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得话题是:
肾虚确实有,补肾不仅无效,反伤脾胃,这是什么原因?
很多粉丝朋友咨询:平时总是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精神不振,咽干口燥,盗汗潮热,小便黄,便秘,舌质红少苔,或者舌头有裂纹等症。
也有粉丝朋友反馈:经常有腰膝冷痛,手脚冰凉,怕冷,腹泻,小便清长,舌头胖大,水滑等症。
还有说这些肾虚症状都有,也吃了不少补肾药。肾虚症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精神倦怠,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饮食无味,饮食不消,脾胃气虚,口干舌干,大便不调,小便频数,舌头齿痕明显,舌苔厚腻等脾胃虚弱夹湿证,或者本身就有这些脾胃虚弱症状。
这种脾肾两虚的病症,单独补肾容易出现虚不受补、脾胃越吃越差的情况。
主要是由于补肾中药过于滋腻,加重了脾胃负担,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
对于这种脾肾两虚,补肾反伤脾胃的矛盾病症,该怎么办?
应当先健脾化湿为主。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云:“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乃阳气不升故也,当升阳益气,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明确指出了当出现:倦怠嗜卧,四肢乏力,体重节痛,口苦口干,不欲食,饮食不化,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肺病,微微恶寒,惨惨不乐,面色不和,脉缓,舌淡,苔厚腻等脾虚夹湿的复杂病症时,可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中“肺之脾胃虚方”。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所以,所谓的“肺之脾胃虚”,实质是指脾胃虚弱,不能把脾胃化生的精气游溢至肺,肺失濡养的一种病变,也可简单概括为“土不生金”。
临床上,我们治疗很多肺部疾病,多会从脾胃入手,就是这个道理。
本方主要治疗“脾胃阳气虚弱,湿热停滞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内生郁热,土不生金”的病症。
有补脾益肺、升举阳气、祛风除湿清热之功。
升阳益胃汤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陈皮,茯苓,泽泻,半夏,黄连,独活,羌活,防风,白芍,柴 胡,生姜,大枣。
本方制方严谨,用药轻灵,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以补气健脾、燥湿清热为根本。
根据升阳益胃汤所针对的病机,可将本方拆解成五个部分。
(一)健脾益胃,燥湿行气: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
这一组药对,其实是补气基础方——四君子汤加减而成。
而四君子汤加陈皮、法半夏,为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出自《医学正传》。
原文指出:“有气虚夹痰者,书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上重下轻也,六君子汤主之。”
所以,这组健脾益胃,燥湿行气的组合,实际是由健脾化痰湿的六君子汤,加黄芪而成。
《集解·补养之剂》云: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 参、术、苓、草、陈皮、半夏) ,加黄芪以补肺而固卫……”
故本组药对功效主治与六君子汤类似,区别在于加了黄芪,补气健脾作用比六君子汤稍微强一些。
本组药对,甘温,健脾,益气,化痰湿,行气滞,主要针对脾虚、生痰、阻气的病机。
改善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漕,舌淡苔白,白痰多等脾气虚、痰湿阻滞症状。
再来看第二组药对。
(二)风药胜湿,又升清阳:羌活,独活,柴胡,防风。
这组药属升阳风药,为脾主升,喜燥恶湿而设,主要针对整天昏昏沉沉、头面油腻不清爽等症。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
《医方集解》云:风能胜湿,如物之湿,风吹则干。羌、独、防、藁、芎、蔓皆风药也……,使湿从汗出,则诸邪散矣。
《医方考·卷四·脾胃门》云: 是方也,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而搜百节之湿。
