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少吃一点,容易上火!”
“这两天上火,感觉哪哪都不好了!”
“最近口腔溃疡了,估计是上火了!”
......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最常说的一个词之一便是“上火”。无论是牙龈出血、咽喉肿痛,还是嘴角长泡、眼睛红肿,这些病症在老百姓口中都可以被归纳为“上火”,那么,上火是怎样引起?它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所说的“上火”到底是指什么
要知道“上火”,就要先了解什么是“火”。在中医看来,人的身体里本来就有一把火,金、木、水、火、土。缺了火,生命元素就不全,人的生命也就该终结了,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并非越大越好,五行相生相克,彼此之间应保持均衡。
火弱,生命特征虚弱,证明身体有异;火旺,身体亢进不舒服,就会出现红、肿、痛、热、燥等不良症状。
在中医病理学说中,火是从内而生,成为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的各种病理变化。在中医学说中,内生之火,又称“内火”,而“上火”按中医理论解释则是一个人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产生火热内扰,导致人体阴阳失于平衡、脏腑功能发生紊乱。
中医上,认为内火还有虚实之分,其辨别十分复杂,而且很多时候上火者虚实兼具,因此还要区分主次。
上火,也要分清是什么“火”
发现牙齿红肿,喉咙痛,嘴角起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上火了”,要去喝一杯降火茶。但去到药店,被药师一问,更加糊涂了:我到底上的是哪种火?
1、心火炽盛
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意思是心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心火”是人体热源的中心。心脏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掌管血脉运行。有心火者,会表现出心烦急躁、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等;儿童可表现多动、烦、急、不安等。
2、肝火旺盛
肝脏在五行中属于木,五行中木的特点,是表达一种舒畅调达的象征。中医有“肝喜条达而抑郁”之说,当情志不畅,可导致肝火旺盛。肝的性情最急躁,肝气会随肝火上升,肝火旺者往往会表现出: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耳赤、口苦咽干。
3、胃火旺盛
中医上讲,胃是接受容纳食物并进一步将食物碾碎、腐熟的器官。若是过度饮酒、吃辛辣油荤之品,就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当食物“积留”在胃部,就会化热生火,导致胃火炽盛。胃火旺盛者,可表现为胃脘灼痛、渴喜冷饮、口臭、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
4、肺火亢旺
中医认为肺脏通过呼吸运动,是与外界接触最密切的器官,气候骤然变化就会给身体带来不适应,这种致病因素可导致肺火亢旺。肺火亢旺者,时有咳嗽、咽喉干疼、吐黄痰、口干而渴喜冷饮等症状。
降火不当,当心火上浇油,介绍一张引火归元的好方子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好多人一上火就想着用点清热泻火药,好让它快点过去,然而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往往适得其反。
就如肾的虚火,肾阴亏得厉害,肾阳就呆不住,火气就会往外冒。虚火并不是说你体内真正的火热较多,它只是阳气外泄,没有被合理地利用起来。此时若是一瓢冷水给它浇灭,无疑会导致阴虚更甚。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灭火的同时,保住阳气呢?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引火汤了。
引火汤出自清代名医陈士铎之手,方剂包括:熟地、巴戟天、茯苓、麦冬、五味子,五味药材。
巴戟天引火归元,可以把停留在上的火气给它拉回来,同时它又是非常暖热的一味药,能够把肾水暖起来;熟地可起到补肾阴的作用,肺属金,在上,肾属水,在下,麦冬和五味子降金生水,可以使身体变得湿润。
五味子不仅能降金生水,敛肺补肾,它还能收,五味子一进到体内,就像结了一张大大的网,可以把补进去的阴液一滴不漏地收起来。
此方适用于虚火上炎引起的咽痛、牙痛,还是口腔溃疡,甚至是失眠、头晕、耳鸣、三叉神经痛等,也可用于上热下寒者,多表现为头面爱上火,但是下肢呢又冰凉冰凉的,尤其是脚和膝盖。均可灭火保阳,引火归元,让火回到应该去的地方。
人体中有阴气和阳气,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二气保持平衡,中医认为,火可以认为是阳气的一种,在阴液的制约下,发挥着温润身体的租用。因此不要发现“上火”就急着灭火,应该先找到“火源”,辨清是“虚实”,方可对症下药。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