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庙对中国研究的启示

幼儿启蒙教育经验交流

幼儿启蒙教育经验交流

小树苗国学启蒙记

作为一对中国儿女,我始终秉持一个理念: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无论我们未来走向何方,我们都要扎根祖国,了解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世界文明接轨,进一步开拓发现、识别、审视“美”的多维视角。我想:教育孩子是个系统工程.在苗苗咿呀学语之初,我有计划、有步骤地用国学诗引导她,从底层开导她塑造国学素养。诚然,小孩子很难或不可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正如东晋陶渊明在《五柳老师传》中所说:“读起来容易,但你不想知道太多。”随着年幼的孩子长大,时间会沉淀下来,他们会“一知道什么就忘了吃饭。”在毫无染色的幼小心灵,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是件极必要且有意义之事。

小树苗国学启蒙记

00年至1010年,国学启蒙(多指古诗词等。)给小树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自己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而初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追根溯源,固强基因。's所谓的“国学”,狭义上指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和学术。它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经过历史的锤炼和打磨,被自然淘汰,最终会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吸引全世界的关注和敬仰。广义而言,“国学”一词可以被世界各民族普遍使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国学”。从这种提升来看,“国学”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民族的特色基因。它是你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签,是外表差异的内在延伸和核心。作为人类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文化中断的中国,这个文明传承了几千年,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有幸在这片深深的沃土上发芽却不了解它的历史、深度和美丽,浪费一个指标,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和悲哀.国学的启示,是在幼儿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可以与古代先贤铸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共识相连接。

虽然(二)通韵儿歌,更具意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黛玉的口说:“有奇句,连真假都不对。”但“怪句”毕竟少,大部分诗歌都符合韵律感的要求。一是突出美感,二是便于记忆,这与儿歌的押韵本质上是一致的。比如“小白兔是白色的,爱吃萝卜青菜。”“我正准备和李白坐船去,突然听到了踩岸的声音。”(《米莱儿歌》里的诗美极了)都押韵。背两首歌,对于一个刚刚认识世界的小孩子来说,难度系数一样,没有本质区别。教孩子唱童谣,消磨时间是首要的。重要的是一方面开导孩子的节奏和记忆力。从人类进化开始到现在,这种启蒙从未停止过.但就意义而言,背《赠汪伦》比背《小白兔》有意义得多.不反对背童谣。在这个基础上添加诗歌对一个强大的孩子的大脑来说简直太容易了!在一个早期教育机构的音乐课上,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唱一首歌。有小朋友唱了《两只老虎》1《小星星》等儿歌后,两岁半的小树苗唱起了《寒雨夜入吴,送别孤山入楚》。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互相打听,玉壶里有一颗冰心。“虽然老师和其他家长可能不太了解,作为父亲,我不需要解释,但我深感欣慰.

(三)尽早启迪,以期后效。,在这个国家,各种各样的应试能力对每个不同年龄的人都是必要的。从一个小小的、自私的角度来看,在启蒙小树苗中国文化素养的同时,挖掘他们的记忆能力,灌输必要的知识,也是为了未来的需要。但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额外的负担,孩子也从来没有表现出被迫的反抗。相反,他们享受自己,享受自己。因此,作为父亲,

00-1010对于刚刚能够说得比较准确的幼儿,不可能进行所谓的“系统教学”。年幼的孩子活动范围小,接触区域窄,这让她的内心世界很小。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有强烈的探索、学习和模仿新事物的欲望。因为知识少,记忆力会超级强,只要不断重复,记忆就会极其深刻。在树苗的成长中,我主要用三种方式来启迪国学。

中国人对(一)反复诵读,强化记忆。树苗的研究启蒙始于大约12个月大的时候。我会连续六次用普通话缓慢而有节奏地背诵一首诗。六次之后,我会直接测试它:

