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来源于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用大白话来说,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啥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管他是农民还是穷人,傻子还是瘸子,孝子还是畜生。
这里,提到有教无类,就想到孔子有关的另一个词,因材施教:
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其实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有教无类的因,才有因材施教的果。
既然啥人都可以做学生,三教九流的人都有,那么采用一视同仁的教育方式,肯定行不通,只有因材施教了,这个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打破了官学对学生的限制。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虚心向学,他一律对他们进行教育。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
想成为孔子的学生很简单,一块肉就行了。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七十贤人中既有贵族出身,比如孟懿子,也有布衣贫民,比如颜回,又有大盗,比如颜涿聚。
孔子的众多学生中,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曾参的智力一般。孔子的学生中,有的比孔子小的,也有比孔子大的,但经过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就算是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答案。比如对“仁”的解释,给冉有和子路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两个人性格不一样,孔子期待的成长方向也不一样。
孔子的教育就是从通识教育入手,把学生都培养成君子,君子就是品德上有所树立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在学识、能力上要达到“君子不器”的地步,就是看似没有什么专长,却什么都可以做,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任何一类人才。
最后,周山需要指出的是,有教无类就是不要拒绝任何人受教育的权利,当然,因材施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能拔苗助长。
现代教育不能填鸭,也不能复制。
借用现代比较火的表达方式就是:
精准教育。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