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是通过在财务报表中登记和报告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来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会计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para 1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购买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或者按照购买时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为承担当期债务实际收到的货币或资产金额,或承担当期债务的合同金额,或预计在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而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进行计量。
从会计概念最初出现到现在,传统财务会计一直选择历史成本属性作为最基本的计量属性。原因是历史成本能够更好地反映资产的取得成本价值,保持了统一口径的稳定性。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
实践中,大多数资产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一般以资产购买时的发票购买金额(不含可从进项中扣除的增值税)核算。如果公司年初购买一台机器,发票金额为50万元,那么这50万元将作为这台机器的历史成本记录在固定资产中。
para 2
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采用重置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类似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是根据现在偿还债务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量来衡量的。
比如年初3360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50万元的机器,年底又花了10万元对人工材料进行翻新,增强了性能。不考虑固定资产处置的残值,这台机器的重置成本应该是55万(50-5 10,其中45万是这台机器年末的账面价值)。
实际上,一般盘盈的存货等实务资产用重置成本计量。这是因为作为盘盈的存货,账面上无法体现其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只能相当于是重新获得的,按当前的公允价值加量,也就是重置成本。
para 3
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以可变现净值计量时,资产按照正常对外销售能够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除资产完成时将发生的预计成本、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计量。
比如年底我们确定更新后的机器更换成本是55万元,现在想直接卖给其他企业,但是销售过程中产生的5万元税费全部需要由卖家承担。此时,我们可以粗略估计这台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为50万元(55-55万元是销售和变现过程中需要承担的总成本)。
一般用于存货计量,如存货期末计量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para 4
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采用现值计量时,资产按照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预计未来现金净流入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根据预期期间内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的贴现金额计量。
还是以之前更新的机器为例,不考虑当前账面价值。这台机器可以运行10年,估计公司未来的总现金流为60万。60万元的时间价值折现到现在,就是50万元(方便查阅,具体计算按理财现值计算)。
一般现值用于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购入资产丶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等经济事项。
para 5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 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后续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及以现金结算方式支付股利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等。于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para 6
计量属性的关系与应用原则
在各种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资产或负债的过去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通常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当前成本或现值,它们是对应的计量属性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9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