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张晞哲
所有的光彩背后都有艰苦卓绝的努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俗语都道出了一个真理:冰山之上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冰山之下隐藏的才是一个真实的“自我”。
冰山之上表现在外的八分之一,也许光鲜、也许阴暗、也许灰色,而这一切都是由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决定的。要表现出光鲜的一面,你必须不断地修炼自己,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智慧潜能,实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表现出最光彩的八分之一。
每个人要取得哪怕一点点的成绩,都需要不断地琢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求索。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没有谁可以不劳而获。所有的成功都不断印证一个真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现代几位学术网红,他们读白字、说白话、写白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臭了,跌了,黯然退场。缘由固然多样,但是不自知、学术功底不扎实可能是重要原因。
你看她在伦敦撒野出洋相,三天换了三家酒店,举止失衡、自毁形象,被大学生赶下讲坛。
你看她貌似心灵导师,虽然语出惊人——“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却把“耄耋”念成“毛至”,终被揪出恶意炒作的辫子,跌落神坛,人设崩塌!
你看他出口成章:“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竞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内容空洞、寡淡乏味。“出淤泥而不染”不算是什么,能够做到“入污泥而不染”才真厉害。难道我们要证明自己的所谓厉害,非得“入污泥”考验“不染”?
鸡汤总归是鸡汤,喝一两碗可以,喝得多了难免饥饿。你赶着小羊在狼群晃悠、拿着狗尾巴草撩拨胡须、捧碗红烧肉挤进叫花子堆……灌米汤说白话能治得了饥荒?真所谓木秀于林必被摧之,飞扬跋扈必招天谴。
关于“识字”二字,付出惨重代价的是清朝翰林徐骏,他的一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他的一本奏章把“陛下”写成“狴下”(音bì)……革职查办,殃及家族。
比起徐骏,我们的白字校长就幸运得多了。君不见,某校长对“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中“侉离”竟支吾不识;某校长在致辞中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而“七月流火”是“天气转凉了”,而不是“天真热”,更不能形容热情;某校长把“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念成了“皇宫立东南”,实在令人汗颜;还有某校长校庆致辞,把“鸿鹄”(hónghú)念成“hónghào”,把“谆谆教诲”的谆(zhūn)读成“dūn”,被网友唤作“白字校长”。
白字校长的出丑,看来是事出突然,其实是早就注定。他们的表现和人们对他们的期望,他们舞台位置与拙劣的表演天地之差,跌落神坛,斯文扫地。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要成为引领者,你必须谦卑自律,你必须卓越勤勉,表现出最需要表现的素养、能力、智慧和初心!
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功,一切的一切,背后的八分之七才是决定因素。你要响应命运的召唤,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大势,个人素质、能力智慧、品德修养、为人处事……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达到相应的水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你可能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千万别幻想老天砸下个大元宝,刚刚落到你家的院子里。
当你有幸挑当重担的时候,奋力前行,不要耽搁。当命运他顾的时候,就立即退出,不要留恋。人生有无限的可能,生活有无穷的乐趣,何必纠结小我?做最好的自己,永不懈怠。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