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费用
1.定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2.核算内容:包括企业筹建期间、董事会及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发生的开办费(含行政部门员工工资福利费用、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用及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用和差旅费等。)、代理费、咨询费(含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排污费、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补充: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研究阶段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如果真的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研发;发生的支出应全部支出并计入当期损益。
3.会计处理: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根据费用项目在“管理费用”科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管理费用”科目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二、销售费用
1.定义: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2.核算内容:包括保险、包装、展销及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装卸费等。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员工工资、服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等费用。)专门为销售商品而设立的企业。
企业(财务)应将“销售费用”科目改为“业务及管理费”科目,计算企业(财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折旧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行费、运钞费、保卫费、邮电费、劳保费、外事费、印刷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福利费、差旅费、水电费、职工教育费、工会费、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3.会计处理: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根据费用项目在“销售费用”科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销售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三、财务费用
1.定义: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融资费用。
2.核算内容:包括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及相关手续费、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3.会计处理: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在“财务费用”科目核算,在“财务费用”科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财务费用”科目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四、其他收益
1.会计内容:
(1)企业选择总额法核算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贴。
政府补助有两种核算方法:总额法和净额法。总额法是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入一次或多次,而不是扣除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成本。净额法是将政府补贴确认为相关账面价值的扣除
2.需要提醒的是,政府补贴标准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贴,应当根据经济业务本质,计入其他收入或冲减相关成本。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
通常,在政府补助准则不对“日常活动”进行界定。,如果政府补贴补偿的成本是营业利润中的一个项目,或者如果补贴与日常销售和其他商业活动(如增值税退税等)密切相关。),认为政府补贴与日常活动有关。
3.会计处理:总额法下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实际收到或应收时,或确认为“递延收入”的政府补助拨入收入时,企业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递延收入”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五、资产处置收益
1.定义:资产处置收入是指出售非流动资产的损益。
2.会计内容:企业出售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损益,以及处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未分类为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产生的处置损益。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债务重组中非货币资产交换损益也包括在本项目中。
3.需要提醒的是: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和损失分别,在“营业外收入”行项目和“营业外支
出”行项目反映,其中 “毁损报废利得和损失”通常包括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损失。
4.账务处理:企业应当通过“资产处置收益”科目,核算资产处置收益的取得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可按资产处置收益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六、营业外收入
1.定义: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收益。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
2.核算内容: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债务重组利得、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1)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指因自然灾害等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而报废非流动资产所产生的清理产生的收益。
(2)债务重组利得,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3)盘盈利得,指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
(4)政府补助,指企业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形成的利得。
提醒: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
(5)捐赠利得,指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利得。企业接受的捐贈和债务豁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
提醒:企业接受控股股东(或控制股东的子公司)或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3.账务处理:企业应当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营业外收入的取得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可按营业外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七、营业外支出
1.定义: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支出
2.核算内容:非流动资产毁损拫废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1)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指因自然灾害等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而报废非流动资产所产生的清理损失。
(2)债务重组损失,指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超过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3)公益性捐赠支出,指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发生的支出。
(4)非常损失,指企业对于因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在扣除保险公赔偿后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净损失。
3.账务处理: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可按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4.需要注意的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在具体核算时,不得以营业外支出直接冲减营业外收入,也不得以营业外收入冲减营业外支出,即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区别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进行核算。
.bdsharebuttonbox{margin: 10px auto; width: 200px;}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2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