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春正月,将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入。壬子,行还洛阳宫……遣后宫淑媛、昭仪已下归其家。丁巳,帝崩于嘉福殿,时年四十。”这是《三国志》中关于魏文帝曹丕去世的记载。
曹丕逝于公元226年6月(出生于187年冬),去世时尚不足39岁。《三国志》记为40岁,可能指虚岁。
曹丕的父亲曹操寿65岁,母亲卞氏寿71岁。曹操与卞氏共有4个孩子:曹彰寿34岁,曹植寿40岁,曹熊亦早逝。更离奇的是,曹丕共10个儿子(实际上可能是9个),均未活到40岁。继承曹丕皇位的魏明帝曹叡仅活了35岁(《三国志》记为36岁),不过,曹叡可能是袁熙(袁绍的次子)的儿子。
▍魏文帝曹丕像
如此惊人的短命,暗示着曹家可能有遗传病。但曹植的儿子曹志应活到了60岁以上(曹志生年不详,但曹植逝于232年,曹志逝于288年,即使是曹植去世当年生曹志,曹志寿亦55岁)。
曹操后人的健康记录甚少,只有关于曹丕的三两句,可以管中窥豹。
曹丕本无上位机会
在《三国演义》中,曹丕是一个嫉贤妒能、好色贪婪、能力平庸的君主,但这只是小说家言,并非事实。
曹丕生于军旅,张绣叛乱时,他的哥哥曹昂把战马让给曹操,自己死在乱军中,10岁的曹丕却骑马逃脱。曹丕后来说:“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余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心每不厌。”
将军邓展能空手入白刃,曹丕与他以甘蔗为剑对练,曹丕两度击中对方。
据《旧唐书》,曹丕写过《兵法要略》十卷,已佚。《三国志》称,曹丕得知刘备攻东吴,连营七百里,笑话说:“(刘)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可见曹丕颇有军事才能。
曹操共有25个儿子,长子曹昂至少比曹丕大10岁,生母早逝,由曹操正室丁夫人养大,曹昂遇难后,丁夫人抱怨曹操:“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二人交恶,曹操“谴(丁夫人)归家”,后曹操想挽回,但丁夫人已绝情。
曹操晚年曾说:如死后有灵,我在地下遇见曹昂,他问我母亲在哪,我该怎么回答啊?
曹操本想传位曹昂。曹昂之后,曹操看重曹冲。曹冲相貌姣好,在当时,这被视为得到上天眷顾。曹冲有神童之名,年仅13岁便病死。曹冲去世时,曹操分外悲伤,曹丕往劝,曹操话里有话地说:“此乃吾之不幸,而乃尔曹之幸也。”
曹丕当上皇帝后,说:“仓舒(曹冲字仓舒)若在,我亦无天下。”
曹植本是曹操的文胆
是否传位曹丕,曹操似有犹豫,征询过不少重臣意见。贾诩、毛玠、崔琰等倾向于立长,并指出袁绍、刘表之败,皆因废长立幼。
曹操出身阉党,与袁绍、袁术等代表的士人阶层为敌。曹操上位后,士族出身者无一人掌兵权。学者于国华提出,打压儒生集团时,曹植堪称文胆:曹操禁酒,曹植作《酒赋》;曹操延揽人才,曹植作《七启》;曹操征吴,曹植作《东征赋》……曹植有文采,足以压服儒生。
▍宋代摹本 顾恺之 《洛神赋图》
曹操打压士人,却又不得不依靠颍川士族(魏国起家根本在许昌,许昌属颍川)。荀彧、郭嘉、钟繇、陈群、刘晔等都是颍川人。曹丕礼敬“颍川帮”,赢得士族支持。
曹操偏向曹丕,从两点可见:
首先,属员安排上:辅佐曹丕的,凉茂、邴原当过长史,郭淮、卢毓当过门下贼曹(相当于公安局长),常林当过功曹,程昱当过参军,均有实际工作经验;辅佐曹植的,除邢颙当过家丞,其他都是文学、庶子(负责文教方面的佐官)。
其次,外派上:曹丕18岁时,被外派到邺城长驻。自建安九年(204年)取邺城后,曹操以此为魏国都城,并建宗庙。袁绍当年为立储犹豫,让3个儿子各守一州,引发内战。子嗣不掌兵,已成常识。曹操此举,等于默认曹丕继位。
不知为何,直到曹操去世,都没直言曹丕继位,只是默认而已。曹操不太信任曹丕的能力。当时有个叫周不疑的神童,与曹冲不相上下。曹操想把女儿嫁给他,他拒绝了,曹冲死后,曹操派刺客杀了周不疑。曹丕不以为然,曹操说:“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
曹植自己害了自己
曹丕继位本是定局,可丁仪、丁廙兄弟差点翻了盘。
“二丁”的父亲是曹操的老友丁冲,丁家与曹家世代通婚。毛玠、荀彧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天子在洛阳,由杨奉的“白波军”、董承和张杨联军护卫,时任侍中的丁冲暗中联系曹操,劫走汉献帝,曹操从此崛起。
曹操想把女儿嫁给丁仪,曹丕劝道:丁仪瞎了一只眼,不上台面。
后来曹操见到丁仪,后悔说:我被曹丕骗了,就算是全盲,我也该把女儿嫁给丁仪。
曹操让丁仪、丁廙辅佐曹植。丁仪趁机陷害曹丕派,致崔琰被杀,毛玠、徐奕被废,只是曹植太不争气。
先是“司马门事件”。司马门是宫殿外门,太子经过都必须下车。宫中有驰道,乃曹操专用,可曹植竟“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曹操大怒,处死门卫官,但未直接惩罚曹植。
后是“醉误军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水淹七军”,包围了曹仁,曹操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前往救援,曹植却喝得大醉,“不能受命”。曹操对曹植彻底失望。
曹植的妻子曾“衣绣”,即有五色丝线绣出的图案,在当时,只有皇后才可如此。曹操看到后,立即下令曹植赐死其妻。
曹植还有两大问题:
一是为人傲慢。邢颙、司马孚等本是他的幕僚,后来转投曹丕门下。曹操征询立储意见,邢颙坚决支持曹丕。
二是将自己的“内线”(主簿杨修)完全暴露。杨修处境尴尬,曾赠剑给曹丕,是当时名师王髦所铸,曹丕很喜欢,“常服之”。曹丕也有“内线”,至今不知是谁。
曹氏失政 始于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突然病逝,曹丕一时慌乱,和幕僚大哭起来。曾给曹植当幕僚的司马孚大声呵斥:“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耶?”
