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到冬天皮肤就干燥痒,孩子一到秋天皮肤干燥发痒

秋冬天空气偏干,水分蒸发较快,一部分宝宝的皮肤变得特别干燥又不停的痒,不停的抓挠,晚上都睡不好,甚至出现片状的红斑和皮疹,伴着一阵阵的喷嚏和鼻涕,这不是湿疹,也不是感冒,可能是特应性皮炎。

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有些宝宝皮肤变得特别干燥发痒,不断抓挠,晚上睡不好,甚至出现片状红斑和皮疹,伴有一阵阵打喷嚏和鼻涕。这不是湿疹,也不是感冒,可能是特应性皮炎。

秋冬天,宝宝皮肤又干又痒,是怎么回事?

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是一回事么?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以严重瘙痒和湿疹样皮疹为特征,多见于儿童。大部分来自婴儿期,部分儿童严重瘙痒,影响睡眠、生长、心理和学习。与湿疹不同,儿童或其家人通常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和/或特应性皮炎的病史,这些病史可能伴有IgE的显著升高。因此,特应性皮炎不等于湿疹。

00-1010几乎所有特应性皮炎患儿都伴有皮肤干燥和瘙痒。由于反复抓挠后出现抓痕和皮肤苔藓样改变,皮损主要为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和脱屑。由于年龄不同,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略有不同。在婴儿期,皮损主要位于两颊、前额和头皮,逐渐发展到躯干和四肢。儿童期主要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逐渐转移至肘窝、腘窝等部位。

特应性皮炎有什么症状?

特应性皮炎的诊断主要取决于临床表现,即湿疹样皮损、反复瘙痒以及患儿或其家属的过敏性疾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E、过敏原筛查和点刺试验。实验室检查可能提示患儿处于特应性状态,或结果可能无明显异常,诊断不依赖实验室检查。

如何确诊特应性皮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不能完全治愈。只有药物和家庭护理才能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在中国,74.6%的特应性皮炎是轻度的,70%的儿童症状会在儿童期晚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婴儿期发病早、有家族史和早期过敏原致敏的儿童可能会长期患病,这更难缓解。

00-1010特应性皮炎患儿应注意居家护理,避免过热和过于干燥的环境,避免穿粗糙、紧身的衣服,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食物过敏的婴幼儿应避免食用过敏食物。如果没有食物过敏,他们可以正常进食,避免因禁忌过多而导致营养不良。因为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干燥,保湿和滋润皮肤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基础。每天至少使用两次,需要长期坚持。(江淼)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6695.html

(0)

相关推荐

  • 不要错过孩子的每一次成长,不想错过宝宝成长的句子

    宝宝成长期 别错过也别越过

    生活 2021年11月19日
  • 养生别论篇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本质问题存在。人的本质何如?人是人的生物性与人的社会性高度统一的精神实体,这就是人的本质。身体健康,人的本质力量不变,反之身体不健康,人的社会性就会被剥离出来,人就...

    生活 2021年9月13日
  • 天玑1200第十骁龙888 plus第三苹果四代同框 2021手机SOC排名出炉

    近日,有一则2021手机SOC性能Top 15榜单出炉,其中前3名分别是Top1苹果 A15、Top2苹果 A14、Top3高通骁龙888 plus,前三甲的排名还算是客观,苹果A系列确实很能打,而骁龙系列处理器在散热方面还有待优化;第4-10名分别是:高通骁龙888、华为麒麟9000、苹果 A13、高通骁龙870、三星 Exyons 1080、高通骁龙865 Plus、联发科天玑 1200;第11-15名为:高通骁龙865、三星Exyons 990、联发科天玑 1100、联发科天玑 1000+、苹果 A12,看看你手里手机的SOC在什么段位吧。虽然说SOC是一部手机的核心部件,但实际上手机的真实使用体验也是需要看手机硬件的衔接以及系统优化,不必太过纠结排名和跑分。

    科技 2021年11月30日
  • 马斯克:短期内,我们看到了强大的通胀压力。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我不知道长期的情况,但短期我们看到了强大的通胀压力。”(界面)

    科技 2021年10月26日
  • 暴富后资助了三个大佬,网红炫富的骗局

    如果你与别人合伙做生意,亏损了,你会不会拿自己的钱贴给合伙人?

    生活 2021年12月10日
  • 红米note11pro参数及价格,红米note9pro对比小米11

    红米Note系列一直口碑不错,主打性价比。因此这次最新推出的Note 11 Pro也备受关注,那么这款手机会成为你双十一的第一选择吗?看看老王对比的这两款同价位的再做决定也不迟!1799元的真我GT Neo和1899元的iQOO Z5。这属于是小米、OPPO、vivo三大品牌的小老弟之争!

    科技 2021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