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游戏资讯 > 游戏问答

刘伯温交给他儿子的是什么,刘伯温最后写了什么交给儿子

来源:网络 浏览:117 2022-11-14 13:19:02

引言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即位称帝,定国为大明,定名为天,从此开始了大明王朝的统治。 对于他的成功,一个人的贡献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他就是开国元勋刘伯温。

刘伯温比的朱元璋就像诸葛亮比的刘备、张良比的刘邦一样,朱元璋自己也说过:“刘伯温是朕的谋士。”

只是,自古以来忠臣就难以善终,刘伯温也不例外。 虽然聪明程度堪比诸葛亮和张良,但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

刘伯温交给他儿子的是什么,刘伯温最后写了什么交给儿子

临终前的刘伯温,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出谋划策,他的四条遗言也在他死后一一应验。 他到底说了什么?

壮志未酬的九泉,在公元1375年正月下旬,刘伯温感染了风寒。 朱元璋听后,派胡惟庸右首相带着御医探望。 刘伯温平时与胡惟庸过节,这让他更疑惑了,但碍于朱元璋的面子,他只好以礼相待。

胡惟庸带去的御医看了刘伯温的病情后,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刘伯温毫不怀疑他在,照着药方抓药煎服,没想到。 用药后,身体更不舒服了,原本舒服的肚子里好像一块不平的石头压得五脏六腑,让他疼痛难忍。 看到这种情况,刘伯温怀疑胡惟庸是给御医下毒杀害了自己。

2月中旬,刘伯温带病见朝朱元璋,婉言胡惟庸带着医生去看望了自己,并表示自己用药后身体更不舒服,朱元璋对此二话没说,只是打算为刘伯温追查这件事只是,自古以来就有人说,希望他能放松病情,回到日本向朝廷提供帮助。

朱元璋的态度让刘伯温心寒,他知道这件事,没有机会再水落石出,心下更是郁郁寡欢。 3月下旬,刘伯温已经病入膏肓,不能简单下床行走,痛感自己时间不多,刘伯温向朱元璋请假回乡。

回家后刘伯温拒绝接受一切治疗,只能依赖正常饮食苟延残喘。 几天后,他把自己的长子刘晔和次子刘昫叫来,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 刘伯温一共供认了四件事后。 第一,考虑到自己的家人。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很重视天文占卜等知识。 自己之所以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也是因为自己通晓这方面的知识。 自己死后,朱元璋不会放过自己写的书。

于是他先告诉刘勰,自己死后要先把天书交给皇帝,刻不容缓。 他告诫说,从今以后,刘家的子孙也要学习这一知识,避免重蹈覆辙。

第二,刘伯温还是放心不下天下。 于是他教刘珗政治职责。 “为政的重点是宽容与严厉并行,当务之急是朝廷在位者修德、简律,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保佑大明长生万年。 而且危险的地方,必须经常联系首都,确保守卫得当。 ”第三件事,刘伯温还是为自己的志向还没有得到回报而感到遗憾。 他对两个儿子说。 “本来我想写一份详细的遗嘱,向皇帝表明我的忠诚,但是因为胡惟庸的关系写也没用。 胡惟庸退位后,皇帝一定会问我,到时候你们再提出我的遗嘱。 ”

第四件事,刘伯温告诉家人,希望大家以后认真读书,勤奋进取,远离朝廷各种恩怨是非,平安生活。 他认为,刘家的灾祸是暂时的,将来刘家的子孙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重用。

之后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其他的事情已经没办法了。 时维四月十六日,卧病在床的刘伯温病逝,享年65岁。 刘伯温的死因到底怎么样了,至今仍无定论,后世普遍认为他是被胡惟庸害的。 但胡惟庸之所以如此大胆,还是脱不开与朱元璋的关系,刘伯温与朱元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一代忠臣恨九泉的程度吗?

圣心难测忠臣诬陷刘伯温的人生,大概可分为元朝官吏时代、朱元璋时代、朱元璋时代、失信时代三个阶段。 在每一个时期,都充满着政治和游戏的阴影。

公元1333年9月,23岁的刘伯温成为进士,被任命为江西省高安县丞相。 他是个耿直的人,不耿直,后来被陷害了好几次。 此后,无论是江浙儒学副提还是浙东元帅府都事,刘伯温都敢于直言,不断被同事排挤,最终被迫辞职,享年47岁。

公元1359年,朱元璋兵进入浙江,占领金华、青田等地。 当时的朱元璋要求口渴。 随后,他向当时的顾问李善长询问这里是否有人有学识。 李善长不敢做下面的事。 很快就想到了刘伯温。 经过两次要求,元朝气数已尽的刘伯温同意加入朱元璋麾下。

刘伯温知识渊博,足智多谋,民间流传“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事刘伯温”,这句话果然并非空穴来风。

