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后十年你该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10个月,该如何走?

十月怀胎,生一次。

据统计,胎儿在母亲肚子里平均停留280天,这是生命的起点。

这几天,准妈妈很开心,被老公疼爱,被公婆疼,而刚开始生活的小胎儿,就像住在皇宫里一样,一心想着成长发育,直到出生。

在生命的尽头,除了猝死或不治之症,由于身体的衰老和自然的终结者,老年人平均走到尽头的时间是281天。

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也就是生命两端的10个月,一个是初升的太阳,一个是落日。

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10个月,从容走过自己的目的地,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

人生的最后10个月,该如何走?

00-1010一般都比较老,身体机能就像一台老机器,运行了几十年。不是这里穿了,就是那里松了,一定程度上有问题。

老腿先老化。这时,老人不能走路,不能看清楚,不能做饭,不能下床,并退化为婴幼儿。一切都取决于别人。

上一代,因为孩子多,比如小区里的傅太太,是个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的老人。

80岁的时候,妻子去世了,她还能独立生活,但已经88岁了。她走路时很虚弱,经常头晕,找不到任何器官问题,也就是她生病了,不想动。

结果,五个孩子,一天一次,风雨无阻地来伺候我妈。他们自嘲。我们是最后的集体孝子。

逢年过节,孙子孙女来串门,傅太太也喜欢热闹。九个多月后,她无疾而终,她平安离世是一种福气。

但现在,即将步入晚年的人,都处于“只有一个好孩子”的家庭结构中。

一对中年夫妻,还在工作,带着宝宝,怎么会有时间照顾父母?

如果可以打电话,和微信互动一下就好了。对于更多的要求,家长只能守口如瓶。

如果是生命倒计时,谁来照顾会成为人生的大问题。

送到养老院,老人都不甘心;家里雇个保姆,不禁令人担忧,很难打破爱情。

幸运的是,许多街道现在提供社区护理。有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慢性病患者管理和康复服务,包括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所需的各种身心服务。

老年人及其家属应及时了解各种信息,并与居委会和社区街道沟通。

现在老龄化社会,这样的服务人员往往跟不上需求。但毕竟是一条可以接受的路,相信以后会越走越宽。

人生的最后10个月,该如何走?

00-1010最近听到邻居张老伯和黄阿姨吵架。

原因是黄阿姨抱怨张老伯是甩手掌柜,不关心家务,不知道家里的物品在哪里,自己先走,怕自己一个人受苦。

>

张老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船到桥头自然直,再说,现在生活多方便,我可以学会点外卖,上网购物,冻不着,饿不死,怕啥?!

黄大妈很生气,“最好让我走在你前面,那就好,谁先走,谁福气”。

这句话倒是点醒梦中人,人老有个伴,知冷知热,哪怕啥事都不做,不是还有个喘着气,能说上话的人在身旁,就不那么寂寞了。

老了,最怕是孤独,每天枯坐,哪个都去不了,比牢笼还可怕,坐牢还有监管在。而独居者得一人面对一日三餐,四季更迭,好多烦心事。

2009年,有个外地来沪独居的老阿姨,猝死在家中,两年未被发现,因为外来租房者没有在居委会做过登记。

邻居们以为是楼上人家养鸽子的粪臭,而她因为离婚子女都与丈夫过,竟无人来电询问过,直至修外墙的工人发现,这才引起重视。

现在上海不管本地还是外来者,凡是独居老人,居委会都有登记在册,有楼组长负责联络。

但是也曾有一个月内发生三起独居老人猝死的事件,或洗澡摔倒,或突发脑梗,因为子女疏于联络与探望,几天后才被邻居发现。

所以,独居的老人,首先不要怕麻烦子女,得定下规矩,每周一探一通话,或在家中装上探头,这是为防止意外,也是人之常情的反馈。

彼时,你牵他的小手长大,如今他就该将你来牵挂。这是孝道,也是传承。将来,他老了,孙辈们也会效仿。

若真是到了卧床起不了,俗话说,长病无孝子,该送养老院、护理院的,老人就别固执了。

最好老人的经济独立,身边有积余,让银行的钱数,变成实实在在的陪伴护理你走向终点的买路费。

人生的最后10个月,该如何走?

三、清醒地对待终老,尊严地面临死亡

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但很多人在临终之时记识模糊,动弹不得。

进了ICU,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管子,仅靠呼吸机维持生命,都有种生不如死的痛苦。

有个住 ICU病房的老爷爷曾说过,“我现在觉得自己能上趟厕所,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人生的最后10个月,该如何走?

所以未雨绸缪,老人们生前就需要立好遗嘱。

目前看来,独生子女或两个子女的老人居多,钱财上并无大争议。

所以除了钱财遗产之归属外,还得思考如何把自己这份身体来安放。

听说上海一家养老护理院的一位老人,就在生前写好做公正遗嘱:在确诊绝症,或心肺功能极度衰竭时,要求家属不要开刀,不要鼻饲,不要切喉,不要上呼吸机,他要体面的,有尊严的与这个世界告别。

这是老人自愿的选择,希望我们都是无选择地哭着来到这个世上,得有选择地笑着离开这个世界。

我父亲就是做了很好的安排。

他是从宁波来沪的移二代,家里本来亲戚就少,而我又是独生女,他就不希望开追悼会,因为单位和自己的居所搬动很多,人事变迁也多,与其被人千篇一律的歌功颂德一番,不如自己把后事全办了。

他自写1500个字的悼词,复印了几十份送寄给亲朋好友(那时没有微信),说明情况。

收到父亲来函的人,无不为他的“创举”大为惊讶与赞叹。

有人很感动,前来拜访,探个究竟,问个所以然;有的外地朋友提笔回信来问候;也有人赠诗赠画,更令他感动的是,许多人补充了他的“悼词”中遗漏的先进事迹……

那段日子,父亲高兴得如同孩童般,“我把身后事放在身前办,亲耳听到了各方面对我的评价,多少好啊,现在我可以心煞眼闭地走向另一个世界了”。

他还立下遗嘱,不开追悼会只办个简单的家人告别会就够了。“你们生前对我的好,我知足了,我要海葬,我13岁从宁波逃难到上海,现在过世后,让我的魂魄回归大海,飘向故乡吧”。

父亲最后是突发心梗而死,享年86岁。

人生的最后10个月,该如何走?

结语:

人生的终点,如同烛火慢慢熄灭,生命列车缓缓驶向黑暗的隧道之中,需要有10个月的离别期。

#情感生活##我要上 头条#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386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