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字义
豺豕
拼音:chái shǐ
注音:ㄔㄞˊ ㄕˇ
解释:豺和野猪。两者均为凶残的兽类,因以比喻凶狠残暴的恶人。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金刀坑迎将家待追浆坑十余户山农不至因题其:「遂令五百里,化为豺豕墟。」
明代.罗颀.从军行(八首。并序):「猱狖随我行,豺豕怒我啼。」
宋代.崔敦礼.下水府:「豺豕兮人居,猰兮室庐。」
宋代.李纲.闻浙东方寇大作道路不通迂路由江南以归有感二首 其二:「坐令腹心地,化为豺豕区。」
清代.夏子麟.乙丑岁暮,接吴江薛公侠五十初度诗,欲酬而病未能。越年正月,友人招饮大醉,纵笔为此,不知于意云何也:「豺豕当门虎当关,飞者为雄伏者雌。」
基本字义
豺chái(ㄔㄞˊ)
1、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豺狗”):豺狼。
基本字义
豕shǐ(ㄕˇ)
1、猪:封豕长蛇。狼奔豕突(喻人奔逃时的惊慌状态,像被追赶的狼和猪那样奔突乱窜)。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