每句诗到最后拉长音,提示她念出最后一个字。如“白日依山~~”,她会跟着念出“近”。实践表明,即便她玩耍也丝毫不耽误她对诗的记忆。测试完成后,家人鼓掌、夸赞,她会很有成就感。随着学习深入,再增加难度,让她念出后两字、后三字……,慢慢即可记诵全文。每天2~3首,每隔2~3天重复,1个月大概能记住60首诗。

(二)营造氛围,寓教于乐。在小树苗玩耍、洗澡或睡前,我会反复播放诗词儿歌,让她在不知不觉中记忆。现在诗词软件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可选孩子喜欢听或喜欢看的。2020年去三亚过年之前,我特意购置一本《小学生必备古诗词70+80首》,不足1个月,全部学完。除书中先前已学的,大概又掌握近50首。避疫宅家时,我每日用手机反复循环播放诗词唱诵,对大人,放松了心情、舒缓了情绪;对幼童,营造了氛围、强化了记忆。16个月大的小树苗,语句表达还不流畅,但记过的诗词只需提示开头几个字或首句,都能稚声慢诵。如提示“岱宗~”,她会诵出“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提示“日照香炉~~”,她会诵出“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若中间偶有停顿,再提示一两个字即可。小树苗在18个月大时,可在提示下背诵很多古诗全文和大段《三字经》。

(三)情景引导,切身领悟。就诗词而言,记忆是低层次,理解是高层次,领悟是深层次。现在再读初高中所学经典诗词,理解会完全不一样,若能亲身到诗词描写的场景或心境,领悟会升华至另一个境界。在小树苗诗词启蒙中,我会有意识在相应场景中去引导。如看湖中天鹅,我会提示“看到天鹅,你要不要赋诗一首?”起初,她不解我意,再提示“鹅鹅鹅”,她会立刻明白,并诵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对照湖中景象,我会讲解诗中所描写的内容,让她从文字表述到视觉观察有最直观的感受。夏日院中听到蝉鸣,我会问“你听,这是蝉在鸣叫,哪首诗和蝉有关?”由于所教诗词并非首字首句就有“蝉”,她需要在记忆库中进行搜索,这对于一个2岁不到的幼童来说,难度是很大的。我会提示“牧童…”,她会接着诵出“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我甚至跟她探讨若不考虑押韵,最后两句可以改成“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会更有悬念感,使整诗更加生动,画面感会更强,突出了牧童的动感和调皮。小树苗或多或少会理解些。

小树苗国学启蒙记

三、幼童启蒙教育的几点体会

教育孩子是个系统工程。从小树苗几个月大,能简单理解、吱呀表达,到现在3岁1个月,能准确领会、清晰交流,她掌握了些许各种知识。作为她启蒙教育参与者之一,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不设目标,全员参与。我认为启蒙教育本质上是亲子互动,不该设置严格目标,互动和交流才是内核。强设目标会变启蒙为任务,不达预期,父母会焦虑丛生,这毫无必要。况且不同孩子的发育节奏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当然可以制订自己把握的模糊目标。全员参与,就是在不同阶段,所有家庭成员都应不同程度的介入。以小树苗为例,可以说由姥姥一手带大,姥姥上过大学,当过领导,知识面较广。小树苗最初的启蒙认知都来自姥姥。9个月大的小树苗可一次准确辨识家中近20个物件,如问“电视在哪?”她会看向电视,“钢琴在哪?”她会看向钢琴……单位石碑上文字,姥姥会挑简单字教她,小树苗虽还不太会发声,但问她“哪个是年字?”,她能准确指出,如此积累下来,她识字不少。到现在她都有识字的求知欲,她经常会指着广告牌问“那个念什么?”有次开车路过一座大楼,小树苗自言自语“中国船天卡工”,大人都愣了半天,抬头一看“中国航天科工”……再稍大点后,就由妈妈教英语,我教诗词,姥姥会在和她玩耍时复习英语、诗词和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二)不重原理,侧重逻辑。不重原理,是指有些知识有固有的原则原理,对幼童而言,没有必要去细致讲解;侧重逻辑,就是给她一个自悟和感知的过程,去自建逻辑。如小树苗妈妈教她很多英语单词,如大小、颜色、车辆等等,我会有意去引导“小树苗你知道小红车用英语怎么说?”最初,她不能理解,再引导“little red~”,她会恍然大悟,脱口而出“little red car”;再问“那大绿西瓜怎么说?”她就会边思考边组合说出“big green watermelon”。不断去引导,她通过尝试,以及获得的肯定,自然会自建逻辑。此时,无需纠正什么单复数、冠词、人称,日后系统学习,自会纠正。其他知识教学也如法炮制。

