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皖北的宿州、淮北又迎来了!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三年”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安徽省支持宿州市、淮北市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推动省际毗邻地区探索融合协调发展新机制,共同打造产城融合新城。
苏淮北为什么选择徐州都市圈?苏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有哪些优势?拥抱徐州都市圈,苏州、淮北将面临哪些挑战?记者进行了相关梳理和采访。
皖北地区振兴有望提速
“皖北人口多,基础薄弱,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发展相对滞后。”11月4日,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辉在发布会上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三年战略。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皖北六市包括阜阳、蚌埠、淮南、亳州、淮北、宿州的总面积为4280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0.3%。常住人口2682.45万人,占全省的44.0%。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为11195.3亿元,仅占全省的28.9%,甚至比五年前低0.7个百分点。
此外,今年年初,以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动能为主题的专项调研,确定蚌埠、淮北、六安、宿州、阜阳、淮南、黄山、亳州为区域内欠发达地区,覆盖皖北全区。
随着苏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皖北振兴有望再次提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区域现代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春龙在接受《中国城市报》采访时表示,苏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对皖北经济发展,特别是促进皖北经济与徐州经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张春龙认为,苏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也将有助于扩大和延伸长三角一体化。长期以来,由于皖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长三角核心区差距较大,苏州、淮北等城市难以与长三角核心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对这些城市的影响也较弱。
事实上,近年来,在国家层面,皖北地区的振兴力度一直在加大。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为皖北量身定制“二十四条”专属政策,在皖北引起强烈反响。
这24条不仅包括能耗指标、建设用地、电力、天然气、人才等支持政策,还包括支持集聚区规划建设、探索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引进优质项目、灵活用地等支持措施。它们被形象地称为国家层面支持皖北振兴的“二十四条金文”。
为何选择徐州都市圈
苏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有哪些优势?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苏淮北融入徐州都市圈,在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产业互动等方面都有一定基础。
张春龙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苏淮北融入徐州都市圈既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也符合经济发展水平梯度跟进的规律。”
就地理位置而言,徐州与淮北、苏州相邻,同属淮海经济区,地处长三角北翼。“十四五”期间,徐州面临着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重大国家战略
今年4月,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访问江苏,共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深化苏皖合作等关键问题。在此期间,江苏省徐州市与安徽省苏州市签订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响应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提升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能级,引领徐州都市圈成为新兴增长极。
徐州能否挑起大梁
拥抱徐州都市圈,苏淮北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在张春龙看来,首先,行政壁垒和省市政策制度的差异已经形成很久了。
鸿沟。
对此,安徽也有清醒认识。在区域联动方面,安徽未来将加快阜阳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能级,促进合肥淮南、淮南蚌埠、淮北宿州一体化,鼓励组群发展,推动与中原城市群协调联动。同时,支持宿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推动省际毗邻地区探索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机制,共同打造产城融合新城区。
板块发展,交通先行。张春龙认为,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区域如何完善互联互通,如何在规划建设上深度融合并走向一体化也面临不小的困难。
记者注意到,未来皖北地区将围绕设施互联,推动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带动性强的关键项目,开通运营商合杭、郑阜高铁,开工建设阜阳至淮滨、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
中心城市在都市圈发展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周伟林认为,徐州都市圈本身的辐射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徐州需要在充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发展水平,从而增强带动包括宿州、淮北等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记者:邢 灿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