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hone 13系列的热卖,以及新款MacBook和M1芯片的发布,曾经鼓吹苹果衰落的声音又销声匿迹了。实际上每当苹果推出一些看似“升级不大”的产品,比如说iPad、Apple Watch时,就会有人唱衰苹果。
不过除了唱衰,还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苹果不学习国产厂商那样,推出自己的子品牌来更好的占领市场呢?实际上对于厂商来说,子品牌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
为什么厂商要子品牌?
从最火热的手机市场来举例,子品牌战略最早用于切割细分市场。
小米手机初期,依靠1999元的定价策略快速崛起。但在当时,即便是1999元,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购买一部品牌仅仅成立两年的手机,依旧有一定的决策门槛。
因此小米推出了799元的红米手机,这个价格拿到任何数码城,都只能买一部山寨手机。消费者的决策门槛被降到最低,很多学生群体、老年群体也购买红米手机使用。
可以说红米手机成就了小米,在三四线城市攻城略地,一度占据整个小米手机出货量的80%,即便是今天,红米手机出货量依旧占据小米整体出货量的60%。
红米的成功让其他厂商也开始行动起来,华为推出了荣耀,魅族推出了魅蓝,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做性价比更高的机器,快速占领还未普及的智能手机市场,培养用户习惯。
你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学生从高中开始就使用MIUI,等到大学经济可支配的时候,很大可能购买一部更为昂贵的小米手机。
因此子品牌早期,是帮助厂商快速圈地,占领用户的。
子品牌后来做了什么?
子品牌除了帮助各手机厂商攻城圈地之外,还可以树立一些高端形象和出海任务。
比如说OPPO旗下的一加手机,本身独立做高端精品,在欧美市场很受欢迎,甚至需要线下排队抢购,跟iPhone发售一个调性。OPPO的另一个品牌Realme,也在东南亚市场帮助OPPO站稳了脚跟。
子品牌更大的使命,来自于2019年开始。当时手机市场进入地狱模式,国产厂商意识到只有做高端旗舰,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活下去。
小米第一个调整,将红米品牌独立,变成了过去的小米,主打性价比,小米品牌,则开始冲击高端和旗舰市场。随着小米的调整,OPPO从海外召回Realme,vivo推出iQOO,这些子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做走量的机器,稳住当前的市场份额。
3年过去了,红米、Realme、iQOO等品牌,发展都非常好,有些产品甚至比品牌自家的旗舰都卖得好,就像那句话说的:“我们是在KO我们自己”。
相信在短时间内,各家厂商为了稳住市场份额,都会持续支持子品牌的发展,甚至还会出现子品牌机器超越原品牌机器的情况。小米、vivo都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苹果为何不需要子品牌?
上面所说的子品牌目的,无非是两个:第一个是用性价比快速占领市场,培养用户习惯;第二个是为了冲击高端市场的兜底策略。
我们来看苹果的情况,iPhone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为性价比而生的。苹果的战略很简单,就是做出体验最好的手机,用最好的营销包装手段,把价格抬到最高,卖硬件赚钱。
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讲究性价比的用户,压根也不是苹果需要的那批人。更何况如果你真的动脑子,一部iPhone保护好用个四五年,实际成本并不比安卓手机高。
至于抢占高端市场,那压根就不是苹果的事情。无论你是否承认,从工业设计、软件生态、硬件质量来看,iPhone每年都是智能手机的标杆产品。
更何况,苹果要讲性价比也不是不可以。一方面可以把老机型降价销售,现在虽然出到iPhone 13,但是iPhone 11、iPhone 12等机型依旧有竞争力;另一方面推出类似iPhone SE这样的机型,大家看看2020款iPhone SE,至今很多颜色都得靠抢,上半年想买等了一个月某东愣是没货。
因此对于苹果来说,不需要子品牌来为自己保驾护航。实在等到行业竞争再加大的时候,苹果直接把iPhone起售价降低个1000-2000元,其它厂商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