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培训班的加持,孩子能学好吗?
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念念不忘,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溜走?
为什么孩子听完培训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培训班起到了什么作用?
培训班真的只是需要吗?
没有培训班的加持,孩子怎么学好?
克里斯贝利的畅销书《专注力》给了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
克里斯贝利是谁?
未来孩子之间的竞争在效能而非时间
回到正题,先问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是什么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应试竞争力?
是学习时间吗?
事实显而易见,不可能。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乃至未来的大学,学生作业的压力,无论从量还是难度,只会越来越大,而不会越来越小。课外辅导和培训,通过反复学习,拉长了学习时间,达到了提高成绩的目的。然而,这种方法是有限的。因为上帝每天给每个人同样的时间,24小时,吃饭、睡觉和必要的休闲,可以用来压榨的时间其实是极其有限的。然而,当个人休闲娱乐的时间和空间被过度挤压时,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对阅读和学习非常厌倦的心理。这种负面影响是长期的,后果非常严重。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很难有工作,以至于一个人完成职业教育后,就会有一个可以用一辈子的金饭碗。你的专业会过时,你的公司会抛弃你,只有你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才能永远陪伴你。思维和认知的形成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个体需要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和信息,才能将思维和认知转化为生存能力。毫不夸张地说,终身学习是现代人的一项必需的生存技能。而早期阶段,过早开始过度的“内卷”,早早就让孩子产生了厌倦和逆反的情绪,相当于剥夺了孩子们的这项技能。这也是培训班这种模式,必须被叫停的原因。,有多少孩子高考后,连课本都烧了来发泄压抑和愤怒的情绪?这样的孩子还能上大学吗?进入社会后,还会读书吗?但是一张简单的文凭能让孩子应付未来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吗?答案显而易见。
然而矛盾的是,为什么有些孩子觉得上了培训班之后,上课的效果会更好?让我们从用来管理注意力的模式开始。
关闭自动模式是提升效能的前提
各位手机前的读者朋友们,为什么要打开这篇文章?
在今日头条的无数推送下,不知不觉间打开了这个链接?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你自己的孩子也有类似的问题?
然后,此时此刻,你正在基于“自动模式”管理你的注意力。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用“自动模式”来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我们早上起床,自觉走进卫生间,然后做早餐,送孩子上学,发动汽车,进入职场,开始一天的工作。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做的事情都是基于一种惯性。我们很少深入思考每天应该注意什么,也很少去思考。
考,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投入注意力的。而一个人关注的内容,其实就是大脑的“养料”,你关注些什么,你其实就是什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何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决定了未来几年,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更是如此了。孩子们每天上学,坐在教室里,课堂的内容都是被提前安排好了,孩子们只是被动地坐在那里,等待着一种“填鸭式”地灌输,他们学习的效果,就完全是基于运气和习惯了。
那么,培训班到底做了什么?让孩子们提升了课堂的效能呢?
除了一部分重复学习,起到了加强和巩固的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它无意中关闭了孩子们“自动模式”下的注意力管理方式。
如果培训班的内容是滞后于课堂的内容时,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东西,他自然而然地有意识地重点仔细地听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如果培训班的内容是超前于课堂的内容的,他在培训班上感觉有难度的东西,他到了课堂上也会下意识地重点听一下老师讲的这部分内容。所以说,学习效果的提升,不在于重复劳动,而在于,重复的过程,有意无意地关闭了学生的“自动模式”下的注意力管理,让学生从漫无目的的“意识流”的状态,进入到了“主动获取”的积极状态。
这两种状态下,学习的效能有区别吗?
答案是:区别相当大!
首先,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获取知识,解决了“自动模式”下的课堂“溜号”问题。
我们知道,上课走神,是困扰老师和家长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越到后期,课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老师越不可能重复地为学生讲解同一个知识点,而学生上课期间一旦经常走神,对应试成绩的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
第二,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会投入更大的专注力。
家长朋友们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即使是一篇枯燥乏味的论文,如果你对此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你自然而然地也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和专注来阅读。专注能力的提升,对于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不仅仅限于知识的获取,而更重要的在于学习能力的提升。当一个人投入一种专注后,他会感知到一种专注过程中的轻松,快乐,享受做一件事情本身的乐趣和美好。这种体验,可以陪伴他,激励他,给他一种力量和勇气。未来,当孩子面对事业中的挫折和苦难的时候,他会有一种内在的潜质,面对事业中的挫败感,想尽办法一步一步地超越自我。这种影响,是会陪伴一生的。
一个人对一件事情能够投入多大程度的专注,也决定了他在这一个领域当中的成就。还记得今年7月份,邓亚萍复盘奥运混双决赛的事情吗?于我而言,触动最大的点不在于奥运决赛本身,而在于邓亚萍对于每一场比赛,每一个球,细微之处,毫厘之间的那种体验。后来邓亚萍上了一期《综艺圆桌派》的访谈节目,她就讲如何在比赛过程中发挥出比较高的水平,就是要对每个球,每个细节,保持高度的专注,摒弃所有的杂念,对你有干扰的念头,最后,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目标。
由此可见,专注力,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会有多大的影响。
如何关注自动模式?
怎样才能关闭自动模式下的学习,而开启专注模式下的学习呢?
其实并不难!
我们需要的是对将要进行的任务进行效能上的划分.有些任务对孩子来说,是有吸引力的,有些任务对孩子来说是有效能的.所谓的效能,家长们暂且把它理解成有价值的就好了。家长们根据吸引力和效能的有无,可以把孩子的任务分成四个组合.
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梳理一下,哪些学习任务是孩子们有兴趣的,哪些任务是对孩子们真正有价值的。而对于有价值的工作,尤其是第一个象限中,做起来并没有乐趣的,但却是必要的工作,要认识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帮助孩子们渐渐地体验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带来的乐趣。
这件事情每天的工作量并不复杂,也不是很浪费时间。但它需要我们长期而漫长的坚持。具体操作起来,其实很容易。孩子明天的功课有哪些,每一门大约花十到二十分钟大致浏览一下功课的内容。然后根据具体的课程结构,梳理一下其中的大纲,让孩子识别一下,哪些是有兴趣的,哪些是有难度的,哪些是没有兴趣的,哪些是没有难度的。这样,孩子在听课时,就能够自主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提升听课的效率。
事后,要有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对听课的效果做一个简单的复盘。并且,家长要有意识地捕捉和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有兴趣的点,逐渐地激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读书,应试对孩子未来的影响,远远没有家长想象得那么大,但是,好习惯的养成,却是能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在能够对孩子施加影响的阶段,与其逼迫孩子重复刷题,其实不如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习惯和方法。
好,总结一下:今天都讲了什么?
没有了培训班,孩子还能学好吗?
答案是:能
为什么?
培训班的作用在于无意中关闭了孩子“自动模式”下的学习方式,而这个工作,家长自己可以花比较少的时间帮助孩子完成。
方法是什么?
帮助孩子梳理学习任务的类型,有意识地管理孩子的注意力。
今天,我们还提到了影响孩子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专注力
那么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呢?有没有具体的方法呢?
我们在下一篇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