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一拆为二,多个“包袱”未解,你看好还是看衰?,为什么有两个花呗

继蚂蚁借呗之后,蚂蚁花呗终于官宣整改动作。第一步仍是品牌隔离:花呗成为蚂蚁专属,而银行出资被列为“信用购”。一拆为二后,额度也会有相应变化:花呗专注中小额,大额消费需要通过“信用购”。

蚂蚁借来之后,蚂蚁花卉园终于正式宣布了整改行动。第一步还是品牌隔离:花坛成为蚂蚁的专属,银行投资被列为“信用购买”。一旦一分为二,额度也会相应变化:花圃以中小单品为主,大单品需要赊购。

是关于5亿人的花圃,品牌隔离迅速冲上热搜,但大部分网友都在疑惑为什么要换。对花圃用户有什么影响?支付宝里还能用花苞吗?对于诸多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给予解释。不过,巨头整改并非一蹴而就,记者将继续关注后续蚂蚁行动。

花呗一拆为二

客群再细分

与借白“信用贷”分离相对应的是,花苑也将在后续移除“信用购房”。

11月24日,柏华发布的公告显示,为落实消费信贷相关监管要求,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柏华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下一步,柏华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的专属消费信贷品牌,聚焦中小企业。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消费信贷将更新为“信用购买”服务。

花呗一拆为二,多个“包袱”未解,你看好还是看衰?

什么是信用购买?和花园有什么区别?根据柏华的回应,信用购买服务是一种消费信贷服务,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独立提供消费,不能套现,其授信额度由金融机构独立审核确定。据柏华介绍,信用购买服务的免息期与柏华一致,只能用于消费,不能用于现金。

柏华公告显示,为保障用户体验,品牌隔离后,柏华与“信用购买”服务在免息期、审核、还款等核心体验上保持一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花苑和“信用购买”服务的支付顺序。据了解,部分用户的花坛已更新为“花坛”和“信用购买”服务,未来这项工作将逐步批量覆盖更多用户。

谈及花芽的品牌隔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技术研究室主任尹振涛表示,通过品牌隔离措施,将对其他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花芽和消费信贷产品进行有效隔离和差异化。这一措施有助于用户充分了解服务商的信息,避免品牌混淆,更好地满足消费信贷的监管要求。

其实花芽的分离和花芽的借用是一条线上的。除了品牌差异化,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苏补充称,“花苞的品牌隔离也是各类信用支付产品接入央行信用信息系统,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用户升级花苞意味着授权持牌金融机构查询并提交自己的信用信息,最终结果将反映在用户的信用信息报告中。对柏华来说,这种设置可以改善其合规性,并更好地澄清与合作伙伴的权利和责任。"

额度发生变化

用户是否买单?

花芽的分裂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从热搜评论来看,支持者“喊好”,反对者“唱坏”,更多关注的是自身额度的变化和信用信息的影响。

事实上,在花圃划分正式公布之前,就有网友爆料,配额从几万元降到了几千元。对此,柏华表示,品牌隔离后,柏华将主要满足用户的日常中小消费需求。需要更多配额要求的用户可以通过“信用购买”服务申请。

花呗一拆为二,多个“包袱”未解,你看好还是看衰?

如何具体定义大额和小额?据花苑介绍,品牌隔离后,大部分用户的花苑额度不足1万元。“信用购买”服务的授信额度一般接近其原有的花圃额度。此外,柏华补充说,“信用购买”率本身

除了额度变化,很多网友还关注花芽的分裂是否会影响征信。柏华对此也有解释。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所有提供信用服务的机构都必须按照规定向信用信息系统提供信用信息。也就是说后续的花苞由蚂蚁金服提交到信用信息系统,“信用购买”式服务由提供服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交。保持良好的使用和还款习惯,不会对信用信息记录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尽管如此,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经过这次重大改革,很多用户还是没有买单。其中,有用户吐槽“莫名其妙把我的额度降到了1000,反正我也不想用”,更有甚者说“已经不是以前的花苞了,没用也没必要”.

花呗一拆为二,多个“包袱”未解,你看好还是看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田今天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花芽的分裂对日常消费和信贷支付用户影响不大,但对过度消费或用于投资、投机等现金贷款的用户仍有较大影响。一是不一定能获得便捷的贷款渠道(银行出资产品的风险控制审核通常比互联网机构严格);二是被迫转向现金贷款产品后,借贷成本的高概率高于有场景的消费贷款。

品牌隔离后,“花苑”的产品定位更加清晰。一是蚂蚁旗下自营产品花圃将与“信用购买”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产品隔离;二是“花苑分期”等中小消费贷款产品也将与其他大额贷款产品隔离。在金田看来,后续,柏华无疑需要在满足监管要求与保持规模和利润增长、保持用户体验和高价值客户粘性之间做出更多平衡。

p>

苏筱芮则认为,对于用户而言,整改过后将可以了解到更多产品相关的信息,能够提升用户对产品判断与选择的效率,不过,她也进一步提到,在合规整改和用户留存上,花呗后续不但需要考虑品牌隔离,还需要考虑信息隔离,在用户侧建立起个人信息的“防火墙”,在合规框架下与合作伙伴之间就用户信息的传输、留存等达成用户保护的共识。

整改仍将持续

多个难题待解

品牌隔离仅仅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花呗给出答案。

11月24日,花呗发布品牌隔离公告后,北京商报记者第一时间登录支付宝查看变动情况,但亲测发现除了银行和消金外,目前花呗服务方还包括小贷、商业保理等机构,甚至还有不少联合贷款,对于这些机构又将如何区分?后续是退出还是拆分?北京商报记者向蚂蚁集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后者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蚂蚁消费金融6月开业之初,就有监管人士表态,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开业6个月内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另自蚂蚁消费金融开业起1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的市场退出。

按照蚂蚁消费金融6月3日的开业时间计算,距离“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大限不足十天,但如何实现小贷公司的平稳退出,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另回顾今年4月,监管部门公布的蚂蚁集团整改方案中曾指出,要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但该问题被指出已有8个月时间,在整改进度上未见起色。

此外,金天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花呗后续难点还包括对银行出资产品的定位和风控介入程度,如“信用购”业务是否仅做展示和导流,是否仍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流量质量的把控,如果参与以何名义?如果不参与,商业模式(如与银行的分润模式、不同银行产品的展示逻辑等)又将做出哪些进一步的调整?

在金天看来,可以预测的是,隔离后一方面花呗的出资来源将减少,资产规模增长会受限;另一方面能更多创造利润贡献的现金贷、大额贷借款用户无法准入,也将影响产品的盈利表现。

苏筱芮则称,目前来看,蚂蚁花呗的公开动作主要体现在金融宣传营销层面上,后续一方面需要在新增业务上贯彻合规理念,由蚂蚁消金等持牌主体开展蚂蚁相关的自营业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稳妥、有序开展存量业务的消化处理及维护,在保护到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保障好机构合作伙伴的利益。

来源:北京商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750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