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2018年中国互联网烟草营销数据监测情况,结果显示,烟草营销信息在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上仍大量存在,而且女性和青少年群体正在成为网络上烟草营销信息的主要传播对象。对此,记者调查发现,比起传统香烟,以“爆珠烟”为代表的风味卷烟,正成为商家软性植入的重点产品,在朋友圈、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小红书、快手等多个社交平台上推广,甚至存在直接交易行为。
▶ 发布 软植入广告更具隐蔽性
去年1月至6月,北京市疾控中心联合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在网上共抓取烟草广告和促销相关信息51892条、烟草新闻7289条、烟民讨论47304条。此次监测发现,大量的烟草广告和促销存在相关情怀软文信息和伪科学信息,不仅通过渲染烟草与爱情、友情、亲情之间的关系,传播烟草信息,美化吸烟行为,提升公众对烟草品牌的认同度;还传播与科学相反的伪科学信息,以此加强品牌的认知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这些隐蔽的广告信息,会给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难度和挑战。
▶ 调查 “风味卷烟”隐患多
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在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快手平台等多个社交平台上,主要在传播各种披着多样化“口味”外衣的风味卷烟,而且瞄准了年轻人和女性做重点营销。值得一提的是,以女性为主的小红书平台存在9万多篇烟草软文,小红书回应称,反对以任何形式来传播烟草,并已经下线了所有提及烟草的笔记,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仍能在APP内找到大量与多种烟草有关的软文笔记及营销信息。
记者翻阅数十篇营销软文及短视频图文等发现,与传统香烟相比,“爆珠烟”等拥有更多元的“口味”,如草莓味、哈密瓜味、冰淇淋味、红酒味等。众多“写手”则刻意强调“爆珠烟”的细节口感,传授爆珠捏碎时间节点的技巧,却对“爆珠烟”同样含有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成分只字不提。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爆珠烟”等风味卷烟将含有香精香料的有机物溶液加入了卷烟吸食过程中,目前并不具备完善的行业规范和安全认证;某些营销信息把调香的结果直接说成是提取物、精华物的实际添加,涉及虚假宣传;由于玩法新颖,“爆珠烟”极易诱导人们吸烟。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加拿大、美国和欧盟先后禁止销售风味卷烟,但由于我国还没有烟草制品的成分管制及披露的规定,国产烟草中添加剂的安全仍是监管空白。
▶ 应对 将处理违反广告法案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对于这一问题,将继续深入和相关部门的合作,继续开展互联网烟草营销状况监测,深度挖掘监测数据,收集典型案例,定期公布监测结果。
疾控部门还将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对典型案例进行甄别,对涉嫌违反广告法的案件提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组织专家针对伪科学信息进行梳理和批驳,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对公众的控烟教育和法律教育,发动社会监督力量,净化互联网环境。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袁璐 贾晓宏
流程编辑:RB013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