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迪:连续三年,财政虚高,奶农苛求“一亿”债务,与历史上没落的国家大牌无缘。

1995年,河南科迪花费千万,建了年产万吨速冻食品的生产线,同年很快推出了科迪汤圆,在几年之后,科迪汤圆获得了“中国名牌”。

1995年,河南科迪斥资100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速冻食品生产线。同年,科迪汤圆迅速上线。几年后,科迪汤圆荣获“中国名牌”。

科迪汤圆刚刚生产,没有办法销售。央视广告是所有企业的必争之地。张庆海瞄准了这条赛道。1997年获央视“标王”,改编民歌《卖汤圆》,注册央视广告。

河南科迪:连续三年财务虚增,奶农讨“亿”债,国民大牌的陨落史

小男孩和小女孩唱着民歌“卖汤圆,卖汤圆,科迪的汤圆是圆又圆”出现了。广告中间,两个孩子吃着科迪饺子,最后打出了“科迪汤圆团团圆圆”的口号。

科迪汤圆利用央视广告打开市场,推广科迪的其他产品。从此,科迪品牌家喻户晓。

科迪集团成立于1985年,遇到了困难,又登上了顶峰看到了辉煌。截至目前,科迪乳业已连续三年虚增财务,奶农因讨债不得不宣布破产重组。创始人张庆海,你做了什么让科迪陷入这样的困境?

首先,我。

张庆海,河南禹城人。创业前,他带着老乡到关东做生意,辛苦了好几年。他在北方卖木材,在南方倒大米。不幸的是,除了学到很多,张庆海什么也没做,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家乡。

这种走南闯北的经历让张庆海不断反思自己。他真的适合做生意吗?回到家乡后,他看到村民种了这么多果树,因为卖不出去,造成了很多浪费,于是他萌生了办罐头厂的想法。

反正光脚的人不怕穿鞋。30岁的张庆海抓起剩下的900元买了旧设备,并在自己的小屋里开了一家罐头厂。

河南科迪:连续三年财务虚增,奶农讨“亿”债,国民大牌的陨落史

当时罐头还很少见,一出厂就有市场。张庆海很快就实现了“咸鱼翻身”。旧设备生产太慢,产量跟不上。1987年,张庆海孤注一掷,引进了一条机械化锡生产线,从1吨到10吨,从10吨到150吨。

当工厂开工时,张庆海将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各行各业都是循环往复的。1990年,经济不景气,罐头厂积累了大量库存,基本卖不出去。张庆海面临第一次“挤兑”,与果农合作的资金必须在年底前归还。

张庆海的账户里根本没有钱。为了逃避债务,他不得不跑出去逃避债务。任曾经说过,困难就是财富,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对张庆海来说,他已经经历了困难,获得了“阶段性财富”。

等经济效益好转,张庆海藏藏藏的日子也就到头了,还清了债务,又回到工厂主持工作。经过四年的发展,张庆海罐头厂已经占领了东北市场和华北的部分市场。

尽管取得了这一成就,张庆海并不高兴。他意识到罐头食品市场将成为夕阳产业。1994年,张庆海斥资2400万元引进方便面生产线,防止产品单一化。

,一年后他又重金投资速冻食品生产线。

在多元化之初,张清海的厂子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向公司内部征集,最后采用了“科迪”,员工给出的解释是:科学启迪未来

跨着一个“科学”的名头,科迪所做的业务,全是围绕着“食品”这个点。张清海的布局在两年后取得了成果,1996年,方便面市场出现了井喷现象,白象、华龙等国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早就进场的科迪方便面占据了优势。

有了方便面的利润作为支撑,张清海大胆在科迪汤圆上做广告,科迪汤圆一夜之间火爆大江南北,使科迪这个“国民”品牌,第一次在全国叫响。

二、

这两个产品在市场上打响之后,张清海没有闲着,他寻思着要进军下一个领域,思索来思考去,张清海看中了乳业。

1998年,科迪乳业正式成立,开启了“巨亏十年”的起点。张清海做乳业的思路与伊利、蒙牛不同,别人家是建工厂、占市场,张清海反过来,先建奶源基地,再建工厂,最后才占市场。

河南科迪:连续三年财务虚增,奶农讨“亿”债,国民大牌的陨落史

张清海踏出的是重资产模式,他认为,科迪乳业有多少奶牛养殖基地,日后就会有相匹配的工厂和市场。在2003年到2006年,张清海持巨额资金投资奶源基地,资金来自科迪方便面和冷链食品的利润。

这是科迪乳业最难的四年,张清海有时也会反思自己,看看同行的成绩,每当看到他们借助资本市场展翅高飞时,张清海都会发出一声感叹:要是科迪也有资本相助,成绩一定会比他们还要高。