众人忙拥戴曹丕继丞相位和魏王爵位。
出乎意料的是,刘备竟派使节韩冉来洛阳吊丧。曹丕毫不犹豫,下令立斩韩冉。因关羽被杀,刘备想对吴开战,但曹操在世时,不敢轻举妄动。曹操去世,刘备认为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刘备的预测很准。
一方面,青州兵(192年12月,黄巾军一支主动投靠曹操,换取相对独立地位,共计30万士兵,家属百余万)又发生骚乱,此外,军队是否拥戴曹丕,也是未知数。曹丕斩来使,只是展示一下决心。
有大臣建议,应趁此机会消灭吴国,被曹丕拒绝。然而,陆逊“火烧连营”、东吴大败刘备后,曹丕又感到后悔,下令攻打吴国。
度支中郎将霍性劝说:“兵者凶器,必有凶扰。”曹丕大怒,杀了霍性,亲率大军向吴国进发,可未与吴军作战,便退回了。
曹丕没更早出兵,说明他在大战略上不如曹操。按儒家礼制,父亲去世,子女需守孝,不得饮酒、歌舞、盛装,但曹丕不以为然、我行我素,引起士人阶层议论,曹丕杀霍性,是为了立威。至于伐吴,则是借机整理军队,并不是真想和孙权开战。
曹操用人不问出身,曹丕则亲近颍川士人集团和汝南士人集团,河内高族司马氏因此崛起,最终篡夺了曹魏的江山。
有高血压还吃错药
曹丕18岁驻邺城,33岁才大权独揽,历经15年起伏动荡,在位却只有6年。
少年时,曹丕的身体很好,但33岁写《短歌行》时,称:“嗟我白发,生一何早。”已有早衰迹象。两年前,因“建安大疫”,曹丕的幕僚徐幹、应玚、刘桢等病死,曹丕在书信中说:“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可见此时还没有白发。
两年后,曹丕“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所谓终制,是丧葬礼制的嘱咐,此时曹丕才35岁,难道已知来日无多?
曹操有头风,最早记录在他40岁时。有学者怀疑是癫痫,但癫痫患者发作时口吐白沫、意识丧失、浑身抽搐,症状很明显,史料却未记。也有学者怀疑是脑瘤,但脑瘤患者很难生存20多年。还有学者怀疑是血吸虫病,但血吸虫病引发的头痛发作时,用针灸无法缓解。
比较合理的推断是,曹操患有高血压性偏头痛。高血压可遗传,如父母都有高血压,遗传几率在50%左右,如父母一方有,则几率在30%左右。一般在40岁左右发病。
高血压与不良生活方式之间关系更直接。为争储位,曹丕常年精神高度紧张,更麻烦的是,他可能有服食“紫食寒食散”的习惯。
传说“紫食寒食散”是张仲景发明的,后与“侯氏黑散”结合,成“五石散”。
《黄帝内经》早已指出“石药发癫”,石药中含微量元素,能短时期增高血压、加快血流,让人精神一振,产生治好病的错觉。但石药中含礜石,是一种砷化物,有剧毒。当时人们服用时又不加淬炼,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有害。
曹丕为什么“招黑”
《三国志》称曹丕:“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意思是,心胸略狭窄、欠公平,此外可称明君。可从裴松之注《三国志》,到南朝《世说新语》,再到《三国演义》,曹丕的形象越来越差。
首先,曹丕上台几个月,便逼汉献帝禅让。其实,曹丕对汉献帝很优待,不仅赠万户,且“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享受天子车服、制度,有祭天权。
其次,迫害亲兄弟。曹丕虽杀丁仪、丁廙,但给曹植的待遇比其他诸侯更好,只是魏国对诸侯苛刻,封地小,还有专人监国。曹植志在建功立业,耻于文事,多次与监国者冲突,才一再被贬。
其三,东晋奉蜀汉为正统。东晋“衣冠南渡”,不得不推重也曾在南方的蜀汉政权,视曹魏为贼寇。
《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是南朝宋皇室子弟,以文学见长,后遭政治打压,经历与曹植接近。但大家都不正面攻击曹丕,专拿生活作风问题开刀。刘义庆说曹操死后,曹丕收了曹操宠妾,还说曹操曾倾心甄宓,曹丕却横刀夺爱。
甄氏是巨族,史书只称甄宓贤惠,未说她貌美。可到裴松之笔下,甄宓突然成了“姿貌绝伦”,到刘义庆笔下,又成“惠而有色”,到罗贯中时,则成了“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大家这么努力夸甄宓,其实是想说:曹丕太不是东西了。
甄宓先嫁给袁熙,邺城被攻破时,被曹丕收为内室。按时间算,甄宓已怀曹叡。曹丕去世前,赐死甄宓,可能是为灭口。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1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