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类人群谨防肾病

[db:摘要]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了身体排出代谢产物、调节水钠电解质平衡、产生活性维生素D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多种功能。别看肾脏平时不罢工、不喊累,但它有可能是“轻伤不下火线”。因为早期慢性肾病一般无任何症状、体征,所以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当患者出现泡沫尿、脚踝肿胀、眼睑浮肿、乏力腰酸、头痛、失眠、高血压、贫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往往已经是肾脏即将“倒下”的时候了。

通俗地说,凡是存在肾损伤或肾功能减退3个月及以上的,都可视为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是指发病率高、伴发心脑血管疾病高、病死率高;“三低”是指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低、对伴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认知率低、防治率低。因此,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应当未雨绸缪,做好前期预防,以下几类人群要格外警惕。

高血压患者 长期高血压可以造成肾小球缺血硬化,使患者出现夜尿增多、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情况,严重时就会造成肾功能减退。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定期做肾脏相关检查。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是每年新增透析的首要病因,患者多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常有多种合并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糖尿病患者日常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尿白蛋白/肌酐,以便早期发现肾病征兆,早期干预。

超重和肥胖人群 肥胖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肥胖相关性肾病。

有肝炎病史者 肝炎可引起乙肝相关性肾炎、丙肝相关性肾炎,这类患者日常要注意筛查病毒复制、肝脏功能和尿常规。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体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等。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引发相关疾病的肾病,如狼疮性肾炎等。

有长期用药史的人群 药物性肾损害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给予重视,如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氨基糖苷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某些减肥药等,都有可能造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长时间、大量服用这些药物要警惕肾功能损伤。

有肾脏病史或早产时低体重者 在严重感染、药物过量或急性应激状态下,这类人群肾脏受损的风险比正常人群要高。

泌尿系反复感染者 有肾结石或前列腺肥大、反复泌尿系感染以及因梗阻出现肾盂积水的患者,也是肾病高危人群。

有不良生活习惯者 有吸烟、大量饮酒、熬夜、高强度健身及服用大量蛋白粉、长期使用美白用品、频繁文身和染发等情况的人群,患肾脏病的风险较高。

要想预防慢性肾脏病,定期检查相关指标是有效措施:尿常规筛查可明确是否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检查主要关注血肌酐、尿素氮指标;肾脏超声检查则是关注肾脏形态和结构是否改变。若以上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应考虑肾病可能。此外,日常需保持饮食健康,注重低盐、低脂、适量摄入蛋白;多吃新鲜蔬果,严格限制油炸煎烤食品;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劳逸结合;提倡进行打太极、游泳、散步、跳舞、打羽毛球等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积极治疗基础病,避免滥用药物。

作者:李月红

来源: 甘肃日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119.html

(0)

相关推荐

  • 电池负极材料龙头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龙头企业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科技 2021年10月25日
  • 为什么有些商品要写电商专供,电子商务专供产品比实体店差吗

    “电商专供”一直以来都是被外界热议的话题,但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迷惑。比如一款外型看着差不多的家电价格却相差上千元,实则型号仅差一个数字;同一款产品在不同渠道的价格却是天壤之别……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品牌“电商专供”在“捣鬼”。

    科技 2021年10月22日
  • 经常胃痛怎么办?首先要改正这些生活习惯,备好这些中成药

    经常出现胃痛的症状可以算是当前上班一族的通病了,虽说当前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工作学习的压力,而各种胃部的疾病也在紧跟着脚步蜂拥而至。

    生活 2021年10月13日
  • 中医防病养生知识――中风及中风先兆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起居失调、忧思恼怒、房室劳累、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重证侯。  中风的发生是有先兆的:  1、头晕――中老年人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2、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  3、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4、原因不明跌倒――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字不清――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  6、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中风病人的先兆。  7、精神改变――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也可能是中风先兆。

    生活 2021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