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
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在我国大多数结直肠癌确诊时已届中晚期,5年存活率不到40%。
大肠癌的高危习惯——吃得太好,动的太少
医生们认为,结直肠癌也是吃出来的病,懒出来的病,著名肛肠专家傅传刚教授概括为:
吃得太好,动的太少,即三多两少:
三多——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吃得太多;
两少——运动少、膳食纤维摄入少。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条:
1、限制红肉类、饱和脂肪以及各种加工肉类、油炸、烟熏、烧烤等视频的摄入;
2、吃更多的蔬菜、鲜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物;
3、维持正常的体重;
4、持续、规律的锻炼;每周至少5天有中等强度的锻炼超过30分钟;
5、少喝酒或者不喝酒;任何剂量的酒精都人体都没有好处,更不可能有养生作用;
6、戒烟;
7、45岁以后进行规律性的肠镜检查,如果有家族史或者属于高危人群,这个时间还要提前。
下面是我国2016年发布的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摘要:
1.高膳食纤维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2.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可能降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3.长期吸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4.长期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5.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
6.合理体育锻炼可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7.CRA的筛查可发现结直肠肿瘤的高危人群,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8.阿司匹林、环氧合酶2抑制剂等NSAID可减少腺瘤的初发,但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
9.叶酸干预可预防散发性腺瘤性息肉的发生.
10.维生素D的摄入和循环25羟维生素D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CRA的发生呈负相关
11.摘除肠息肉可明显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但摘除后再发率较高。
12.改善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可能降低腺瘤摘除后再发率。
13.阿司匹林和环氧合酶 2 抑制剂等 NSAID 具有减少腺瘤再发的作用。
除此之外,一些新发布的研究,可作参考
肠癌的预防,除了改善生活饮食习惯,比如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久坐,少吃红肉加工肉,戒除烟酒,定期检查之外,以下这几种方法你也需要了解。
1. 减肥
美国联邦医学院的 Lazarova 在2017年 8 月的 J Cancer 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推测:
肥胖降低了罹患结肠癌所需的突变阈值,导致结肠癌风险升高。
肥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11% 的结肠癌患者有肥胖,肥胖引起的疾病也可能升高结直肠癌风险。
2. 咖啡因降低结肠癌复发风险
去年 8 月的 JCO 杂志上发表了美国研究者对 953 例 Ⅲ 期结肠癌患者在辅助化疗期间和化疗 6 个月后的咖啡饮用习惯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结肠癌患者每天摄入 4 杯或以上的咖啡,复发或死亡率大大降低,总生存期也显著延长。而那些饮用非花草茶、去咖啡因的咖啡的患者复发或死亡率未改善。
3. 吃鱼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去年 8 月,我国中山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是关于吃鱼和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
研究纳入 1189 例患者,分析了摄入不同鱼类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
摄入淡水鱼、海水鱼、新鲜鱼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而鱼干、咸鱼或干贝与预防结直肠癌关系不大。
4. 补充维生素D
德国研究者2018年 1 月发表在 Gut 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
血浆中高 25(OH)D 水平可有效降低高免疫反应水平者的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虽然维生素 D 可有效降低高免疫反应水平者的结直肠患病风险,但注意前缀:「高免疫反应水平」,免疫力低可能就没有效了。
所以还是要合理规律适量健康饮食、适当适量运动提高自己的体魄啊。
5. 适当补充叶酸
叶酸对于结肠癌可谓是双刃剑,它在大肠癌的发展中起了「双重作用」。
未发结直肠癌,补充大量叶酸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得了结直肠癌,补充大量叶酸可以促进癌症进展。
因此,在将叶酸作为结直肠癌预防的「保健品」前,需要先进行常规的癌症筛查,因为该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点是癌出现与否。
6. 阿司匹林被美国列为一级预防用药
在美国,2016年4月11日的《Ann Intern Med》上发表了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一级预防用药的指南最终推荐认为:
10年心血管风险≥10%且无出血风险增加的50~69岁人群,应考虑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病和结直肠癌。
该药已经被正式列为预防结直肠癌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用药。尽管长期服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建议50岁以上人群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75-100mg/天),服用3-5年以上的收益最为明显,可将罹患风险降低一半。
谢关注胃肠病:科学 严谨 专业 通俗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