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接种进行传播,而且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并且不同类型的足癣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并不一样,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足癣病的药物治疗,以及在治疗的同时应该注意的相关事宜。
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这种真菌最喜欢在25-37度左右、中等湿度、中性酸碱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夏季就是它们理想的生存环境,加上很多人平日不注重足部卫生就非常容易得足癣病。其次,足癣病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可以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传播,因此只要密切接触病原菌而被感染。目前药物是治疗足癣病的一线方案,但由于不同类型的足癣病的治疗方案并不相同,因此许多人并不清楚如何合理用药,结果导致足癣经常复发,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足癣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足癣病的分类
足癣病的临床表现多为趾间红斑、脱屑、皲裂和浸渍,伴瘙痒,严重时可见糜烂和溃疡。根据皮损形态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但临床上往往几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
①水疱型
好发于足缘、足底部,自觉奇痒,初起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疱壁厚,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奇痒无比,重度时可以见足底、足缘的水泡连成一片,有些形成了大水泡,甚至出现疱液化脓。
②间擦糜烂型
以4-5和3-4趾趾间最为常见,多见于足部多汗、经常浸水或长期穿不透气鞋的人,临床表现为趾间糜烂、浸渍发白,除去浸渍发白的上皮可见其下红色糜烂面,可有少许渗液。患者瘙痒明显,局部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可导致下肢丹毒或蜂窝织炎。
③鳞屑角化型
足底、足缘、足跟部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成片戒小点状)轻度表现:足跟、足缘、足底角质增厚粗糙、脱屑屑属轻度鳞屑角化。重度表现:足底、脚后跟、足缘等全足严重皲裂有血口子,渗血者属重度鳞屑角化。
不同类型足癣病的用药原则
足癣病的治疗目标是清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外用药、口服药或二者联合均可用于治疗足癣病,但在治疗时需要考虑足癣的类型、严重程度、合并疾病等关键因素。
①水疱型足癣
水疱型多选用无刺激的溶液或乳膏进行外擦,常规治疗可外擦复方苯甲酸酊、十一烯酸软膏,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或应用1%特比萘芬霜剂、咪康唑霜剂,外用涂擦,每日1-2次,连续治疗4周。
②间擦糜烂型足癣
间擦糜烂型可先用温和的糊剂或粉剂使局部收敛干燥后,再用乳膏等其他剂型,此型保持局部干燥非常重要,因此在外用药时要尽量保持干燥,注意保护创面,绝对不要用水洗或使用肥皂,不要搔抓。用药方面可以用0.1%依沙吖啶液或3%硼酸液浸泡后,涂敷含有5%水杨酸或5%~10%硫黄的粉剂,也可应用足癣粉、足光粉局部涂敷,每日1次,连续15天。在渗出不明显时,可以外用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联苯苄唑等抗真菌药物。
③鳞屑角化型足癣
鳞屑角化型足癣单纯使用外用膏药的效果往往不佳,一般是采用口服加外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外用药一般可选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克霉唑软膏、水杨酸软膏等,外用涂擦,每日2-3次,连续4周。口服药可选择伊曲康唑200mg/次或者特比萘芬250mg/次,口服,每日1次,治疗时间为4周。
注意常用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一定要非常小心,因为许多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药物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抗真菌治疗时如果发生相关的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向医师反应。
①咪康唑
咪康唑外用可引起皮肤刺激性,出现皮疹、红斑等,并且如果浓度过高容易侵蚀皮肤,因此临床上应使用咪康唑洗剂,若用乳膏涂少量后应擦匀,以免发生浸泡作用。
②克霉唑
可发生过敏及刺激症状,可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同时也有可能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
③联苯苄唑
可出现局部过敏症状,如瘙痒、灼热感、红斑;极少数人出现灼痛、脱皮等。每日使用一次,但最好在晚上休息前使用。
④环吡酮胺
偶见局部刺激症状,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对眼睛和其他黏膜具有腐蚀性,若用药部位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药物治疗足癣病的一些注意事项
①症状消失后也一定要延长药物治疗时间
足癣病的致病真菌往往会存活在皮肤鳞屑或贴身衣物中,遇到潮暖环境,又会大量繁殖,导致足癣病复发,因此即使症状消失后,仍要坚持用药1-2周,从而达到彻底根除真菌的目的。
②千万不要滥用激素类药物
足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激素类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病情,但由于抑制了免疫作用,反而促进了真菌繁殖,加重病情。因此《指南》建议针对某些皮损炎症反应剧烈、瘙痒严重的患者,建议将抗真菌药与激素药局部联合用药,绝对不能单一使用激素,并且只要炎症及瘙痒缓解后,必须立刻停止激素治疗。因此足癣病的患者千万不要擅自使用激素。
③外用药物无效后,一定要联合用药
针对鳞屑角化型足癣、反复发作性足癣病等单纯的外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而与局部治疗相比,口服联合外用药的抗真菌治疗具有疗程短、用药方便、不遗漏病灶、患者依从性较高、复发率低等优点,适用于皮损泛发或受累面积大、鳞屑角化型、局部治疗依从性差或疗效欠佳的足癣患者。
④若合并有细菌感染,必须先抗菌
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应首先抗细菌治疗,待细菌感染控制后再行抗真菌治疗。当局部混合细菌感染时,诊断明确后可联合使用抗细菌治疗药物。
⑤外用药物期间减少使用肥皂
外用药期间,对患部皮肤尽量不洗烫,少用或不用肥皂和碱性药物,少洗澡,以使抗真菌药在体表停留的时间延长,巩固和提高疗效。
⑥慎重使用角质剥脱剂
常用的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类制剂等,经常被局部使用治疗手癣、足癣,其作用机制是部分剥脱含有癣菌的表皮角质层,但临床角质剥脱剂中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应用中应注意把控剥脱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勿用于皮肤明显破损处,以免造成刺激症状。
总结
足癣病的药物治疗是非常复杂且规范的,只有针对特定的分型进行对症用药,并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根除足部的真菌。其次,足癣病的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临床用药时最好经过专业的医师进行指导,防止发生意外。
在生活中因为足癣病去咨询医师的人非常少,很多人采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甚至有很多人听信偏方,但又掌握不好剂量和用药种类,结果导致不良后果,下一章将和大家讲一讲中医治疗足癣病的用药思路,有兴趣的人可以继续小五呦。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麻烦点个赞或者收藏,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相关问题,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谢谢。想要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小五的头条号——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早、不迷路呦
参考资料:中国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0)
手癣和足癣诊疗指南(2017修订版)
#健康一夏##健康明星计划##谣零零计划#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