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小药医师。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 年纪48岁。
其实,她的胃,早就不舒服了。自打5年前开始,她就常常觉得胃部隐痛。饭后,胀痛之感很明显。
胃难受,她就想办法调整。时间一长,她就发现了,自己好像只要躺下来,就会舒服很多。坐着或者站着,无论用什么姿势,都不行。
就这样,此人就养成一个习惯。饭后,必须躺着。
但后来,她的问题日益严重了。除了饭后胃部胀痛以外,患者还打嗝、嗳气、食欲不振,浑身乏力。大便也不规律。白天的时候,只要一忙活,稍微累着点,她就心慌。总而言之,整个人的状态一天不如一天。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到医院看看。
结果,到医院这么一检查,患者这才知道,自己胃下垂。胃不在原来的位置,往下掉了!
怎么办?患者思来想去,决定看中医试试。
刻诊,见患者脉象较为细缓,苔薄白,舌质淡红,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语音低微。
当时,医家开了一张方子。见:
炙黄芪,党参,焦白术,当归身,陈皮,升麻,柴胡,枳壳,半夏,甘草。
所有这些,水煎服。患者一共服用60剂,诸证悉平。胃胀痛感消失,体力增加,食欲恢复,体重开始上涨。拍片子一看,胃的位置被“提上去”了。
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患者的问题,在于中气下陷。所用的治疗方法,就是补中益气。
什么是中气?中气,就是脾胃之气。中气下陷,说白了,就是中气虚弱到了一定程度,根本撑不住身体脏腑,使得体内这些零件离开了原先的位置,不得不往下“坠”。
上文医案里的患者,从舌脉和全身症候来看,完全是中气下陷的状态。所以,她患上胃下垂,实在是太正常了。至于说心慌,那也是中气不足,心气亏虚的表现。
怎么办啊?中气撑不住,就给它补一补。脏器“坠下来”,我们就给它提一提。
怎么操作呢?医家当时用的是补中益气汤的加减。我们再看一下:
这里头,除了枳壳和半夏,基本就是补中益气汤的原方。其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陈皮行气,令补而不滞。升麻和柴胡提升中气。当归养血,使得所补之气有所依附。这就是基本意图。
因为患者总嗳气,胃胀,所以加半夏降逆消痞。枳壳,能理气,还能辅助提升中气。
其实,对于这个胃下垂,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补中益气之法,可以说是通用之法。中医人碰上这类患者,脑子里想到的基本就是它。患者朋友,你要是去看中医,医家开的,也基本是这一套东西,大同小异。我这里,把这个道理简单说一说,有助于您理解自己的病情。
当然了,中气下陷这个状态的产生,也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患者往往经历长时间的发展。最初,患者可能就是脾胃气虚,感到身体乏力、胃部隐痛、食欲不振等等。到后来,问题才慢慢加重。这类人的身材,往往瘦长。因此,有了这个倾向,我希望你务必重视,尽早干预,及时看中医调养,不要等问题严重了再去想办法。拖得越久,治疗效果越差。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