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荔枝有讲究:空腹大量食用易引发低血糖,重者昏迷休克

[db:摘要]

吃荔枝有讲究:空腹大量食用易引发低血糖,重者昏迷休克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眼下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时节。清甜水润的荔枝,在炎炎夏日里,剥一颗入口,好不快哉。有不少人还喜欢将荔枝放到冰箱冷冻后再取出食用。可有的人吃了荔枝后,却引起了身体的不适。咨询“荔枝病”的读者不少,我们整合了相关问题,特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林立群来作解答。

问:什么是荔枝病?

答:目前的研究表明,荔枝病是一种空腹(禁食8小时以上)且大量(1-2公斤以上)食用荔枝引发低血糖的病症。轻者会出现头晕、冒冷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口渴、饥饿等症状。重症者可能会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突然昏迷等,严重者可致休克死亡。

问:为什么会出现荔枝病?

答: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结果显示,致病原因是由于荔枝中含有两种低血糖毒素: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这两种毒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抑制了正常的糖异生和脂肪氧化,会加剧夜间空腹时的低血糖,从而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和爆发性脑病发作。在未成熟的荔枝中,这两种低血糖毒素的含量高于成熟果实,因此食用未成熟的荔枝更容易患病。

问:出现了荔枝病怎么办?

答:如果吃了荔枝,出现上述情况,可迅速补充葡萄糖,避免血糖过低。口服补充葡萄糖水或含有较多葡萄糖的食物(如含葡萄糖的饮料、糖果、糕点等),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都可以。重症者需要及时就医,此时单纯的补充葡萄糖治疗效果欠佳,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问:如何安全地食用荔枝?

答:首先,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新鲜荔枝,食用前应充分浸泡和清洗荔枝壳表面的保鲜剂及农药。由于荔枝品种较多,仅通过果皮颜色很难辨别荔枝是否成熟,林立群提醒,不熟的荔枝口感酸涩,如果吃到比较涩的荔枝,要赶紧吐出。

其次食用要适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日水果摄入量200g-350g。荔枝可参照这个范围。“日啖荔枝三百颗”只是一种文艺说法。

最后,推荐非空腹状态食用,不建议早晨空腹食用,最好随餐少量食用,或在两餐之间食用。

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535.html

(0)

相关推荐

  • 什么时间测血压比较好?控制血压又有哪些好方式?

    人体的血压在各种条件下(温度、身体状况、压力、时区)很容易波动。因此,平常很难评估真正的正常血压,因为仅通过一次测量血压的值,可能会出现当时的血压高或低。所以大家要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时间和方法。

    生活 2021年10月8日
  • 大雪来临时,记得吃六个第一,少花钱好好吃饭,安全健康地过冬。

    明天就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了,它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它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一个节气,与雪大雪小没有直接关系。大雪的到来意味着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人们注意防寒保暖的同时也要记得多食用一些滋润助阳的食材,也要适当地锻炼。

    生活 2021年12月6日
  • 天津十大富豪2020,天津2021富豪榜大洗牌,海归博士后身价暴涨百亿,3张新面孔入围

    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成功人士的发家之道从而掌握财富密码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才能够看得更远,我们研究了数百位亿万富翁的创业故事之后,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集智慧、勤奋、胆识和机遇于一身。关于是否能够用钱多钱少去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但生活不能只存在于理想之中,当我们回归现实,金钱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活 2021年12月2日
  • 年底寒潮来袭,女性朋友的第一要务就是强身壮阳。

    经过九天的寒冷,我们即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一天。怕冷的女性朋友如何保护自己? 我们知道,人的疾病一般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都有关系。内在因素包括快乐、愤怒、担心、思考、悲伤、恐惧和惊讶...

    生活 2021年12月22日
  • 都5G时代了,高铁上怎么还是没信号?

    要问连起来快要绕地球一圈的是什么?不是某飘飘奶茶,也不是兰州拉面,而是咱基建狂魔建设的高速铁路。 越来越多的人们出行愿意去选择高铁,省时省事儿、便宜舒适,甚至还有高铁专属奶茶喝。 ...

    科技 2021年11月24日
  • 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香港第三,广州第五,苏州第六。

    11月2日下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对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291个城市进行了研究。中国社科院是中国的权威研究机构,说明这次排名非常权威性、客观性。

    生活 2021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