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渴也要喝水,口渴了再喝水就晚了,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的?

最新预防心脏病的措施中,新增了保持身体有足够的水分。

最新预防心脏病的措施中,新增了保持身体有足够的水分。

以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体内有充足的水可以使体力充沛、思维敏捷。——在 8 月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又有新的研究发现:如果饮水习惯改变,导致饮水减少,血液中盐浓度升高,这种变化是心脏病发作的原因之一。

新的建议是: 日常生活中,多喝水,保持好体内有足够的水,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水喝得越多,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越低。但是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你的体内缺水了?

显然,口渴——但问题是,在你开始感到口渴之前,你的体内早就缺水了。

不渴也要喝水,口渴了再喝水就晚了,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的?

有一个事实告诉我们饮水的重要,如果人一个星期或更长时间不吃东西能活下来,但如果不喝水两三天内就会死。遗憾的是科学家在最近两年才对人是如何感到口渴有了研究。

以前的研究发现,当大脑检测到血液变浓度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出产生激素的指示,其中一种已知的素就是血管紧张素 II, 它会引起口渴,

然而直到最近,科学家才发现这个该信号来自一个被称为穹窿下器官脑细胞区域。

这些细胞位于大脑中的终末层的部分中,该部分暴露在血液中,并且是大脑中的“舌头” ,负责品尝循环的血液中发生的一切。包括监测血液中盐的含量,以及其他激素和化学物质的含量。

当这些细胞开始工作了,就会触发口渴的感觉,喝下去了水,吞咽动作就会迅速触发穹窿下器官中的细胞暂停工作。

这时你不再感到口渴,但这不是因为身体各个部位得到足够的水,水至少需要 10 到 15 分钟才能到达血液后才能把信号反馈给大脑,关闭口渴的信号。显然,一定有其他的方式告知大脑关闭口渴的信号

2019 年 7 月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的研究解释了这个问题,在肠道中也有感受口渴的神经元,负责关闭口渴的信号的。

当水接触到肠道,肠道上的神经元不仅会迅速知道喝了多少水,还会检查血液中各成分的浓度是否能满足身体的需求。

当然,口渴还取决于它的一些因素,例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甚至性别。

如果吃了很多水果和蔬菜,即使不喝水,身体也不会缺水,因此口渴传感器不需要经常工作。

还有女性出汗量普遍比男性少,因此口渴的频率可能会减少。而且,运动越多或身体越热,就越需要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

说话也会使嘴巴变干,因此白天说话多的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口渴。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不到更多的口渴——因为随着身体的老化,大脑对引起口渴的血管紧张素 II 激素的反应不那么快。

还有每个人对口渴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人只是比其他人更不容易感受到口渴信号。

一天当中我们有固定的吃饭时间,但绝大多数人没有固定的喝水时间,很容易把这种口渴的感觉放到一边,不去管它

但是如果反复这样做,它会使口渴机制变得不那么敏感,从而产生不在依靠这个机制的效果。

这样喝水就不是根据身体的实际需求,而是取决于个人习惯,结果是有些人喝水多,而有些人习惯性的喝水少。

对于这两个群体来说,身体内检测是否缺水的机制被习惯取代了。低饮水量的人不会感到口渴。它们也可能会提升另一种称为加压素的激素水平。这种激素帮助身体保持水分。

当然,总是感到口渴也可能是另外的问题——例如糖尿病、肾脏和心脏有问题。

然而,维持好身体内有足够的水。首先是是在感到口渴时一定要喝水;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检测缺水的机制不灵敏了,最好采用定时少量多次喝水习惯。

饮水也会释放大脑中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多巴胺。

在研究中发现,常喝水人一直喜欢水的味道,但也喜欢口渴信号得到满足时的愉悦感。

这就是研究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不渴也要多喝水背后的原因。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68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