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落户政策放宽,上海落户门槛降低 知乎

原创 刘晓博

原始刘哮波

中国城市的“抢人大战”,又有新突破!

为了规范深圳和杭州的楼市,一向矜持的上海被迫提高落户门槛。但上海的调控方向与深圳、杭州不同,但进一步降低了结算门槛,简化了结算程序。

今天(11月29日),上海市学生服务中心(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海学生事务”发布如下通知。

上海,出手了!降低落户门槛

通过这个公告,我们可以知道:

第一,2021年第二批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受理工作即将开始,具体时间为12月1日到31日。

一般来说,每年的验收工作都是在毕业季,也就是6月初到7月初。2021年6月至7月,已受理一批。为加大人才吸引力,特别是支持“五个新城”和新自贸区发展,今年专门组织了第二批。

第二,在五大新城和自贸新片区,将试点符合条件的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直接落户。也就是说,在特定片区给了硕士、博士们更大的落户便利。

众所周知,中国有两个城市的落户门槛最高,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

北京的定居极其困难;上海的定居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水平。

天津落户难度排名第三,是一个比较难的水平。

正是因为落户难,再加上高校招生名额的单独分配,北京、上海、天津的高考红利是全国最丰厚的。

在京津沪三大直辖市之外,内地城市落户难度最高的是深圳,如果你没有学士学位或者相应的专业职称,你只能通过分落户。但积分结算首先需要缴纳深圳社保满10年才有资格申请,但能否通过还不得而知。如果老人想和他们一起定居,首先要退休,其次子女要在深圳定居15年。

但是,在深圳定居的难度还是比不上上海。在深圳,学士学位可以通过审批系统轻松落户;上海基本上是硕士起飞,要在五个新城等特殊区域。

此前,上海曾为本科生直接落户开绿灯,但仅限于6所名校:最早的北大、清华本科生,在上海找到工作单位后即可申请直接落户;后来又增加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4所上海本地名校。

如果你在国内的名牌大学学习过,你就会知道:这些顶尖的名牌大学,比如其本科比硕士、博士还难考。,你本科的时候没有在北大和清华学习,但是研究生的时候去了北大和清华,所以被本科生鄙视的几率很高。

因此,上海落户门槛的降低虽然主要针对研究生,但力度超过了此前对6所名校本科生的开放。

上海,出手了!降低落户门槛

上图为2020年各大城市大学生人数。

北京和上海不再是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有4个城市超过了10个。

0万的城市分别是广州、武汉、郑州、成都。

但在研究生人数上,京沪仍然位居前两名。其中北京在校研究生38.7万人,上海17.8万人。

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出来了,上海高校每年大约有7到8万研究生毕业。这个人群,将最受益于今天宣布的政策。

如果你今年正好从上海高校研究生毕业,我劝你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留在上海工作、拿到上海户籍。中国值得你共成长的城市不少,但顶级的就那么几个,上海是其中之一。

那么,为什么是五大新城和自贸新片区?

5大新城和临港自贸新片区,是上海最新确定的增长点,也是相对缺少人气的区域。上海的增量人口、增量产能,未来将优先导入这些区域。

5大新城,包括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而自贸新片区,则是南汇的一部分。

上海,出手了!降低落户门槛

上图就是五大新城的位置。

按照最近公布的上海“十四五规划”,五大新城全面升级,最新定位是:

1、上海都市圈第一圈层;

2、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3、上海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和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主引擎。

也就是说,上海未来将不再是一个城市,而是“1+5”的城市集群。5大新城将不再是上海的附庸,而是“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上海还提出:5个新城除了要引进新产业,还要完善综合性功能,增加人口承载能力。按照最新规划,5大新城未来常住人口都将在百万以上,而之前嘉定新城规划人口是70万,青浦新城是65万,奉贤新城是75万,南汇新城是65万。

而上海自贸新片区,就是下面图里的粉红色片区:

上海,出手了!降低落户门槛

上海自贸新片区,可以看做是一个缩小版的海南省,或者缩小版的横琴,其实质就是自由贸易港。

中国内地未来有三个关税政策比较特殊的区域,最特殊的是海南岛,其次是横琴,第三就是临港的自贸新片区。

所以,上海的自贸新片区堪称特区中的特区,就连深圳、雄安新区目前尚未拥有类似的政策。

我之前曾撰文指出过,上海和北京都陆续扬弃了“纾解中心城市功能”的做法,开始精选资源、适当做大做强。

而之前,北京上海为了解决城市病,都采取了做减法的战略。2035年版总规都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要收缩,城市总人口要控制、甚至停止增长。

上海,出手了!降低落户门槛

上图是上海过去20年常住人口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在2014年以后增长明显放慢,部分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20年增长的59万,是人口普查对过去几年数据的一次性修正。最近6年来,上海人口增长明显偏慢,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城市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上海、北京是对中央财政贡献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城市竞争的两个顶尖级城市,如果不适当做大,前景堪忧。

上海,出手了!降低落户门槛

上图是过去10年,中国常住人口增长超过50万的53个城市。北京的人口增量已经下降到12位,上海下降到17位。这种局面再维持10年,京沪必将后悔莫及。

所以,在“拒绝长大”几年之后,京沪同时调整了策略。北京重新唤醒了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定位,先后成立了北京自贸区、北京证券交易所,甚至连小米汽车的30万辆生产线(汽车工厂),都要抢到手中。

上海这边,提出重点发展5大新城。上海的计划是——中心城区纾解过剩产能和过密的人口,仍然会持续。但不是让人口、资金、产能流向其他城市,而是去五大新城,去临港自贸新片区。

其实上海的人口密度一点都不高,跟深圳相比要低很多。扣除山地、湖泊之后,上海人口密度恐怕连深圳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所以,上海有继续做大做强的条件。即便将来6000多平方公里都拥挤了,还可以扩容。拒绝让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城市扩容,绝对是错误的,这将在10年、20年之后更加清晰地看出来。

我的观点是:能量充足的中心城市,未来都要搞到1万平方公里,不仅深圳、厦门应该扩容,上海、广州、郑州、武汉、南京、北京都应该扩容。

中国的体制跟欧美不同。我们是强政府主导模式,发展经济的资源大多掌握在政府手中,临近的两个城市是竞争关系,中心城市扩容可以有效打破行政区划造成的“硬边界”。仅仅靠都市圈、城市群内部的协调,注定是低效的。

上海在暂时不能扩容的情况下,把五大新城定义为上海都市圈第一圈层,是非常高明的。

上海此次出手,大大降低了五大新城、自贸新片区引进人才的门槛。增量、优质人才不断落户上海,将给上海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同时,也将给上海楼市提供强大的刚需支撑。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530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