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望京,早高峰堵成狗。。。
清河之前说过,北京科创聚集地,正在逐渐形成一个U型,京藏/京新高速-北三环-京承/机场高速。
而望京,就是这个U的右上角。。。各种互联网大牌聚集于此,产业高地,非常光鲜。
突然想到了之前和公众号《文森地产嗅》作者聊过的话题,互联网大厂的入驻,对一个区域而言,真的一定是好事吗?
我尝试讲两句话,分成几块:
1.这条北三四五环科技带的脉络
2.产业方的诉求
3.城市经营者的账本
4.收尾和总结
01
科技带的形成,市场与政府的拉扯
之前在忘记哪篇文章里介绍过,中关村是一个被赋予了太多内涵的概念,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变化。。。
北京是最先推行1+N园区的,已经把中关村园区扩大到了北京的每一个区。。。后来上海张江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几乎各区都有分园。。。目的就是将国家给的园区优惠政策,尽可能撒播到更广泛的区域,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政府对于产业或者区域,肯定是有高瞻远瞩的规划的,当然了,市场也有自己的意志,市场最后跑成啥样,其实就是政府与市场之间拉扯平衡与妥协的结果。。。
1.中关村科学城的拉扯例子
比如中关村科学城,早在2011年,当时规划的区域75平方公里,是放在了所谓的“中知学”区域,如下图红线范围,骨架就是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学院路构成的H型。。。
中关村历史上是以中科院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关村核心区,也就是中关村西区(海淀黄庄与北大之间)和东区(融科),如果20年后的现在眼光来看,无论是当时的规划还是实施、运营,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算是历史局限性吧。。。
2011年规划的中关村科学城,在中关村核心区的基础上,向东扩展到了学院路(北航、北科大、林大、地质大学、北语等),向南跨过知春路(中科院、中航体系、航空航天),扩展到了北下关区域(涵盖了北邮、中央财经、北交大,不能再往南了,往前就出了海淀区,到西城区了。。。),基本上把海淀辖区内的高校都涵盖了进来。这个区域,人口密度差不多是每平方公里2.2万人,2011年做这个规划时,区域人口数大概120万多人,占到海淀区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比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是人口的比例。。。外来人口:本地人口:在校学生的数量分别是50:40:30万人,这个比例挺好,外来人口和学生占到了三分之二,在整体均衡的基础上,兼具智力、活力、创造力。。。
可以说,这个区域应该是海淀区最精华的部分了,南边到北二环,北边到北五环,靠近核心城区,生活配套成熟,人口特征均衡向好,尤其是四环内,高校多、科研院所多、科创氛围浓郁。。。
但是,为什么10年过去了,产业并没有按照政府的规划在这个区域内扎根,而是在积极向北、向东溢出。。。发生了什么?问题的核心,在于权属问题。。。
之前在讲中关村西区的文章里说过,中关村路东是中科院驻地,海淀区根本动不了中央事业单位,所以只能忍痛把原来海淀镇的驻地给拆迁了,腾出来四环内的成片开发的空间,这才有了现在的中关村西区。
同样的逻辑,我们来盘一下上述规划的中关村科学城区域,看看底层的家底。。。
红线范围内,主要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用地两类。国有土地为4000公顷左右,其中高校占51%,科研院所占14%,部队占3%,他们的土地都是国家划拨用地,这加起来就占据了78%,意味着,在市场主体手中的土地只有22%左右。
集体用地为510公顷(归属于村集体或者合作社),这部分算是可以商量着用起来,不过即便把这部分加进去,中关村科学城“中知学”区域范围内,非划拨用地的比例也只有差不多30%。
