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是秦赵两国对垒三年之久,赵国虽然有所损伤,却没有动摇根本。廉颇作为主将,尽管在小规模战斗中节节败退,可是在大局的把控上,廉颇十分周到,这也是为什么廉颇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重要原因。
可惜这个时候赵孝成王将廉颇给换了下来,听信谗言,启用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虽然饱读兵书,可是他从来没有指挥过战斗。所谓纸上谈兵不是没有道理。
结局我们都知道,赵国战败,赵括被杀,四十万赵军被秦将白起给活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那么,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一场战争,赵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01选择一:赵国用黄金城池换取魏国韩国甚至楚国的联盟军队。
我认为这是赵国最理想的选择方案,因为赵国当时非常自负,他们认为以自己一国的力量就能够对付秦国。
想来也是,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在北方就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尤其是战斗力上,是三晋中最突出的一个。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史记》
他们也是北方唯一可以与秦国一较高下的诸侯国。这一战如果赵国打赢了,那灭亡的当然就是秦国,赵国是不想跟其他诸侯国瓜分胜利果实的。
然而赵孝成王低估了秦国的实力,此刻的秦国也没有采取结盟的方法,他们也是孤注一掷,两国在对赌国运,谁赢了就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赵国察觉到了自己的弱点,一定要采取结盟的手段来对付秦国。当年苏秦执掌六国相印的时候,就是察觉到了秦国的强大。
其实周围还有很多诸侯国被秦国欺凌:
比如说过去十分强大的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那是把秦国踩在脚底下碾压的,可到了魏惠王时期,秦国逐渐强大,不断攻占魏国的领地,逼迫魏国迁都大梁。还有就是韩国,韩国丢了宜阳以后,上党地区成为了一块飞地,这也是长平之战的导火索,赵国完全可以联合韩国,重新夺回宜阳地区。包括楚国也是秦国的对手,过去楚国掌控着汉中地区,切断秦国吞并蜀地的路线。结果这里不仅被秦国攻占,蜀地也落在了秦国手里。他们早就想一雪前耻。这些诸侯国若是都能联合起来的话,秦国铁定是要完蛋的。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对了,因为他们不结盟,失败也是迟早的事情。
02选择二:赵国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守城。
赵国如果不寻求任何结盟,以他们当时的实力,的确还是可以跟秦国一较高下的。因为赵国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大,不过进攻绝对不是赵国的强项。
至少在秦国面前,赵国的进攻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他们缺少一位敢于进攻的将领。但是赵国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他们有一位强大的守城之将廉颇。廉颇的战绩的确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他在长平之战前,坚守住赵国的阵地长达三年之久,一般将领根本就做不到。强秦所希望的是速战速决,因为每拖延一天,他们所消耗的粮草都是数以万计的。谁都拖不起,到最后秦国就算获胜,或许损失都比获得的利益要多得多。这笔账秦国在算,赵国也在算。赵孝成王一直认为,举全国之力来守住长平,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他是第一个打退堂鼓的。
其实他忘记了一点,自己消耗多少粮草,对方同样也要消耗相应的粮草。而且对赵国有利的是,长平距离赵国邯郸非常近,而距离秦国咸阳比较远,相比较之下,运输更加方便的,其实是赵国。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後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史记》
在古代战场,运输时间长短,直接决定了物资多少,因为运输的过程中,每个运输人员都要吃粮食,多耽搁一天就少一天的粮食。
显然这是对秦国非常不利的,只要继续坚持下去,哪怕赵国内部出现一定时期的饥荒,相比后来被坑杀40万男子来说,也要好得多。况且秦国也未必能吃得消。
03选择三:赵国割地求和,放弃这次与秦国交锋的机会。
两国之所以交锋,主要为的就是韩国的上党地区。当时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韩国输掉以后,索性就将上党地区割让给了秦国。
但是上党地区的官员们表示很不能理解,他们认为与其送给秦国,倒不如送给更靠近自己的赵国。毕竟三晋集团本是一家,所以上党的官员私自将赵军接进了城中。赵孝成王当然非常高兴,因为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如此大的一块地盘。然而这个时候他的这种行为,已经彻底惹怒了秦昭襄王。于是战争就这么被挑起了。其实此前赵国和秦国之间并没有爆发多少战争,秦昭襄王能够上台,还多亏了赵武灵王当年的鼎力相助,所以秦赵之间,还是有点感情的。这次秦国与赵国决战,实在是始料未及的事情。若是赵孝成王认识到自己实力的不足,甘心割地求和,至少是将上党地区还给秦国的话,说不定可以暂时避免这场大战。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於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於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史记》
毕竟谁也不想树敌太多,秦国得了上党地区以后,自然也知道收手。而赵国则能够避免被坑杀40万战士的厄运。
当然了割地求和是赵国退无可退的一招了,这是前面两招都没有用的情况下,所使出的最无奈的一招。
总结:不管哪种选择,都比主动进攻秦国强。
秦昭襄王是一代雄主,他早就有了一统天下的野心。灭了东周自立为帝就是最好的象征,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希望打赢赵国。
而赵孝成王,显然是没有这个远大志向的,他只是想要占据一点地盘罢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跟秦国这种强大对手对决,光靠赵国是不够的,所以如果非要进攻,赵国必然要寻求盟友一起进攻。否则就不能动。
一旦动了,那就等于是落入秦国的圈套了。结果我们清楚,赵国的赵括主动出击秦军,结果落入了别人的陷阱,数十万人因此而丧生,得不偿失。
参考资料:《史记》
举报/反馈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