从1361年到1362年,在刘伯温的策划下,朱元璋成功打败了陈友谅,这才解除了心腹大患。 1364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太史令,不久又升任御史中丞、太子赞善大夫,兼任太史令。

从1361年到1368年,是刘伯温为朱元璋尽心尽力的七年,也是他施展抱负的七年,可以说当时的朱元璋也很信任刘伯温。

平定张士诚后,有一位名叫张祚的参知政事企图陷害刘伯温,不料被朱元璋斩首,可见当时朱元璋对刘伯温的重视,但随着明朝的成立,一切都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称帝,刘伯温的困境由此开始。

这一年,朱元璋投奔汴梁,策划北伐蒙古的军事行动,后方军国事件完全交由刘伯温和左丞相李善长全权处理。

过去,刘伯温为官无私,引起同事不少不满。 如果只是关注后方的话,也不会妨碍公正的执法。 但是不巧的是,中枢之都李彬贪污的徒劳之举在这个时候被刺伤了。 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看到此情此景,李善长向刘伯温求情,希望他能打开头版。

刘伯温没有动摇,继续向朱元璋报告。 正值大旱之时,李善长等人策划着祈雨。 听到处决的消息,李善长怒不可遏:“今天要雨,怎么能杀人?” 刘伯温固执己见,坚持“杀了李彬,天必下雨”。

但与愿望相反,十多天了还没下雨,朱元璋很担心。 听说李善长等人怀恨在心,趁机诬陷刘伯温的不公正,导致了这样的灾祸,朱元璋对刘伯温勃然大怒。

在这紧张的气氛下,同年8月,刘伯温无奈地借口妻子生病,请求回乡。

不久,同年11月,朱元璋召回刘伯温,为了表示补偿,朱元璋给刘伯温很多报酬,追封祖父为永嘉郡公。 刘伯温觉得自己有一颗神圣的心时,说了一次话,再次把他推向危险。

当时的总理是李善长,李善长与朱元璋并肩作战,但总是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朱元璋,所以朱元璋想当总理。

朱元璋先问刘伯温。 杨宪适不适合当首相。 刘伯温直言:“杨宪手段不够。” 言下之意,杨宪不适合。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怎么样? ”。

刘伯温说:“这个人很平易,一目了然。 ”。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怎么样? ”。 刘伯温坦言:“他是个小人,让他得势迟早会成为问题。”

最后,朱元璋感叹道:“我的相,没有比得上老师的。” 刘伯温听了,多次拒绝,但这件事暂时陷入困境,只好暂时作罢。 事后证明,此时刘伯温的态度已经招致朱元璋的不满。 只是,刘伯温依然不知道,还在为政为民,不知道大祸临头。

公元1370年11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尽心尽力的刘伯温只得到诚意伯、俸禄240石,而不长的李善长得到了韩国公、俸禄4000石,从此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不满逐渐浮现在表面。

公元1371年正月,朱元璋立汪广洋为右丞,胡惟庸为中书左丞。 这次封奖后,朝廷内再也没有刘伯温的立足之地了。 年二月,刘伯温回到家乡青田,唯独这一次,峰回路转的机会消失了。

公元1373年,汪广阳被贬,胡惟庸一跃成为丞相,独揽中枢大权。 刘伯温听了又惊又怒,直觉不好,后来感染了风寒,又久病缠身,正好给了胡惟庸一个可乘之机。

临终遗言从祈雨到宰相人选,再到无奈回乡,刘伯温怎么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只是事已至此,无力回天,只有遗嘱能拯救小家、保护大家、效忠大家,而刘伯温不愧是神机妙计,他交代的四件事后,将一一得到验证。

刘嫋死后不久,他供认了刘嫋的第一件后事。 服丧期满,朱元璋已派人索要资料。 据史料记载,《诚意伯薮之又明夏,监察御史李铎以上旨来取其观音像玩占诸书》

刘哏也把父亲的教诲牢记在心,见到朱元璋时,首先表明了自己的忠诚。 “父亲临终之际,命令我不要学习书的内容。 因此,臣没有窥探其中的知识。 想等服丧期满再呈给皇帝,但还没来得及,劳务长就来取了。 臣罪该万死。 今天已经数不胜数。 请平息陛下的愤怒”

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刘勰,朱元璋并没有生气,反而给了刘勰很多报酬。 同年7月,刘勰为考功监丞,兼监察御史。

只是,刘伯温千方百计地盘算着,却忽略了胡惟庸对刘家的迫害。

因为总理人选事件,胡惟庸一直很关注刘伯温。 公元1378年4月,刘勰就任江西省布政司右参政,眼见得越来越丰满,胡惟庸等人害怕刘勰会卷土重来,追究自己的错误,开始了迫害。 第二年,刘昉在胡惟庸党羽的胁迫下,不得已下井身亡。