可以说,在划拨用地占大头、机关大院普遍存在且形成割裂的权属格局下,海淀区可以放手发展中关村科学城的空间并不大。。。再加上轨道、铁路、快速路、河流等元素的切割,进一步压缩了中关村科学城的腾挪空间。
所以,虽然规划是圈定了这个区域,但市场的力量在积极寻求外溢。。。产业像是流水,只会往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流淌。。。政府心里也非常清楚,所以规划也在与时俱进的升级调整。。。
2.政策配合打开产业空间
2019年,政府再次调整规划,把中关村科学城扩大至海淀区全域,整体思路和当初把中关村科技园逐步扩大至北京各区一样,希望先进带动后进、扶持政策雨露均沾。
扩大后的中关村科学城,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似乎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有一横一竖两条产业带:竖的是中关村大街高端科创功能聚集发展轴,基本上是G7沿线(或者轨道13号线沿线),从西直门开始,经过中知学核心区(即中关村、知春路、学院路核心区,也就是此前说的原中关村科学城范围),向北经过上地软件园组团和永丰组团。。。横的是北清路科创发展走廊,核心点是永丰组团,向西是山后的翠湖区域,向东是生命科学园以及未来科学城(后者属于昌平了。。。所以没有在海淀的规划里体现出来。。。)对于产业而言,地面都是北京,到底是海淀还是昌平,具体行政区划的约束其实并不突出。。。如果单纯只看上面海淀区的规划,还是容易对趋势发展形成误判。。。
把朝阳区、昌平区乃至顺义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规划拼到一起,就可以对产业带延展有更客观的认识。。。
02
产业在流动,看似无序,其实有章
刚才介绍过,大望京区域早年间承接了国贸区域外企的外迁,最近几年汇集了阿里为代表的众多互联网企业,成为U型的右上角,与上地西二旗为代表的U型左上角,遥相呼应。。。这世界变化快,中国更是日新月异,五年前的规划,都可能不周全。。。
1.非传统规划区域的意外崛起
U字中间连廊,也就是北三四五环这个区域,发展一度有些滞后,但是最近几年,几个点状的强化,依然可以让趋势逐渐显露端倪。。。这应该是纯市场主导的力量吧。。。举几个例子。
知春路区域:大家都知道,字节跳动的大本营是知春路区域,几万人分散隐藏在十几栋楼里。。。
方恒已经满了,到了晚上9点以后,正是互联网人的下班高峰期。。。三环边上车水马龙,各种拥堵。。。
对面的中坤广场,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字节这个大本营会逐渐强化。。。
京东对翠宫饭店的改造已经完成,双11之后就会搬进去,保守估计1-2万人吧。。。
太阳宫区域:
京承高速的起点,就在它与北三环的交叉口,太阳宫区域,在这里,字节又租了十万方的办公空间。。。
可以装几万人?其实,这里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务区,但是一方面隔壁太阳宫百盛改造后成为了大众汽车的总部,一方面这里往北高速去望京和未来科学城都非常便利,算是被好运砸中了吧。。。
亚奥区域:之前亚运会、奥运会,有效带动了四环南北这片区域的发展,但是讲真,北辰的能力确实有些局限性,基本上就没有留下太出彩的商办项目。。。中轴线最近几年的发展,才逐渐给人一种商圈逐渐形成的感觉。。。
2.以中轴线的逐渐成型为例
对于产业方来说,选择办公地址,租金只是要素之一。。。应该是周边产业基础、生活配套、交通状况、员工通勤、客户距离、企业形象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中轴线区域,最大的优势除了帝都龙脉,就是环境吧,四环内是奥体中心,四环外是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没有高大建筑群的遮挡,中高区基本上都是park view。。。
清河有时候在想,为啥办公就一定要往高楼林立的国贸挤呢?为啥一定要往逼仄的中关村挤呢?为啥要往吃午饭都成问题的金融街挤呢?拥挤和堵车,图啥类?每天俯视奥森公园,它不香吗?