小树苗国学启蒙记

(三)不定场景,随机测试。是指启蒙教育在任何场景,随时都可进行。看到路边花,问“漂亮的花用英语怎么说?”她会答“beautiful flower”,“漂亮的黄色的花呢?”她会答“beautiful yellow flower”;清明节游玩,问“清明节有什么诗?”她会答“清明时节雨纷纷……”;晚上看月牙,问“月亮怎么说?”她会答“moon”,“那月亮像什么?”她会答“香蕉”,再问,她会给出很多答案“眉毛”、“桔子(指一瓣)、“纸船”等等;在院子里散步,问“之前告诉你院子里主要的五个树种是什么的?”她会答“香樟、雪松、法桐、水杉、玉兰”;看电视我会问“你看汪汪队里不同狗狗的胸牌上是什么标识?”……总之,我对小树苗的教学和测试,几乎无时不刻、无处不在、无所不含,她总能给我惊喜。

小树苗国学启蒙记

(四)不分时间,权威解答。孩子总是很多疑问,看电视、做游戏、逛商场、旅游中等等,这本质上正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根源。我的原则是:只要孩子有疑问,必须在第一时间给她权威解答。如她吃草莓问“爸爸,草莓怎么说?”我会立刻百度查阅“strawberry”,并认真地标准地连读数遍,再反问她,让她记住,一两天后再问她。绝不因忙于手头事务而胡乱回答,糊弄她,绝不……有次看《咪好一家》,我问她里面有个配角小猫的名字(我确实不知),她说叫“茄丝”。为了进行权威验证,我先百度查询,查不到;我又翻看近30集《咪好一家》,才发现配角小猫名字:茄丝。

(五)不虚时光,真心参与。对于成年人而言,工作之余,一部手机就是天下、就是世界。这本质上无可厚非,忙一天,用手机休闲和娱乐,与以前没有手机而用看电视或聊家常来休闲和娱乐是一致的。但有时,忙于手机而忽视了幼童的陪伴,几乎是所有父母,无一能幸免。但只有参与且全程参与幼童的世界,你才能真的听懂和明白她的“行话”。在小树苗未去幼儿园之前,早上起得晚,晚上睡得也晚,一般要到11点半才能睡着。很多夜晚,由于哄不睡,她就要求就关了灯,用投影仪看动画片,大人躺在床上捣手机,她一个人猫在小沙发上看动画片……某天晚上,正在捣手机的我一翻身,看到猫在小沙发一角看动画片娇小身躯的她,我的内心突被猛烈地撞击,霎时意识到:我现在不陪伴她看她喜欢的动画片,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机会了……因为等她大一些,自我意识较强,她可能不允许或不喜欢你和她一起看。我赶紧放下手机,也猫进小沙发,抱着她一起看动画片……多少个夜晚,闭了灯,我们一起看了《汪汪队》《小猪佩奇》《宝宝巴士》……且不止三遍五遍,还一起探讨剧中细节……正是有了这样的真心全程参与,才能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听懂她说“我的尾巴好冷啊(《汪汪队》救火犬毛毛从雪里爬出来的台词)”,她拿起一片树叶闻一闻“阿秋,我闻到羽毛味了(《汪汪队》警犬阿奇的经典台词)”,“猫最爱吃鲈鱼(范仲淹《江上鱼者》“但爱鲈鱼美”,动画形象都是猫)”,“李白想妈妈,伤心了(李白《静夜思》中动画形象想着妈妈缝衣服的场景,拭泪)”……从而才能与之对话。如果之前没有参与,现在想当然认为她在“胡说”,不能与之对话,那么就关闭了她一扇记忆—联想—思考—表达的窗……数月后,小树苗去了幼儿园,作息规律了,每天晚上9点半前就入睡了……我想,或许,以后,再也不会有与她一起在黑夜里、猫沙发上边看动画边探讨的场景了……这终将会成为永久的美好的不可复现的记忆……

