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听见了冲锋的号角声。
不知道你有没有算过——300亿美元有多重?
100张百元面额的美元新钞约重105克,那么1亿美元的重量就有一吨零五十公斤。
300亿美元就有315吨重!
华为称美国制裁,导致其手机收入至少一年损失300亿美元!
01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被美国针对的企业,多数为信息技术类的企业?
我最近陆续写了10家在深圳的上市企业,涉及到金融、房地产、医疗保健、信息技术这4个一级行业。
然后我就发现,这些年,金融行业的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日子过得不错,持续在发展。
房地产的万科日子其实也还不错,只不过今年受政策影响,要面对新的挑战,发展或许会缓一缓。
在医疗保健行业的迈瑞医疗就不用说了,疫情影响下,产品供不应求,当红炸子鸡。
而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中兴通讯、海能达、比亚迪、立讯精密、传音控股、腾讯控股这几家的情况则不一而论,有些在大步前进,有些则愁云惨淡。
02
最惨的就是中兴通讯了,不仅被巨额罚款搞得2-3年才恢复元气,口碑也下滑得厉害。最近中兴通讯回应美国《2021安全设备法》表示说:对自己海外业务影响有限,美国市场只占公司收入比例不到1%。
在不喜欢中兴通讯的人眼中,有点“躺平”的意思,不到1%的比例,那就等于放弃美国市场了嘛。
但另一面也能看出,面对政府出手干预,平常企业无法对抗,暂避锋芒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只是希望它是调整了战略,比如“农村包围城市”之类的打法,先在其它国家占领更多一点的市场份额,再来想办法搞美国市场,不是真正的“躺平”吧。
03
其次遇到麻烦的就是海能达了,海能达没有中兴通讯那么知名,而且业务领域主要是在专网通信终端市场,是一个细分程度较高的市场,不是买股票的、不是这个行业的不了解也很正常。这家一年的营收不过几十个亿的公司,为什么也被美国盯上了呢?
这和它的竞争对手摩托罗拉有关,海能达经过快30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长为摩托罗拉全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
摩托罗拉到处和海能达打官司,就可以看出对其的重视程度,而美国的体制是资本主义,当然要为自己的“主人”提供服务了。
所以这次的《2021安全设备法》,海能达也榜上有名了。
04
虽然在2020年微信在美国也被搞了一次,不过腾讯一系列的操作让美国没什么脾气,一是有注册备用名字,意思似乎在说:随便你禁,我改名字好了。
另外,腾讯有一个号称是“南山必胜客”的律师团队,虽然是个戏称,但能获得“封号”,也可以看出其实力的不同凡响。不仅针对“微信禁令”对特朗普政府发起了诉讼,并且取得了胜利,更是向美国政府索取了补偿律师费90万美元。
腾讯这一波操作下来,让不少人路转粉,因为没有向美国低头,还取得了胜利,让其无功而返,白忙一场,着实有点大快人心。
不过,腾讯的业务和中兴通讯、海能达不一样,主要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O C,在美国这样一个没事就宣传“人权”、“自由”的国家,你不让普通消费者选择产品,那不是违背了“自由精神”和“侵犯了人权”么?
而且腾讯的产品主要还是提供社交平台和游戏服务,这也是腾讯被很多家长不喜欢的原因之一,但是却能够给很多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多的推广、沟通等商业服务,所以说腾讯的存在也符合本土商家的利益,腾讯目前很在乎国美市场吗?你要禁止看谁损失大!