故用以上风药:
一则升发脾阳,助脾气升水谷之清气。
二则风药多燥,燥能胜湿化。脾阳不升者,痰湿易生。而风药能胜湿,可助健脾药祛湿。六君子汤健脾益气,扶正以祛湿。风药性燥,直祛湿邪。
值得注意的是,本组药对应用时要严格把握剂量。
脾胃气虚明显者:风药用量宜少,以防其升散太过,耗伤气血,使虚者更虚。
痰湿阻滞明显者:风药用量稍重,以助阳气升发,加强燥湿醒脾之力。
中焦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脾气升,胃气降,清阳升,阴浊降,周身气机才能正常运转。
故用以上风药升清阳。
用以下淡渗之药降浊阴。
(三)甘淡渗利,又降浊阴:茯苓,泽泻,法半夏。
茯苓,气味甘平,无毒。归心、脾、肾经。
《史记·龟策传》作茯苓谓松之神灵,伏结而成。小者如拳,大者如斗,外皮皱黑,内 质光白,以坚实而大者为佳。
《崇原》云:茯苓,本松木之精华,藉土气以结成,故气味甘平,有土位中央而枢机旋转之功。
茯苓作用于脾胃中土,可健脾祛湿,主内外旋转,上下交通,为标本兼治的常用药,本方用之,正取其降阴浊之用。
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与茯苓配伍,旨在加强茯苓泄阴浊之功。
《正义》云:泽泻产于水中,气味淡泊而体质又轻,故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
李时珍云:渗湿热,行痰饮。
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
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
本方用之:
一取其燥湿化痰之功,且半夏主降,配合茯苓、泽泻,加强化痰湿、降阴浊之力。
二取其散痰湿郁结之功,配合黄连散郁结。
《正义》云:此物之长全在于“开宣滑降”四字,其所以能荡涤痰浊者,盖即其开泄滑下之功用。
张洁古云:半夏和胃气,燥脾湿,则专以痰饮结塞言之矣。
《思辨录》云:遇津亏无湿之人投之,立贻祸殃。
所以,茯苓、泽泻、半夏这组药对,主要起到泄降阴浊之用。
与第一组药对配伍,可升清降浊,升脾降胃,一升一降,脾胃作为一身气机之枢纽,中焦脾胃气机条达,则周身气机舒畅。
但是,升清阳药对有升散气机之弊,降阴浊药对有渗利伤阴之害,故当用酸甘收敛、甘寒养阴之品,防止耗气伤阴。
所以,李东垣用了第四组药——白芍。
(四)酸甘养阴敛阴,防升散渗利伤阴:白芍。
黄芪,人参,柴胡,羌活,独活,防风,半夏等属甘温、辛温、温燥、升散的药,容易燥热伤阴。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可养血养阴敛阴、平抑肝阳:
一方面:芍药收敛之性可以防止辛温药燥热伤阴;
另一方面:芍药本身可以养血养阴,又补不足。
再者:白芍可以平抑肝阳,因为脾土虚,土不生肺金,肺金虚,则肝木易亢,故用白芍以平之。
《正义》云:芍药白者苦而微酸,能益太阴之脾阴,而收涣散之大气,亦补益肝阴,而柔驯肝气之横逆。
张洁古云:白芍,泻肝,安脾肺,收胃气,止泻利,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气,故又谓白芍入脾,补中焦,乃下利必用之药。
可见,白芍在方中起到了调和肝、脾、肺之间平衡的重要角色。
可能大家会有同样的疑问:既然是脾阳虚,清阳不升,前面用了甘温健脾的六君子汤加黄芪,为什么还要用苦寒的黄连?
(五)苦寒泄热,又散郁结:黄连。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散结之效。
《神农本草经》云:味苦,寒。主热气。
《别录》云:微寒。主五脏冷热……,调厚肠,益胆。
《正义》云:黄连苦寒,所主皆湿积热郁之证。
刘河间云:黄连,必兼辛散,方能开通郁结,而苦能燥湿,寒能胜热,其气乃平。其余苦寒之药多泄,惟连、柏能降火去湿而止泻利。
可见升阳益胃汤用黄连:
一则用于燥湿;
二则用于清热;
三则用于散湿结、热结;
四则可减轻补气药甘温助热、壅滞气机之弊。
五则配合陈皮、半夏燥湿化痰。
可见黄连在方用量虽然最少,但其地位却举足轻重。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用补气健脾药之后出现上火、生痰、腹胀等症状,而加用黄连,不仅不会伤脾胃阳气,反而可以消除补气药的副作用。
总结一下:
肾虚补肾,虚不受补,脾胃反伤,可用李东垣升阳益胃汤加减,方中六君子汤加黄芪健脾益气,配合风药升阳祛湿、甘淡药祛湿泄阴浊,一升一降。而升阳容易发散太过、甘淡渗利容易伤阴伤津,湿郁则热结、气虚则气易滞,故用芍药养血敛阴,用黄连燥湿兼开郁结。全方补中有散,散中有收,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诸药合用,共奏脾升胃降、清升浊降、湿去热孤之功。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