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邱晓芬
编辑丨苏建勋
36氪获悉,AR智能眼镜品牌「INMO影目科技」完成来自经纬创投领投,九合创投、君盛资本及老股东跟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影目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MO吕一飞表示,这轮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交付及品牌打造。
2021年2月,影目科技曾获得来自宜来资本、三七互娱的天使轮融资。
「影目科技」成立于2020年,创始人曾任酷派集团穿戴事业部总经理。目前团队规模超50人,70%为研发人员,团队核心员工来自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人,有过打造千万级出货量穿戴产品的经验。
成立至今,「影目科技」已经发布了两款智能眼镜:面向C端的INMO Air眼镜,以及面向B端的眼镜产品INMO X。
据介绍,INMO Air智能眼镜可脱离手机使用,支持独立运算,主频最高可达2.0GHz,并且整机重量不足80克,与普通墨镜相当,续航方面可连续使用4小时,待机72小时,满足了日常佩戴的需求。
在光学显示上,「影目科技」联合供应商基于光学波导技术,研发了垂直阵列光波导显示技术,相比于之前的侧投显示技术,INMO Air这款眼镜可以实现在眼镜的前端完全无遮挡,从外观看起来十分接近普通眼镜。
在软件方面,据吕一飞介绍,「影目科技」基于安卓系统深度开发了自己的IMOS,在后台管理、功耗优化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升续航时间。同时,围绕“轻量化”的产品理念,「影目科技」对空间定位算法、目标追踪算法进行了重构,保证在较低的算力下同样可以实现更好的AR显示效果。
INMO Air作为生活工作中的“智能助手”,可以实现备忘提词、对话翻译、AR导航等功能,让用户体验随时随地刷视频,第一视角快速拍照等应用。
吕一飞表示,接下来国内市场和C端市场将会是「影目科技」的战略重点。AR眼镜在ToC端的落地更难,在吕一飞看来,AR眼镜要真正在C端真正普及,产品本身需要具备几个要素。
首先,AR眼镜产品在外观方面需要日常化、时尚化,产品设计上不能与正常的眼镜相差过多。其次,厂商还需要做好技术的迭代,控制好功耗、重量和售价,在应用方面也需要去贴合场景,不能只是开发可以用手机替代的看天气、看信息功能,“AR眼镜不是手机的一块投屏,而是独立于手机以外的一款设备。”最后,AR眼镜在C端的普及,各大硬件厂商还需要去做用户引导和教育,扩大应用生态。
吕一飞告诉36氪,「影目科技」的第一步是先从消费者可以想象的场景开始探索,再慢慢丰富功能,做更精细的场景化落地,最后会探索和外界空间交互的新玩法,增加SLAM在内的技术。「影目科技」接下来会坚持一年一迭代的产品进度,INMO Air 二代还会尝试开发社交交互功能。吕一飞表示,「影目科技」的品牌理念是“人生不设限”。
在渠道方面,今年7月份,INMO Air在国外平台Indiegogo发起众筹,随后在国内的小程序、代理商等渠道上线,截至目前产品订单量已超万台。在今年年底,INMO Air将量产批量交付,并在国内电商平台上线。
经纬创投合伙人左凌烨表示,“AR产业链上游模组的逐步成熟和XR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大力投入,成为了消费级AR眼镜市场即将爆发的基础。影目科技团队是AR行业老兵,具备从0到1打造消费级AR眼镜并量产的丰富经验,在软硬件系统、功耗控制、结构设计等方面积累了技术壁垒,并借此打造了独特的一体机形态的AR眼镜,有望成为消费级AR眼镜的引领者。”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