没被吓住,就是好样的!能反击,那就更好了。
05
比亚迪倒是差点被坑了一把,这家公司不仅是汽车巨头,还是代工巨头,早些时候拒绝了苹果的合作,据[路透社]的消息说,苹果要求比亚迪在美国单独设厂,并提供专属服务。
比亚迪一算,这不挣钱啊,就拒绝了。而像富士康和台积电,可就没有比亚迪这么硬气,几乎苹果说什么那基本就是什么了,虽然可以说“客户是上帝”,不过也得有点底线,把命脉全部压在别人身上总不是一件好事,挣一种钱挣习惯了就很难改变。
去年疫情我们也都知道,口罩急缺,比亚迪却是很快组建了生产线,并且产能很高,于是也接收了美国的订单,供应的价格也低于当地市场。这算是很厚道了吧?并没有“趁火打劫”。
结果呢,美国政府来了个没有获得联邦认证为由,要比亚迪退预付款的一半,大致2.47亿美元,想要“白拿”这批物资,不过没有得手。
比亚迪其实在美国加州有设电动巴士的工厂,为当地创造了不少工作岗位,而且生产材料大部分也是来自于美国本土,这样一家活跃的中资企业被美国政客盯上也不奇怪。
不过,一方面呢比亚迪自己在努力争取被排除在修正案,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比亚迪的产能,拜登的减排目标也难以实现。
并且比亚迪自身的业务也多元化一些,不像中兴和海能达的业务相对单一,你也看到了,比亚迪的几个业务虽然发展的都挺好,但是重要性不如通讯技术那么高,所以也不怎么太担心。
反正比亚迪的美国市场已经打开,能不能进一步占领美国市场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06
立讯精密和传音控股没什么特别好说的,立讯精密是一个以为苹果公司组装产品发展起来的代工厂。现在还属于是一个发家致富的故事,目前也威胁不到什么美国的利益。一个优秀代工厂的出现,是有利于美国企业的发展,“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我们都知道的防风险手段之一。
唯一值得说道的地方无非是抢了富士康的生意,让富士康不能像以前那样嚣张,也算是做了点贡献。
而且立讯精密和富士康的背景不一样,一个国内原生的老板,一个是台湾老板,我们的亲近度本质上还是有些区别的,就是不知道哪天万一遇到问题时,背能不能挺直。
传音控股更不用说了,欧美就不是它的市场,产品也没什么特别大的技术含量,美国政府自然也不会去管它了,不过能把生意在海外做得风声水起,也是有能耐的一家公司,就是不知道能持继多久。
以我们国内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如果传音控股这样的企业在研发上没所作为的话,红利期过去,市场很快就会被新的公司拿下。
除非现在趁着业务不错,在固定资产进行一些投资、和本地政府和资本做一些融合等等,不过那样子的话,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故事,说不定会诞生一个“非洲联想”。
07
不知道你看到没有,被美国盯住的企业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在我们国内某个细分市场里,他们已经失败或者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一年不如一年。上面提到的海能达,他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对讲机,以前可都是国外品牌的的天下。
二、这些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越来越强,拿下的项目越来越多,占据的市场份额开始威胁到他们的位置。
三、信息基础建设将决定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建立新的技术标准,过去筑起的“专利”护城河很可能失效,进而真正失去霸主的位置,开展这类业务的,一但不再是“陪跑”的角色时,更是要加强打击。
所以我们国内有些企业实力虽然强劲,但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以服务为主的,现在一般都不会被盯上。而那些已经正面碰上了的,科技类的就是被重点“盯”的对象了。
08
事实的真相就是:趁着自己现在的“霸主”地位还有效、技术标准还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核心的专利等还掌握在他们手上时,最大化的利用规则和政治手段,扼杀已经威胁到他们,让他们不再“说了算”对手。
虽然过去,我们国家的伟人就发出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经济发展很快,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
不过多数企业成立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且在企业发展的初中期,国内的一些行业规则并不是很健全,在管理、技术等公司经营管理的各方面难免有欠一些“债”,要一下子补齐,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这就造成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出海”的这些企业,比较容易就被对手用“专利”、“认证”等进行制约。
华为则是其中的姣姣者,华为一旦再进一步,就可以改写一些应用规则上的事情,你说“漂亮国”不拼命的制约,那才是不正常了。
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企业被罚款、被制裁、被针对,也说明在商业上,我们也越来越强,我们的企业正在向外冲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希望他们都能顶住吧!
深圳上市企业-特辑001-被“漂亮国”视为眼中钉的企业究竟为哪般?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我是“木木叔在深圳”,请关注我,一起学习、研究、提升!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