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因为读书不循规蹈矩,经常喜欢直接翻到最后瞎看,所以看到了黄老对妊娠疾病的看法,大有裨益。所以写了点东西,一是自己学,二是希望注定要看的人能更好的帮助家里的孕妇调理身体。
《黄帝内经》,中医说天好,脉顺,脉太强,月现,所以生孩子,月经的到来,预示着女性的身体已经做好了孕育胎儿的准备。每个月,女人的身体都会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准备气血。如果不成功,就会变成月经,白白流走。(当然,这里的说法与西医理解的月经大相径庭。)
新生命一旦到来,冲任中的气血就可以立即利用,开始孕育生命,所以怀孕后月经停止。
怀孕后,母爱会立刻被唤醒,全身都迫不及待地涌入子宫滋养胎儿。
这就导致母亲体内气血不足,没有办法一下子适应这种情况,所以很多孕妇在前期特别容易出现困倦、乏力、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
严重的气血不足甚至可能损伤孕妇身体,影响脏腑运作,导致胎儿营养不良、胎儿矮小、胎动、流产等问题。
所以在怀孕期间要特别注意气血是否亏虚,气血运行是否顺畅。
一、妊娠障碍,先来说说妊娠障碍,也就是大部分孕妇在怀孕初期都会有的恶心呕吐的症状。
《四圣心源》中说,胎儿初期,中气凝滞,升降机会突然导致抑郁;和谐的气息逐渐充盈。胎儿初期,气血聚于冲任,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新生命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运行模式,造成中气郁结,脾胃运化不畅,吃不好容易产生恶心呕吐。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不良妊娠的原因,让我们看看黄老是怎么开药的。毕竟,孕妇在服药时要特别小心。
03010豆蔻一元,杏仁二元,甘草一元,砂仁一元,牡丹二元,三钱丹皮、三钱茯苓、陈皮一元。
豆蔻可以直接降胃止呕,杏仁和陈皮也可以理气降气,甘草可以培中气,茯苓可以健脾益气,这里也有一升一滴的意思。其实中医治疗就是一阴一阳,一升一降,调理气机恢复身体机能。砂仁本身就是孕妇预防流产的常用药。牡丹皮和芍药可以帮助肝脏养血活血,消除血热的弊端。
豆蔻灵沙汤的用量相对较少,说明黄老只是想稍微理气解郁,并不想过多干预孕妇的身体状况。
其实孕早期恶心呕吐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只是中气郁结所致,稍微用药就可以了。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总怕孕妇营养不够,就煮各种汤给孕妇补补。其实更容易加重孕妇身体的停滞。即使你吃再多的好东西,最后也会吐出来。有什么用?因此,孕妇的营养补充要适度,不宜过多。
当然,有些孕妇在平时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困倦等。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气滞,还要加上阳虚和燥湿。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孕妇的身体是阳虚脾虚的,身体容易被淋湿。故治疗宜采用温中健脾法。
第二,流产的原因大多是肝郁。
在0中
气郁陷,而贼脾土,此胎孕堕伤之原也。正常的人如果水寒土湿,木气就会郁陷于下,下行疏泄,所以郁陷的木气往下疏泄造成泄泻、余沥不止、遗精等。
而对于孕妇来说,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胎儿在下焦,如果孕妇水寒土湿,郁陷的木气就会伤害到胎儿,造成胎动,胎漏等。
胎儿在受到伤害的时候,往往会做出第一反应,就是腰痛。《景岳全书》中说妇人肾以系胞,而腰为肾之府,故胎妊之妇最虑腰痛,痛甚则坠,不可不防。所以如果孕妇出现腰痛的症状,就要想到木气郁陷,可能已经危害到胎儿了,这时候可能西医还检查不出现什么,但是我们要知道其中的原因,用燥土生木的方法,将郁陷的木气升发上去。
《姜桂苓参汤》甘草二钱,人参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桂枝三钱,丹皮三钱。
甘草、茯苓培土燥湿,人参、干姜温中健脾,桂枝、丹皮升达木气。
如果木郁生热,可加芍药、阿胶柔木清风,加砂仁可以开郁消满。如果水寒不生木气,可以加附子暖水生木。
木气郁陷容易导致流产,所以告诫我们孕妇切勿动怒,一旦动怒,肝气郁滞不升,胎儿就会有危险。
三、坐月子是重中之重
十月怀胎,胎儿不断从母体中汲取营养物质,孕妇也不断在给孩子提供气血支持,母气传子,子壮则母虚,自然之理。在妊娠期间,母子同体,气血虽然从母体传给胎儿,但总的来说还在母体中,所以孕妇怀胎十月也不觉得虚弱,一旦母子分离的时候,一大部分气血随婴儿离开母体,产妇就会突然感到虚弱。
“产后血虚气惫,诸病丛生”。
大家不要看国外的女性都那么剽悍,怀孕生子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甚至不用坐月子,刚生完孩子没几天就出去乱跑,喝凉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中国人的体质就是这样,老祖宗也给我们留下了正确的保养之道,我们只需照做就行了,不要跟外国人的风,更不要把坐月子当封建迷信,否则那样只会损伤自己的身体。
首先坐月子期间要在家静养,避免接触邪气,在屋里适当活动,以促进恶露的排出,另外就是合理的营养饮食搭配。这里说一下客家人传统的糯米酒炖母鸡汤,补脾养气血搭配非常妙。
如果妊娠气滞产生的瘀血和经血恶露没有及时排出,瘀积与体内,使得肝气升发不畅,导致腹痛,此时虽然产妇虚弱,但还是需要先清除瘀血,祛瘀生新,可用桃仁鳖甲汤。
桃仁鳖甲汤:桃仁三钱,鳖甲三钱,丹皮三钱,丹参三钱,桂枝三钱,甘草二钱。用以升肝木、通心脉,祛瘀生新。如果有血瘀化热,加生地;内有寒,可用干姜、附子。
要警惕的是,《病机机要》里面说过的产后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0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