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长桥海豚君写完《大起大落,小米是要哪来哪去?》后,今天小米直接深跌 5-7%。
为此,海豚君特地重看一下小米的业绩:
这次手机出货差,掉到了 4500 万台以下,当然这次小米给的解释是供应链紧张,没有特别提国内竞争加剧问题。当然供应链确实紧张,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手机市场早已红海,龙头竞争是没有任何 “失误” 空间的,这里包括了对供应链的管理和议价能力。
但事实上,这早已是明牌,IDC 的数据早就出了,媒体很早就报了荣耀市占回来了,不构成今天大跌的真实原因。
在真正的增量信息:手机毛利率、IOT 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尤其是最为核心的互联网成长和盈利能力上,除了 IoT 相对拉垮之外,其他表现都非常不错。
当然手机业务毛利率持续比较好,也算相对在预期之内:缺货,不促销了,毛利率自然也就回来了,后面要关注的是供给恢复之后毛利率的持续能力。
手机上还有一个,小米这个季度经营现金流(不含金融)大幅减少 120 亿主要是因为对供应商的付款增加比较多,达到了 180 亿 +,应该是在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为了锁定供应,不得不加快对供应商的付款,某种程度上,这个是供应链议价能力比较弱的表现。
这次真正表现比较好的是互联网业务。我又仔细看了一下,国内互联网业务同比增长 26%,算是海豚君看的一众互联网公司当中表现比较出众的。
它的核心卡位在于移动互联网获客到顶了之后,用户换机的时候买预装和应用商店关键词,几乎成了每家都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广告收入可以相对刚性。
当然,这个季度相对比较优秀的是海外的互联网业务,单季收入已经有 15 亿,是去年同期的一倍还多。
当然,这并不是说小米海外互联网做得有多顺利,而是在于现在海外用户太多了,都是国内的快三倍了,变现早期有点爆发性并不夸张,现在还没有到海外互联网到 “质变” 的时候。
以上这三点综合一下 ,增量信息角度,海豚君坚持在财报解读中的看法,这个财报还不错。
但是下面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可能会产生资金分歧的地方:
小米这次的三费表现背后隐含的是新业务的新投入期,资金怎么看取决于当前的市场情绪,这里的判断来源于三点:
(1)小米的管理和研发费用持续飙涨:这个季度收入增速不到 10% 的情况下,研发费用增长了 40%,管理费用增长了 50%;
(2)“小米汽车团队成员已超过 500 人,智能汽车到 2024 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而这两个点放在一起,问题已经跃然纸上:智能汽车作为要开拓的新业务,前期高薪挖人、人到位、钱已出,这些支出在没有创收之前,都会塞到小米的管理和研发费用当中, 2024 年之前都是零创收;
而且,汽车这块的投入只会加大不会减少,中短期小米的费用率没有改善的趋势,因为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费用端的压力会持续增大。
所以费用端的问题,真正是如何看待智能汽车业务的问题。从市场情绪来看,市场兴趣高昂的时候,宣布个造车,就直接给出 50 亿 + 的汽车业务估值。市场情绪不好的时候,这种开支就是新业务开创期,有投入没产出,业务前景高度不确定下的估值折价。
所以对于本文标题的问题,海豚君的答案是,大概率情绪出了问题。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