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字义
鞭血
拼音:biān xiě
注音:ㄅ一ㄢ ㄒ一ㄝˇㄒㄩㄝˋ
解释:借指战争。
古代诗词
唐代.鲍溶.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唐代.杜甫.遣愤:「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
元代.杨维桢.夏驾石鼓辞:「秦鞭血山骨,吴猎焦野火。」
金朝.蔡珪.医巫闾:「祖龙力驱不肯去,至今鞭血余殷红。」
明代.王九思.卖儿行:「一朝叱咤嗔怒生,鞭血淋漓宁有情。」
基本字义
鞭biān(ㄅ一ㄢ)
1、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鞭杆。鞭长莫及。
2、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扑。鞭责。鞭策。
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
4、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鞭。竹节鞭。
5、编连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基本字义
血xuè(ㄒㄩㄝˋ)
1、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血xiě(ㄒ一ㄝˇ)
1、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