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粥二茶,有助祛湿

[db:摘要]

来源:生命时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封 慧

生活中,总会听到有人说“体内湿气大”,这在中医临床中叫做湿邪,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一般是因为长期久居潮湿的地方,或是受雨淋水引发的,夏季环境中湿度大,所以此时人们特别容易感受湿邪,继而引发疾病;而内湿则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关,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很可能会引发内湿,比如长期饮食生冷,或偏好肉食、甜食,都可能会引起人体脾胃功能受损,出现脾虚生湿。湿邪患者通常有四肢乏力、头痛、脾胃不适、恶心呕吐、大便黏腻或不成形、舌苔厚腻等表现,这里推荐四款粥和茶,可有效帮助祛湿。

三仁赤扁豆粥:取薏仁、赤小豆各20克,冬瓜仁10克,白扁豆15克,杏仁5克,加粳米适量,一起煮粥可常服。此方可健脾化湿,对于脾胃虚弱、手脚怕冷、慢性腹泻、老年慢性咳喘、妇女白带偏多等都有较好的调养作用。

山药鲈鱼小米粥:取山药50克,去皮切块,鲈鱼一条洗净切片,小米适量,盐、生姜、葱段,少量胡椒粉,加水煮粥。可健脾、养胃、化湿,适合脾胃虚弱、胃口不好、乏力困倦、大便黏或者不成形者服用。

藿佩茶:藿香、佩兰、菊花各6克,一同用水煎服,或代茶饮,可起到清暑化湿、利水除烦的作用。

玫瑰百合饮:玫瑰花、陈皮、百合各6克,一起煎煮,代茶饮,具有疏肝解郁、行气化湿的功效。

此外,夏天切莫一味贪凉,适当做一些运动,微微出汗,也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707.html

(0)

相关推荐

  • 京津冀经济区人才逐渐流失,工人都走了?

    我国为了保证多个城市拥有无限发展的商机,相关部门划分了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北方城市群中,主要包含着京津冀发展区。以北京为中心,河北省和天津市协同北京共同促进该区域发展。随着该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越来越高,人们却发现该经济区却出现明显的人才流失现象。

    生活 2021年10月30日
  • 互联网科技公司面临的真正挑战(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读后感悟)

    回顾上期文章《智能手机是什么?有什么用?》我们知道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智能手机是覆盖全球互联网所有领域的超级基础设施!电商、金融、娱乐、服务、游戏、社交、教育、医疗等系列平台都寄生在人民的智能手机之上!是app生存的土地,抚育它们成长!没有我们的智能手机,app就不可能存在,没有半毛价值!但是,为什么我们都看不到智能手机是覆盖全球互联网所有领域的超级基础设施,而仅仅认为智能手机只是一个通话娱乐的工具呢?为什么从我的角度(个体)到我们的角度(群体),显示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关于这个问题,在此仅做一个小结:互联网已经跨越时空的限制,物极必反,事物的属性也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高效,透明;实体世界低效,不透明!实体世界只看到我有限范围,信息闭塞,受地域限制,互联网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如,花边新闻一夜之间传遍全球,这在实体世界是不能想象也不可能做到的!正因为人们把实体世界单一个体属性的思维套用到互联网上,堵死了思考路径,自然得出智能手机仅是一个通话娱乐工具的结论,更深层次原因还有意识形态的思维盲区,后续我会做一个专题的说明。

    科技 2021年12月18日
  • 一梨润三秋,这样吃梨,整个秋天不咳不喘

    秋天上市的水果有很多,如果论养生的价值,秋梨是排在前列的。

    生活 2021年9月15日
  • 400亿打败李宁!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生命的红星鸿星尔克守不住自己的心?

    100多天前,一家徘徊在破产边缘的企业被5000万捐款“起死回生”,成为全网追捧的对象!100多天后,“疯狂消费”的激情褪去,遭遇流量人气双跌的品牌仿佛又回到了被遗忘的时光~ “国...

    生活 2021年11月5日
  • 糖尿病患者的肢体疼痛不仅是一种并发症,而且可能因随意用药而加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会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疾病,也是层出不穷,我在临床上,尤其是“三高患者”最为多见。但是,因为有很多人,因为医疗知识的匮乏,当身体出现一些其他症状时,往往一位是并发症导致的,如果顺着这个角度去治疗,可能就会越治疗,越糟糕。

    2021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