和哥哥刘昫相比,弟弟刘昫幸运多了。 他牢记父亲临终的教诲,为官公道严明,致力于朝廷降税,极大地促进了明朝社会发展,因此他的兵祖观得到朱元璋的认同,最巧妙的是,他因胡惟庸的倒台而下台

公元1380年,胡惟庸借口家中老屋涌出甘泉,请朱元璋观赏。 未出西华门时,朱元璋受到宦官的暗示,感到不妥,于是登顶。 胡惟庸家中尘土飞扬,吓得躲兵藏将,遂以谋反罪处决胡惟庸及其党羽。 刘晔的职业生涯之路,一帆风顺始于公元1381年10月

这时,刘伯温交代的第三件事后也应验了。 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多次召见刘昫,话语中频繁提到刘伯温,“你父亲是个秀才,是个好人。 你不能学叛道。 ”。 又说:“你们不能做好事,玷污你们父亲的名声。 ”

等等,说着凿子,怀念刘伯温的意思。 只是事到如今,废话少说,如果刘伯温在泉下知道,也许没有心酸的感慨就在自己的神机妙处。

光阴荏苒。公元1390年12月22日,朱元璋最后一次召见刘珗,命刘珗袭爵位。 但刘昫一向很在意家世名号,认为哥哥的儿子刘昸才是继承爵位的最佳人选,于是回敬道:“继承伯爵,应该是哥哥的儿子。”

听他这么一说,朱元璋也不勉强,很快就宣布刘昸袭击子爵,岁禄五百石,是世袭的。

刘珉庙虽然继承了爵位,但刘伯温一家并没有摆脱过去的猜忌局面。 刘庿也注定难以终结。

刘昫的性格和刘昫极为相似,都是秉公不阿和守礼仪的性格,明成祖朱昧是燕王的时候,和刘昫有过对战。 开始前,朱棣问刘昫。 下围棋的时候,能让一下吗?

刘昫说:“殿下,该让的就让。 不该让的事我不会让。”

朱棣闻言,一时无话可说。 因此,刘昫和刘伯温的性格是一样的,刘昫比刘伯温还硬、死板。 这也预示着刘昫的结局,宁注定是艰难的。

公元1399年7月,建文帝朱允炆有意削弱燕王朱棣的权利,没有考虑燕王朱棣叛变。 刘珗随谷王返回首都,献上16条计谋,但什么也没被采纳。 刘昫很失望。

此后刘昫奉命与李景隆联合讨伐朱昧,无奈接连遭逢兵粮之战,刘昫只好登上《闻见录》一书,不省而归。

公元1402年,燕王兵胜即位,召见刘昫。 刘珗觉得朱棣的帝位来的不明亮,说不想生病见面。 这种把戏当然骗不了朱鹮,于是他下令把刘昫带到京都。

见面时,刘珗依然称呼朱棣为殿下,大胆直言。 “殿下就算过了一百年,也逃不出‘篡位’字。 ”这句话惹怒了朱棣,他下令把刘昫关进监狱。 过了一会儿,刘昫死在狱中。

时过境迁,新王更迭,刘家满门忠良,终于到了拨云见日的时候了。

公元1531年,刘伯温的同乡,当时正在刑部郎中的李瑜,向明世宗朱厚熜提出:“刘基应该在高皇帝的神庙里享有,他的第九世孙刘瑜应该继承和世袭他的伯爵爵位。” 这句话得到明世宗的赞同,刘伯温的第九代孙子,由处州卫指挥刘瑜继承爵位,被封为伯爵。

刘廌之后,刘家已经几代人没有继承爵位了。 九世孙刘瑜袭爵后,其子刘洪、孙子刘世延袭爵。 之后,虽然也有因为年龄太小而不能叙爵的情况,但也有刘家的其他庶弟继承爵位的情况。 正如刘伯温临终时所相信的那样,自己的子孙终于被真才实学重用于未来。

结语从一代策士到病故还乡,刘伯温的一生,既是励精图治的一生,也是被利用的一生,虽然智慧过人,但也难逃一死之王的计谋。

去世的人已经是男性,出生的人像斯内普。 自古以来,无数英雄谋臣因各种原因而落魄。 与人共谋,最重要的是忠诚和把握尺度。 现代社会生活也是如此,诸葛亮和张良的进退之道,值得每个人学习。

参考文献“1”代言.绚世风华道无69才子佳人[[M] .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7.123

“2”论孟祥才.刘基的悲剧[J] .东岳论丛,2014:97-98

“3”毕英春.胡一华.刘基和朱元璋[[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5.335-340

和平精英体验服官网「V3.02」IOS版

和平精英体验服官网「V3.02」IOS版

  • 分类:资讯阅读
  • 大小:17MB
  • 语言:简体中文
  • 版本:V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