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发展史,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

【人类经济万年史—259】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经济立即打开【人类经济万年史—259】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经济2天前麟剑的人类史 这是以石油开采和炼制为主要生产部门,以石油及其产品出口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展中国家,是原料和初级产

立即打开前两天010到1010的林建人类历史。

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石油开采和提炼是其主要生产部门,石油及其产品出口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它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目前,有20多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出口石油。除了中东和北非国家,亚洲还有印度尼西亚和文莱,非洲有尼日利亚和加蓬,拉丁美洲有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石油生产的发展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战后,经过70年代的联合斗争,油价的上涨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他们利用这些资金改善人民生活,搞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结构单一的落后状态。因此,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和国际市场油价下跌的影响下,经济形势恶化,增速放缓。

1.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与落后的经济结构这些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的石油储量极其丰富。以西亚北非为例。1973年,该地区探明石油储量为469.4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75.7%。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30%,居世界第一。科威特排名第二。伊朗和伊拉克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了石油资源的生产和开发。20世纪30年代,石油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局面开始形成。到20世纪70年代初,该地区原油产量已占世界原油产量的62%,石油出口占世界出口的60.8%。石油就是财富,石油也是新老殖民者的热点。独立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国家的石油产品市场和石油资源主权都被外国垄断资本所控制,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一些国家,除了石油生产,没有其他产业,只有从事简单生产的农业和畜牧业。此外,现有部门也缺乏基础设施,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品加工能力差。内部市场狭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越来越差。与其他初级产品生产国一样,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非常不利。

2.通过石油斗争实现国家的经济自立,战争后,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采取各种措施争夺本国资源的主权,包括石油资源逐步国有化和20世纪70年代以石油为武器捍卫经济权益的斗争。

廉价石油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他们使用的75%的石油是以最便宜的价格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石油生产,包括运输和销售,都由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控制。为了掠夺产油国的资源,他们一直在刻意压低油价,导致石油成为本世纪初以来唯一价格变化不大的商品。到1970年初,中东每桶石油的价格只有2美元左右。为了共同对抗石油垄断资本,石油国家成立了自己的组织。1960年9月,伊拉克政府邀请沙特、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举行会议,谈判并采取集体行动,谈判并打击石油垄断资本再次压低油价的企图。会上,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随着卡塔尔、印尼、利比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加蓬和厄瓜多尔的相继加入,发展成为13个成员国。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出口国组织成员国继续与外国石油公司谈判和斗争,以提高石油价格和增加石油所得税。1973年和70年代末中东战争开始后,石油国家联合起来,采取了大胆的行动,两次大幅度提高油价,重新获得了石油定价权和生产自主权,沉重打击了石油垄断资本。这给高度依赖石油资源的发达国家造成了所谓的“石油冲击”。

同时,为了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发展国民经济,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开展了石油资源国有化运动。他们通过直接收购或参股的方式,将外国石油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收归国有。例如,科威特于1960年10月成立了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国家持有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两年后,政府将从外国石油公司收回的部分租赁土地移交给该公司运营。伊朗是最早保护石油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开展石油资源国有化运动的国家之一。1973年5月,它将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朗的所有资产收归国有,并控制了自己的石油勘探、开采和统治。到1977年,海湾和地中海地区的大多数石油国家以及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产油国完成了石油资源国有化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其经济命脉长期被外资垄断的局面,奠定了经济自立的基础。

3.展开以石油开采和利用为中心的经济建设's恢复对石油资源的主权以及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大幅增加了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出口收入。从1972年到1980年,仅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出口收入就从143.7亿美元猛增到2750亿美元。1980年,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为1140亿美元,海外累计净资产达到3431亿美元。其中一些国家已成为高收入石油生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超过发达国家,跃居世界前列。例如,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这一指数分别为29900美元和24360美元。石油收入的大幅增加,为产油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为了改变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许多国家开始利用这些充裕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诸如

西亚的沙特阿拉伯和非洲的尼日利亚,7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五年计划投资额,分别比上一个计划的投资额增加8 倍和10倍。投资的重点,首先是在继续提高原油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为了摆脱初级产品生产国的不利地位,许多产油国开始注重对石油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以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1977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炼油能力比1973年提高了0.46亿吨,达到2.38亿吨,1985年进一步提高到3.5 亿吨。伊拉克、利比亚、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等国都有石油加工厂的新建项目。它们兴建了一系列面向出口的石油化工企业,大量生产甲醇、乙烯、聚乙烯等产品。

为加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产油国投入巨额资金兴建基础设施,发展基础工业。例如,经过努力,198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发电量比1975年增加了5 倍。在交通运输和通讯的现代化方面也普遍得到发展。面积仅为1.1 万平方公里的半岛国家卡塔尔,高速公路已把全国主要城市连接成网。

科威特到80年代初已拥有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和能容纳22万吨巨轮的深水港。同时,一些国家还根据本国资源情况,发展了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此外,建材工业也是这些国家发展的重点部门,70年代海湾6 国的水泥生产能力增加了10倍。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注意追求实现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多样化。石油是非再生性资源的现实,使有识之士认识到,单纯依靠石油生产发展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呼吁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许多国家迈出了实际步伐。如70年代以来,委内瑞拉政府拨出大笔资金从事垦荒和兴修水利,从而使1970 -1980年的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8 %。沙特阿拉伯尽管地处沙漠,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十分不利,国家仍大力投资修建排灌工程,发放低利贷款,开展技术普及工作,以推动农业发展,结果小麦生产和蛋、奶制品都已能满足国内需要。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油国以纺织、食品和制革为中心的制造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沙特阿拉伯为改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70年代以来在东西沿海开辟了两个新工业区,在全国建成了以石化和制造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同时服务业也得到了发展。另外,产油国用于发展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投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它们利用资金引进劳务,发展对外援助和进行海外投资,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方面的成绩,也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提高。

总之,由于各部门生产投资的迅速增加,产油国的经济在80年代之前增长很快,如1970-1980年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7 %,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

4.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60年代中期以后至80年代之前的发展,基本是在石油生产和出口带动下的经济增长。除个别国家(如墨西哥等国)外,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部门均为石油,且主要是原油开采。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高达43-55 %。尚在发展中的制造业也多是以石油精炼和石化工业为主。在这些国家对外贸易中占压倒地位的出口商品是石油。1988年,在海湾国家(阿联酋除外)出口商品中石油所占比重均在90%以上(阿联酋为79%)。这种以石油生产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有明显的弱点。

首先,这些国家较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巨额的国民收入,主要是由石油的生产和输出带来的,而其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则远远低于这种水平,就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尚未从根本上摆脱单一经济的束缚,经济发展上存在着极大的对外依赖性。

其次,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脱离本国实际,一味追求规模盲目引进,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而使新建项目不能发挥作用。

此外,科技落后、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也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钱不等于发展。因此,在8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中,国际市场油价下跌,销售疲软,导致产油国的收入急剧下降,财政、贸易和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据统计,产油国贸易盈余从1980年的1711亿美元降至1986年的124 亿美元。80年代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产值呈现绝对下降的趋势。为此,它们不得不采取紧缩措施。一些建设规模过大,引进和借债过多的国家,则背上难以解脱的包袱。90年代产油国家同样面临着艰苦的经济调整重任。

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从宇宙诞生到现代文明,专注地球史、人类史、民族史、文明史。 已发表《人类源流》,《世界古代民族与文明》,《世界古代列国志》,《世界文学发展史》,《世界宗教源流史》,《人类经济万年史》,《世界哲学源流史》,《地球生物全系列》等系列作品。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378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