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4日电(左玉坤)近日,房地产市场的快速降温备受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新房价格延续9月份的下降趋势,70个大中城市中70%以上的新房价格环比下降;二手房价格从8月份开始连续三个月下跌,70个城市中超过90%的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
短短几个月内,房价涨跌的城市数量已经完全扭转,核心城市房价全线下跌已经多年未见,甚至有20多个城市发布了“限价令”。
为什么楼市迅速降温?2021年房价出现“倒V”走势后,未来楼市会如何?2022年,房价会继续下跌还是转涨?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接受了《中国新观察》栏目的专访进行解读。
制图:倪文兵
采访摘录如下:
中新网:2021年楼市先是不断升温,随后近两个月出现明显降温,70城房价环比数据也出现了先涨后跌的情形。为何会出现这样情况?若您对2021年的住房市场进行一个总结,您会如何评价?
近几个月邹琳华:楼市降温有两个原因。
一是市场升温过快后,短期内有调整的必要。升温(部分)是因为疫情过后,相关监管政策没有及时跟进,经济刺激政策也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当然,这种影响是不可持续的,后续的降温是可以预料的。
第二,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的后续,对抑制住房投资投机有很大作用。随着住房信贷申请周期的延长,交易频率也明显下降,对市场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总的来说,2021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先涨后跌、先涨后跌、稳中有降”的走势。虽然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阶段性经营困难,但目前房地产行业整体仍处于合理可控的经营范围内。
资料图:市区有很多建筑。中新社记者王东明摄
中新网:对于当前楼市的降温,您怎么看?一二三线城市的楼市分别出现哪些特征?
作为一个周期性行业,邹琳华:'s房地产行业不会只涨不跌,也不会只跌不跌。大起大落是正常的市场现象,要用正常的市场眼光去看待。不必过于悲观或乐观,这是不理性的,也不符合中国的客观实际。
楼市适度降温有利于市场平稳健康运行。调控政策也要保持一定的力度。最近三个月,一、二、三、四线城市降温。相对而言,一四线城市跌幅较小,二三线城市跌幅稍大,说明一四线城市楼市基本面好于二三线城市,也反映了我国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的基本格局。一线城市是因为城市化的趋势,四线城市主要是因为当地城市化带来的刚性需求。
中新网:按照过去的经验,一般楼市的降温会持续多长时间?展望2022年,您对于房价走势和楼市总体走向怎么看?
根据邹琳华:'s以往的经验,中国楼市主要呈现出一脉相承的上涨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小周期约为5-6年,其中上升时间为1-2年,调整或稳定时间为3-4年。但就目前而言,中国楼市已经进入大分化时代,谈整体大起大落没有太大意义。
对于2022年,市场整体应该是平稳的,整体大起大落的概率很小。因为市场体量巨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会有大起大落。而且政府可以及时跟进调控,也可以控制市场的异常波动。当然也不排除局部会出现一些个别的异常起伏。
资料图:房地产开发。中新社记者张斌摄
中新网:我们看到,目前已有二十多个城市发布了房价“限跌令”,尤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要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您有哪些对策建议?
第一,邹琳华:要坚持“不炒房”原则,继续抑制住房投资投机,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人为政策波动,促进市场预期稳定。二是以市场稳定为目标,根据市场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三是加强对市场异常波动风险特别是区域协调波动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四是加强政策执行的顺畅度,减少政策市场的波动。五是完善基础制度和市场监管制度,如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保障消费者基本权益。六是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清理一些不科学、过时的临时政策,如一些临时限价政策,避免长期使用短期政策。
中新网:当下,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2022年,在“住有所居”目标指导下,住房市场有哪些关键领域需要重点
突破?
邹琳华:一是完善调控政策,提升政策从制订到执行层面的平滑性,促进市场平稳,防范市场风险。二是继续发展租房市场,促进租购房同权,实现租购并举。三是利用好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支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四是促进住房用地供给的改革,增加土地供给渠道。五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改善居民家庭的居住条件。(完)
受访嘉宾简介:
邹琳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竞争力模拟实验室副主任,纬房指数创始人,长期从事住房市场监测及政策研究。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访问学者 (2011-2012),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理事。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