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格的正面围子,犹如戏台的栏杆一般,将亮格装饰成一个舞台,而主角是那些主人珍爱的雅玩器物。
这样的方式,或许与明末文人的失意相关,多数文人在那个时代,没有展露才华的途径和场所,唯有以物言志,含蓄的表露心迹。而亮格柜上的“小舞台”,正是他们心中的期许。
明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各类家具空前发展,种类繁多,在使用时各有各的讲究。单就橱柜类家具而言,种类就很多,今天我们说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亮格柜。
“柜”这个字,最早写成【匮】,读音还读“guì”。匮和柜是通假字,早期柜和盒区别不大,分类比较混乱,现在就很清晰。我们说箱就是箱,说柜就是柜。
柜子在古代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做“庋具”,“庋”我们今天已经很少看到了,读音与“鬼”相同,意思是收藏。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造橱立柜,无他智巧,总以多容善纳为贵。”
橱和柜子,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须多设隔板,所以分层多放物品。橱和柜子都是我们说的柜子,只不过南方人习惯称橱,北方人习惯称柜,这是地域上的差异。
在明式家具中,有一个品种是架格和柜子结合在一起的,是集柜、橱和格三种形式于一器的家具。
常见的形式是架格在上,柜子在下。架格齐人肩或稍高,中置器物,便于观赏。柜内贮存物品或书籍,重心在下,有利稳定。
北京匠师称上部开敞无门的部分日“亮格”,下面有门的部分曰“柜子”,合起来称之为“亮格柜”。
亮格柜有不同的式样,上部的亮格以一层的为多,两层的较少。
双层亮格柜除非压缩柜子的高度,否则只能限制亮格的高度。柜子矮了,容物不多;亮格矮了,陈设不便。因而双层亮格柜往往处在此种矛盾之中,使用起来,反而不及单层亮格来的实用,因此传世实物单层多于双层。
亮格或全敞,或后背镶板;或三面安券口,或正面安券口加小栏杆,两侧安圈口。
下层对开两门,内装膛板分为上下两层,门上装铜饰件。柜门的上面或平装抽屉两具,或无抽屉;抽屉或明露在亮格之下的柜门上,或隐蔽安在柜门内。
亮格柜作为明式家具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柜两用,可以放置古董珍玩等物品,陈列于书斋或厅堂上,既实用,又颇显风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很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欢迎。
亮格的正面围子,犹如戏台的栏杆一般,将亮格装饰成一个舞台,而主角是那些主人珍爱的雅玩器物。
这样的方式,或许与明末文人的失意相关,多数文人在那个时代,没有展露才华的途径和场所,唯有以物言志,含蓄的表露心迹。而亮格柜上的“小舞台”,正是他们心中的期许。
亮代表明朗,明摆出来,给人以豁达,坦荡荡之感。以光与美的完美融合,在视觉上有层次及通透之感,表达光明之意。
亮格上的陈设不会太多,其余的会储存在柜子里,随主人的喜好而轮流登场,这也符合晚明文人的习性,不会像暴发户似的显露。
明代后期,一种为文人喜好的家具出现了,这也是唯一一款用皇帝年号命名的家具:万历柜。
万历柜,是方角柜的变体式样,它是属于亮格柜的一种,通常由上层亮格、中间柜门及下层的矮几组成,款式相对固定。
有说这是万历帝时收藏鉴赏古董风气兴盛而产生的家具品种,产量非常地大,所以俗称万历柜。
明代的皇帝对中国器物的命名有四个贡献,分别是宣德炉、景泰蓝、成化杯、万历柜,都是以年号加器物的形式命名的,非常好记,也很有特点。
万历柜是架格和柜的合体,上半部分用于陈列古董,下半部分用于储物。万历柜的出现,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极大的关系。
中国历史上,有若干次收藏热,第一次是北宋,第二次就是晚明,晚明期间的全国收藏热导致了万历柜的出现。
万历柜在晚明期间是全民收藏的热门家具,但是万历柜的名字却不是从明代叫起的,只是到了清代晚期经后人归纳才开始流行这个名字。
最为著名的万历柜,应该是黄胄先生收藏的那对。王世襄先生和马未都都觊觎良久。
黄胄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中国画画家,笔法娴熟,用笔如神,寥寥几笔,形神尽显,所画的驴,栩栩如生,无人能比。
他用独特的眼光审美,收藏的这对黄花梨雕花万历柜,成对传世极为罕见,当时也有很多收藏家对这个万历柜望眼欲穿。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因为当时囊中羞涩而错失这对万历柜,等再次遇到已是二十年后了,为此遗憾不已,开玩笑说,只恨自己不会画驴。
后来,该对万历柜被王世襄收录在《明式家具珍赏》一书之中。王世襄先生对此柜同样青睐有加,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每每来黄胄家中研究这对柜子,总要一边欣赏,一边感慨:“太难得了!太难得了!”
到清代,亮格柜与其他柜一样,在雕饰上更为繁缛,细部雕刻细腻,整柜雕饰范围极大,整体看起来极为富贵豪华。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