这个区域目前是5号线(往北连接天通苑区域)、8号线(往北连接回龙观西二旗区域)、10号线、15号线(往西是清华)汇集,码农们过来上班也很方便的好吗。。。
后来清河发现,这个观点已经不算新颖了。。。因为很多机构已经不是设想,而是行动。在逃离那些传统商圈。。。
一般说逃离CBD的时候,常见的逻辑是说CBD区域租金高企,愈发拥堵,而外溢区租金更低,环境更好,吸引中小企业向副中心迁移。。。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安贞门中轴线附近汇集了天圆祥泰、北投、中海、城奥等一批品质比较高的项目,几年时间,逐渐吸引了几千平米以上的大客户入驻,促使整个区域进去了良性上升的通道。。。
文森地产嗅是一个我关注的公众号,作者是每天在租售一线打拼的业内人士,从它的文章里看到,亚奥中轴线区域的办公楼租金也都在10元以上了,几个顶尖项目已经干到了13-15元,与国贸CBD、中关村核心区已经基本持平。。。
那科技类企业呢?这龙脉中轴线,会是他们的菜吗?(根据笔者了解到信息,天圆祥泰是该区域目前唯一可以提供3万平米办公物业供大型公司办公使用的超甲级楼项目)
熟悉清河的读者朋友可能知道,这个区域我最喜欢德国暖男GMP操刀设计的亚洲金融大厦(亚投行大厦)。
据说,互联网大厂TX除了在鼎好大手笔租赁之外,也在亚投行大厦拿下了大片的面积。行了,这个新型商圈,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填充,逐渐成型。。。
03
产业是真落地了吗?穿透到背后都是一笔账
回到文初清河抛出来的问题,互联网大厂入驻一个地方,对当地而言,一定是好事吗?
我比较认同赵燕菁教授关于城市发展历史的观点:
一是城市管理者和当地政府,最终都要回到一个最本初的出发点,就是为自己的纳税人服务。二是城市更新的两个核心问题,产权统筹,财务平衡。
无论是公共服务,还是城市更新,你琢磨下,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
清河之前介绍过,国内的互联网大厂,多数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如果是小企业,可能还不值得仔细计算,但这可是动辄几千几万人呢,给区域公共服务会带来不小的压力,必须计算。这大量的人口,每天早晨来晚上走中午靠外卖,当地政府一定会算账,这红红火火的企业运营,给当地贡献了啥?
公司本身或者它的上下游生态,是不是我的税收贡献者。。。当然,也不是只看它自己,还要看它是否可以有利于培育区域的产业生态,从而孵化出更多的税收贡献者?
它是否有效拉动了辖区内的就业,还是它的员工都是住在其他区、只是过来上个班?它是不是有效带动了区域价值(尤其是房产价值)的提升?
这还只是收入项,还要考虑成本项,区域内的公共服务品质是否被挤压?道路是不是更拥堵、停车位是不是越来越不够用、各种快递员和外卖小哥是不是越来越多越集中、环境是不是越来越不好管。。。
可能这个问题在1年左右这样的短期内,还不是很明显,但如果放在3-5年这样的期限上来看,就会明显的多。。。物流行业算是殷鉴之一吧。。。
04
算账是认知方式,千万不要羞于算账。。
突然想到了早年间一个朋友的经历。。。他新加入一家百货公司,参考行业做法,年底搞各种优惠大促,也就是常见的满多少钱减多少钱,结果,那年人气特别旺,人山人海的。
但最后一算账,公司是亏的,据说是因为大家都是新手没经验,满减政策算错了。搞成了真正的“赔本赚吆喝”。
大家都是处于经济社会,各种商业行为连接了整个社会,不要羞于算账。
算账只是认识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并不一定是绝对或者单一的判断标准,但是如果账都算不过来,那肯定是隐藏了一些咱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可能差异点在于是算短期还是算长期吧。。。有些人是只看短期,有些人是牺牲了短期利益,但是换来了长期繁荣。
长期来看,一定是各方都受益的模式才会长久持续。。。
如果一种合作,有一方是持续吃亏的,那你一定要小心了,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盯上的,可能是你的本金。。。
还是那句话,不动产行业本身就是和政策紧密相关的,政府规划指引、政策拉抬或打压,与市场力量之间肯定一直会相互拉扯。。。多算一算,没坏处。
有时是合力,有时是消耗,有时是侧面,不同参与者其实大多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而已。
与商办酒店这样的业态相比,产业相关的业态(产业园、工业园、物流冷链、数据中心、配套居住等),与政策的关联度更高,换言之,也就更需要寻找自己与政策之间的切入角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清河三思,笔者是我们文森地产嗅的好友,希望他的内容给大家带来行业的思考!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