俗称的“ICP证”;从事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上述行政机关办理备案手续,俗称“ICP备案”。“ICP”是“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的缩写,意为“互联网内容提供者”。
网络游戏运营商在向普通玩家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也通过人民币玩家氪金、广告植入等方式获取收益,因此,网络游戏运营一般属于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运营商需要办理“ICP证”。
(腾讯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3、对外商运营网络游戏的限制
互联网文化经营(音乐除外)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根据《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的通知》,外商禁止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在中国境内投资从事网络游戏运营服务,也不得通过签订协议、技术支持、提供对战平台等间接方式变相控制和参与网络游戏运营业务。
(二)游戏的资质
1、运营备案
此前,对于网络游戏本身的监管,以游戏“上线”为界,大致划分为上线前由出版行政部门负责审批,上线后由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备案。
根据原《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13条,国产网络游戏在上网运营之日起30日内,须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履行备案手续,并在其运营网站指定位置、游戏内显著位置标明【备案编号】。
而《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所指的“网络游戏”,根据《关于贯彻实施<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不仅包括客户端(端游)、网页浏览器(页游)的形式,也包括移动电话(手游)、个人数字处理器、联网的游戏机等可以接入信息网络的各类终端,还包括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单机版游戏,范围如此之广。
(移动游戏《王者荣耀》官网截图)
但是随着《网络游戏管理规定暂行办法》的废止以及《调整通知》的颁布,原规定“国产网络游戏需在运营之日起30日内按规定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履行备案手续”的要求没有了执法依据,目前运营国产网络游戏也不再需要履行备案手续。
2、进口审批
进口网络游戏,根据已经废止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11条,由取得独占性授权的运营商向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申报内容审查,须获得批准后方可上网运营,并在运营网站指定位置、游戏内显著位置标明【批准文号】。
但伴随着《网络游戏管理规定暂行办法》的废止,进口网络游戏不再需要接受文化和旅游部的事先内容审查,但仍需在申请出版审批时接受出版主管部门的内容审查。
根据《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的通知》,在境内运营或推广进口网络游戏:1、须事先依法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并办理著作权认证手续,取得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著作权合同登记批复》;2、须经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并报新闻出版署审批。
自2020年以来,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网络游戏行业反而在蓬勃发展,出版、文化等行政部门也密切关注着这个市场的有序运作,以免不良信息向网游乘虚而入、荼毒青少年乃至成人玩家。
本文沿着研发、出版、运营的流程,为各位梳理了出版运营服务商的资质许可、网络游戏的前置审批与备案,并梳理了最新的监管变化动态。除此之外,相关监管部门还要求游戏运营单位在运营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即要求游戏设置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等其他措施,积极推进游戏的良性发展,我们也会对此持续关注,定时为大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