不懂资本运作是科迪的短板,也是“农民”张清海的短板,但是日后资本却要了科迪的“命”。

国内的乳业发展相比国外有点晚,奶源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其他乳业品牌所采取的是轻资产模式,有市场有工厂,奶牛则跟当地的奶农合作。在奶源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在加工厂就要往里面加点坏东西。

2008年,几乎国内所有的乳业品牌都中招,科迪经过了10年的“巨投、巨亏”,发展奶源基地,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从2008年之后,其他品牌应声倒下,科迪乳业强势崛起,结束了10年巨亏的尴尬境地。

科迪乳业走上了中规中矩、脚踏实地的顺风车,在2015年6月,张清海带着科迪乳业在A股上市,算是了结了一个心结。

从罐头、方便面、汤圆,再到乳业,科迪集团走完了前面的老三步,从2014年科迪集团投资矿泉水再到上市,张清海开始走他的新三步。

时代已经变了,不再是敢投资会管理就有钱赚的时代了,张清海无法预料到他将会摔个鼻青脸肿。

三、

2015年不是科迪乳业最风光的一年,在2016年,科迪乳业在市场上率先推出“小白奶”,就是一款透明包装“原生纯牛奶”。这款产品很快席卷网络,成为当时的网红产品,科迪乳业迎来了真正的高光时刻。

河南科迪:连续三年财务虚增,奶农讨“亿”债,国民大牌的陨落史

一边市场大好,另一边则是黯然失色了,科迪集团从2014到2016年投资的矿泉水,还没有大放异彩就胎死腹中了,不得不在2016年宣布结束这一征程,同时向外界宣布,科迪,要开启多元化时代了。

科迪的这个底气,来源于科迪乳业。在小白奶的带动下,科迪乳业在2017年的业绩暴涨,几乎增长了6.7倍。科迪集团向子公司科迪乳业疯狂借钱,先是7.85亿,后是24.83亿,最后则是67.67亿。

总公司拿走的这些钱没有向外界公布,若是私人企业,老板都是自己,这好像没有什么大问题。科迪乳业是上市企业,大笔资金的流向,是要通过审批的。而且,这些交易都是私底下的,没有向外界公布。

张清海拿着这笔钱,大举向多元化领域进攻,先是夸下海口,要在全国建设1万家科迪便利店,这一小目标在2018年完成了十分之一,在河南极其周边城市开了1000家。

河南科迪:连续三年财务虚增,奶农讨“亿”债,国民大牌的陨落史

张清海在便利店业务这一块并非顺风顺水,店面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想要实现资金回流不容易。另外,科迪也曾投资过农业,结果并不理想,投的钱都打了水漂。

从张清海的这些投资板块,很容易联想起许家印,恒大曾投资过农业、冰泉,统统折戟,宣告失败。当张清海在便利店方面梭哈的时候,后院开始起火了。

2019年与科迪合作的奶农们写了一份《奶农求救书》,从2017年12月开始,科迪乳业开始拖欠奶农的钱,金额达到了1.4亿。就算是总公司拿走了科迪乳业那么多钱,也不至于把自己的后路堵死啊?

真正的原因在于,“小白奶”的进场门槛低,各类乳企品牌争相效仿,市场竞争激烈,科迪乳业再也不能稳坐钓鱼台,从而发生了“欠薪事件”,也就是科迪暴雷的开始。

当时,科迪乳业向外界宣称,手中还握有17亿现金,却还不起1.4亿,这就很令人存疑,相关部门马上询问情况,揭开了科迪最后一块遮羞布。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科迪乳业纸包不住火了。在“小白奶”横冲乱撞的黄金时期,科迪乳业虚增收入8亿,接近9成利润都是凭空而来的,也就是常说的财务造假。

造假是为了维持股价,科迪乳业替总公司担保了4.53亿的借款,张清海也质押了99.96%的股权搞来一笔款,目的是多元化扩张。这一招,利己,却坑害了万千中小投资者。

科迪的雷一个接一个爆,爆得一个比一个响,最终结果则是科迪成了“纸老虎”,没钱了,宣布破产重组了。

河南科迪:连续三年财务虚增,奶农讨“亿”债,国民大牌的陨落史

科迪从1985年一路走来,已经有了36年的历史,现在落入这个结局,实在令人唏嘘。张清海得到了相应的处罚,可是,曾经的“中国名牌”科迪汤圆,好似终难归来。

“老牌国货”,能否持续发光发热?这个终极难题日后可能由“李清海”、“王清海”来解答,但再也不是张清海。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617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