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7年,随着唐昭宣帝的被迫让位,后梁太祖朱温的登基,历时289年的唐朝就此灭亡了。这是一个辉煌的朝代,是一个让我们中国人可以为之自豪的朝代。回顾整个唐朝,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国一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第二部分是从安史之乱开始一直到唐朝灭亡。这两部分在各个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国力、军事、经济以及政商环境上,都有着天壤之别。那么为什么唐朝一下子就从一个盛世变成了乱世呢?唐朝为何灭亡,能够避免吗?
我们先从中唐到晚唐的乱世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军事力量的分散,中央朝廷可以调动的军队有限,藩镇势力的军事力量过于强大。而军事实力决定了话语权,也决定了整个国家的稳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军事实力的分散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是开元年间的节度使制度导致的。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单纯的认为胡人没有后台,殊不知,当这些胡人有了足够的实力之后,自己就是最大的后台。再加上偶像效应,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带头作用,其他的藩镇节度使也愈加的放肆,愈加的目无朝廷法纪,从此大唐的乱局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再说说这个时期的皇帝,整体比较昏庸,但其中不乏明主,德宗前期、宪宗以及宣宗都是政治十分清明,敢于解决问题的皇帝。但是问题出在他们对于局势的判断够准确,总是在不合适的时候做不合适的事情。例如,唐穆宗和唐敬宗,他们两个是玩乐天子,对于国家的困境熟视无睹,导致了国力的衰弱,朝廷权威的再次弱化。还有贤明的皇帝宪宗,他在位时期,国力有复苏的趋势,元和中兴也是为人们所称道。但是他在刚刚有起色的时候沉迷于长生,开始服用丹药,英年早逝。所以晚唐这些皇帝都是当局者迷,不清楚自己身处的环境,不清楚自己的国情。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皇帝尚且如此,下面的大臣宦官就更加的放肆了。
这个时期的宦官也是如过江之鲫,自从李辅国之后,就开启了一个宦官的时代。唐肃宗的权力完全被架空,太阿倒持,悔不该当初。还有后来的鱼朝恩、仇士良等宦官,都在不同程度的腐蚀着朝政,也让皇帝有一种宦官比大臣靠谱的感觉。但是归根结底,大多数宦官就是靠着阿谀奉承、投机取巧才得以享受荣华富贵,真正让他们处理大事的时候,根本靠不住,也拿不出有实际意义的意见。
如何避免唐朝灭亡或者晚一些灭亡呢?
首先皇帝就要有担当,像宣宗一样,心智成熟,能够有一颗复兴的心。最重要的是能够辨别哪些是忠言逆耳,哪些是奸佞谗言,能够在重大时刻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还有一点就是要保持初心,百折不挠。晚唐的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治理的过程一定是相当漫长的,也是充满了荆棘坎坷的,不可玻璃心,中途放弃。就像德宗一样,被打出了长安,回来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昏君,不再是之前的好皇帝了。
其次,政治制度的改革,我们纵观唐朝,没有什么大的改革家的出现,唐朝的政治制度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没有像明朝、宋朝那样的改革,永贞革新因为太过急躁,没有看清整个国家的矛盾以及人性的弱点,贸然的改革,最终导致了“二王八司马”的悲惨结局。而且,晚唐的皇帝的权力逐渐降低,一个宰相专权、或者宦官专权就可以完全的把持朝政,架空皇帝;牛李党争期间,皇帝只能看着,却没有能力去干预,去改变。这是对中央集权制的削弱,是对皇帝权威的打击,皇帝令不能行,这样的国家怎么能治理下去?
至于藩镇乱局,我个人觉得,应该区别对待,不能一棒子打死,恶劣的可以杀一儆百,可以争取的就要用怀柔的政策,慢慢的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然后在慢慢的解除藩镇制度,这种制度绝对不能长期存在,长期存在的话,与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又有什么区别?
唐朝是一个盛世,值得我们去向往,但是其衰落的速度也是最快的。要说完全避免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这就是封建制度的弊端,明朝也仅仅延续了276年。说明封建制度本身就存在着问题,我这个系列主要是复盘历史,让大家看清历史,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