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总是犯困,是怎么回事?这3个诱因,莫要忽视了

[db:摘要]

吃完饭后应该注意多方面调节,才能让身体保持轻松。有部分人饭后胃部有饱胀感,甚至反胃,原因是吃了许多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另外,有部分人一吃完饭就犯困,有疲惫的感觉,总想要睡觉,而这种情况出现是怎么一回事应该了解清楚,并通过合理的调节来缓解,否则会影响正常的工作。那么,饭后容易犯困是哪些原因呢?

饭后总是犯困,是怎么回事?这3个诱因,莫要忽视了

1、活动量过少

很多人觉得饭后容易困倦是饭气攻心,其实并没有这种情况,大多数人的困倦感和缺乏活动有关。要保持精神状态良好不只是要休息,还应该劳逸结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就要有足够量的运动,这样才能获得好处。

若持续摄入食物后躺着不动,久坐不动,身体活动量少,血液循环速度变得缓慢,久而久之人也会变得疲倦,甚至有慵懒的感觉,后续就容易犯困。可以在吃完饭后适当走动或者做家务增加活动量。

2、出现健康问题

吃完饭就容易犯困,还可能和本身有健康问题有关。某些疾病入侵会让人的精神状态变差,而在摄入食物后这种情况可能会越发明显,例如较常见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贫血。

这些情况带来影响很多患者就会有疲倦,容易劳累情况。而在摄入食物之后消化压力增大,身体的激素分泌改变,可能会让困倦的感觉越发明显。需针对这些疾病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才能让不良症状减轻。

饭后总是犯困,是怎么回事?这3个诱因,莫要忽视了

3、饮食不恰当

总是在吃完饭后就有犯困的感觉,还可能和摄入过多食物有关。很多人的饮食方法不恰当,没有懂得节制,而是经常暴饮暴食,快速且大量地摄入食物,除了增加肠胃消化压力,还可能让血糖水平升高。

另外,在吃饭的过程中没有挑选合适的食物,糖分,脂肪等物质获取过多,同样会让血糖明显升高,而在血糖升高的过程中胰岛素要更多分泌出来,而食欲素分泌量也会改变,身体消耗的能量在增多,无时无刻进行着忙碌的消化,同样也会增加疲倦感。若可以调整饮食,懂得节制,避开那些容易让血糖升高或者身体发胖的食物,这种情况会改善些。

饭后总是犯困,是怎么回事?这3个诱因,莫要忽视了

由此可见,吃完饭后容易犯困,原因多种多样,若可以重视起来,有足够的活动量、调整个人饮食或者出现疾病后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可以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否则困倦表现明显,工作效率会降低,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医联媒体超能团##清风计划#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335.html

(0)

相关推荐

  • 请问胃不好可以吃橘子吗,肠胃不好的可以吃橘子吗

    胃部是体内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分泌胃液,帮助消化吃进体内的食物,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都需要在胃部进行消化和吸收,不过,肠胃也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器官,稍有不适就会“喊疼”。

    生活 2021年11月5日
  • 有了二胎到底是委屈了大宝还是愧对了二宝

    #育儿薪计划#在我女儿一岁的时候发现意外来了二胎,在一岁以前全身心的都是她,发现有了二胎之后有纠结也有再为人母的喜悦,怀孕前几个月的时候没有告诉女儿肚子里有小宝宝了,等肚子开始显怀了才慢慢的和她沟通,告诉她妈妈肚子里有小宝宝了,一开始她会有不理解,因为奶奶总是会在旁边说妈妈不能抱她了,会闹脾气会伤心,我还是亲力亲为的照顾她,因为不想让她觉得有了小宝宝就不要她了。

    生活 2021年9月28日
  • 儿童腹部胀气是什么原因,小儿腹胀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小K,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临床常见的小儿腹胀问题。因为小儿没有主诉,无法表达自己的病情,这会让医生很“头疼”。所以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小小孩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生活 2021年12月1日
  • 半年从阿里套现130亿,现每天亏4亿,孙正义的软银负债已达上万亿

    在2009年时,日本软银向刚创建不久的阿里投资2000万美元,这一投资让其创始人差点成为世界首富,因为最初的这笔投资换回了1500亿美元。现如今,该企业仍是阿里最大的股东,但是其负债却高达1.1万亿,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科技 2021年11月28日
  • 更年期怎么办?如何管理更年期?

    一些女性度过更年期时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但对于其他女性,有很多选择可以帮助应对烦人的痛苦,例如情绪波动、潮热和盗汗。

    生活 2021年9月16日
  • 苹果胜诉:美国上诉法院确认PTAB此前对Corephotonics专利案的裁决。

    日前,美国上诉法院确认了专利和商标局此前在针对苹果的专利诉讼中作出的决定,进而使库比蒂诺科技巨头获得了胜利。早在2018年,苹果就遭到了以色列相机技术公司Corephotonics的诉讼。诉状称,苹果iPhone X上的双摄像头阵列侵犯了Corephotonics的知识产权。

    科技 202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