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已然成了现代人群的通病。据相关统计,国人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接近四成。
为了睡个好觉,很多人想尽办法,“喝酒助眠”就是其中之一,感觉酒精摄入之后神志便会放松,更易醺然入梦。可是,喝酒真能帮助克服睡不好的问题吗?
失眠到什么程度需要就医
每周失眠三天及以上,持续四周须求助医生。
如果失眠频率非常高,持续4周及以上,每周至少三晚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或频繁觉醒、早醒难再入睡等情况,医学上已经可定义为睡眠相关病症,建议及早去看医生,寻求专业帮助,不要自己选择饮酒等方式乱折腾“助眠”。
喝酒助眠危害大
不少人相信喝酒能够助眠,主要在于喝了酒的体验,酒后人就开始昏昏沉沉,喝多了甚至能趴桌子上直接睡一夜。这确实是酒精的“功劳”,不过也是一种“障眼法”。对酒精承受力差反应强烈者,确实能感受酒精对神经的麻痹作用,尤其在缩短入睡时间上,作用明显。
但为了身心健康,非常不推荐这一做法来助眠,酒精虽然让人入眠变快了,但睡眠质量会变差,且要当心酒精带来的两大危害。
首先,酒精会让睡眠变浅、睡眠连续性中断,从而影响睡眠质量,而深夜本应是连续睡眠期。酒精在人体内会分解成乙醛,在体内循环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脱水,便会导致人口干舌燥而频繁醒来,睡眠变成断断续续的片段式。酒精让人对“睡眠差”的感知下降,起床后仍然打不起精神。
其次,喝酒助眠很容易造成酒精依赖,长期靠酒入睡的话,严重者可染上酒瘾,甚至造成人格等变化,反而将失眠问题引向更为严重的“身心病”。
另外,睡觉期间打呼噜者常常是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此类人群饮酒后危险性更大,这是因为酒精本身就有抑制呼吸的可能。最危险的情况是长期酒精助眠,摄入量便会越来越大,有可能发生“一睡就醒不过来”的情况。
六招教你睡好觉
现代人工作与生活压力很大,都希望好好睡一觉。与其沉迷“喝酒助眠”的“障眼法”,倒不如从科学调理入手,讲究健康睡眠,更容易见效。
1.睡前不喝酒、不饮茶、不抽烟等,以免神经中枢兴奋。
2.睡前不要吃得过饱或者过于饥饿。过饱、过饿也会影响身心舒适度,过饱还容易导致胃食管返流。
3.床只用于睡觉。睡意其实是需要大脑中枢的条件反射的,如果在床上吃喝、打游戏、玩手机等,这无疑破坏了生物规律。尤其目前普遍的社会状态是大多数人会躺在床上玩手机,很多人想着睡前玩半小时、一个小时累了再睡,但信息成瘾等状况长期影响下入睡会越来越困难。
4.不要提前上床或“赖床”补眠。延长“在床时间”对睡眠不利,也可能是慢性失眠的诱发因素,这一点在自由职业人群里最为明显。人体有自动恢复睡眠的功能,睡意“来去”与外界日夜运行相匹配,提前上床、“赖床”补眠会打破这一机制,合理规划作息时间很重要。
5.睡前运动要个体化考虑。如果运动后更兴奋者,应将夜间运动调整至白天。
6.睡房环境要有利于睡眠。建议窗帘采用遮光材质,黑暗更利于入睡和深度睡眠。
来源:广州日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0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