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五味子

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记载了南、北五味子功效的差异,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为良”;但是 2000年以前的《中国药典》两者是同一个品种下收载,2000年版药典开始将南、北五味子作为2个品种分开记载,沿用至今。

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记载了南、北五味子功效的差异,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为良”;但是 2000年以前的《中国药典》两者是同一个品种下收载,2000年版药典开始将南、北五味子作为2个品种分开记载,沿用至今。

《新修本草》记载五味子:“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见也”所以五味子由此得名。《皇帝内经》云:“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子五味俱全,故药王孙思邈有“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之说。医学家李士材誉五味子为“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五味子五味俱全,而酸独胜,用其收敛之性,中医认为其有止咳、止喘、止遗、止汗、止泻的功效;

随着社会发展,大家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药食同源的中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也常常用五味子泡水、煮粥,现代研究发现五味子具有保肝护肝、镇静催眠、降血糖、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癌等药理作用;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南北五味子如何区别。

北五味子

来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e chinensis (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主产于辽宁、吉林等地,南北五味子在我们陕南柞水一带也都有广泛种植。

中草药:五味子

外观性状: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 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气味: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中草药:五味子中草药:五味子

南五味子

来源: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主产于陕西(商洛)、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中草药:五味子

外观性状: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气味:果肉气微,味微酸。

中草药:五味子中草药:五味子中草药:五味子

不同点:首先是来源不同,那么如何肉眼识别南北五味子,我们可以从颜色光泽上区分,北五味子显油润,南五味子干瘪,皱缩,果肉紧贴于种子,不油润;其次从种子上区分,北五味子种子具光泽,种子比较发亮发黄;南五味子种子棕色,表面不光滑;

性味功效相同: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中草药:五味子

编辑:任晓彤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524.html

(0)

相关推荐

  • 新能源车保值率太低,新能源车值不值得买?

    新能源保存的前景更加光明。 保值这个话题一直是新能源的痛点。 原因有很多,愿意买的人少、产品更新换代快、新车价格波动大、电池不经用等等。 一个结果:二手新能源卖不出好价钱. 业内有...

    科技 2021年10月25日
  • 气虚为什么发热,气虚发热和阳虚发热的区别

    谈谈气虚发热:陈博士按,临床我见到很多的气血虚弱而导致发热的患者,从中医角度来说这种患者发热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虚弱,对于这种发热,一般采用补中益气汤或类似方法进行补益就行了;我们要有一双中医的眼睛来看待发热,其实治疗起来也不是那么困难!举个例子,有很多癌症晚期的患者出现高热,很多时候是因为身体损耗太重,气血虚弱导致;难道这个时候就使用各种抗生素来治疗?我有几个这样的患者,怎么使用抗生素都治不了!但是这个时候补益一下,也许发热就退了!但是补益的时候是不是要蛮补?显然不是,使用补益的中药有很多技巧的,不掌握这些技巧,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结合上世纪名中医彭履祥教授的医案展开说明我的观点;案例:马某,女,41岁,工人;反复发热、心悸、失眠20余年,于79年3月8目初诊∶20多年来,不时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C°常经阵阵心悸,失眠多梦,脘腹胀痛,大便稀溏,月经错乱,量多。多方检查,除"阵发性心动过速"外,余无异常。察其舌淡,苔白薄,脉弦细。据诸脉征,诊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厥阴,以致肝胃失调。治宜升阳益胃,仿补中益气汤∶泡参、山药、黄芪、当归、柴胡、白芍、葛根、陈皮、茯苓、谷芽、甘草;二诊∶服上方7剂,两周未发热,心律不齐次数减少,唯睡眠少而梦多。以逍遥散加牡蛎,理脾开郁和中。三诊∶服上方4剂,心悸每日只发作一次,惟腹胀痛不适。仍宗前法,调整如下∶山药、乌梅、白芍、谷芽、苡仁、茯苓、陈皮、莱菔头、沙参、豆卷;四诊∶服上方10剂诸证消失,睡眠好转,前方去莱菔头继服,巩固疗效。发热起因较多,此案反复发热20多年,兼之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证,为气血俱虚人所共知,但久服补益之剂不效的原因何在?盖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下陷厥阴,致厥阴肝失其疏泄,不能内寄相火,此种发热,心悸,月事不调诸般见证,若只嗜补益,必愈补愈陷愈郁,致使迁延不愈。于补中益气汤中佐以白芍。即寓逍遥于其中。使中气得复,肝郁得疏,相火藏而营卫和,20年发热岂不愈乎。免责声明:文中如有涉及到治疗或者保健方法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本人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及其他渠道所发相关帖子欢迎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活 2021年10月25日
  • 为人师者的深情守护,为人师者的幸福

    这一次去湖北夷陵疗养,有幸和洪园长一起。孩子们的游戏、吃饭、睡觉、洗手,甚至哭和笑,都牵动着她的心,听她娓娓地说,你很难相信,面前这位发光的知性女子,还是一位抗癌英雄。

    生活 2021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