小树苗国学启蒙记

(六)不慕虚荣,尊重个体。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在外人面前展现才艺,若孩子不行动,还会数落、解释几句,找找面子。这本质上是大人为满足自身虚荣,而强加给孩子的负担,若虚荣需求无法从孩子身上得到满足,还会迁怒于孩子,这万不可取。我的原则是:在道德和法治约束内,绝不强迫小树苗做任何她不想做的事。我从来都是征求意见式询问“你要不要表演个节目?”如果她不愿意,我会说“那好的”。此外,多数家长带孩子碰见同事或邻居,会说“叫叔叔”,孩子会机械重复。这种场景,我也是征求意见式询问“小树苗你怎么说?”她会边思考边组织语言说“叔叔,你好。”这蕴涵着两次思维,一是辨识(什么人?),二是问候(你好),这显然要比单纯机械重复要好。午休后,去上班,我问她“爸爸去上班,你怎么说?”“爸爸再见”“还有呢?”小树苗想了想说“路上有车,你小心点,别摔了……”有次等绿灯,小树苗看到路边篮球场有人打球,2岁不到的她甚至自言自语“哥哥是男孩,叔叔是男人。”视她为受尊重的独立个体,给她空间和时间,让她自己去思考、去决策,不机械灌输,不强行迫使。

小树苗国学启蒙记

通过启蒙教育,使幼童记多少诗歌、认多少汉字、会多少单词,并不是主要目的,主旨在于给幼童尽早开启一扇窗、播下一粒种,启发她的感觉、培塑她的思维,这才是关键。通过不断的启蒙教育,小树苗明显具备了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联想力、逻辑力、创造力、表达力等。她平时说的最多就是“还记得……不?”“你看这个像……不?”如拿着一片法桐落叶问“你看这片树叶像杨桃不?”我看了半天才恍然大悟:杨桃切面(五角形)……

小树苗1岁生日抓周时,我曾赋词一首,寄托了对她今后的期望。

青玉案·稚子抓周小记

玉轮银汉布吉兆,还不忘,戏水闹。

悠虫酣蛙浅鸣跳,秋风轻拂,倩枝呢吟,天杪下祷告。

颖悟慧觉小树苗,知足印章元宝掏。

待到他年入世潮,爹娘只愿,守心立道,走千秋不老。

(小托班:小树苗爸爸)

小树苗国学启蒙记

(注:文中部分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7131.html

(1)

相关推荐

  • 小鹿姐姐看绘本第四集:《各行其道才安全》

    读绘本,学习交通知识;听故事,安全牢记心中——小鹿姐姐读绘本第四集来了:《各行其道才安全》。专门面向小朋友,小鹿姐姐读绘本 | 守法知礼平安行

    生活 2021年12月1日
  • 5g基站普及,5g信号基站覆盖范围

    视频加载中...

    科技 2021年12月9日
  •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养生谚语,对身体真的有好处么?一文讲清楚

    导语:在我们平日的生活里面,大家肯定多多少少的都听说过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的“名言警句”,比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些话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以说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这些我们平时听到的这些“格言”吧!

    生活 2021年9月8日
  • 作为一个特殊孩子的母亲,你需要多大的努力和压力?

    终其一生,可能越想要的,真的就越得不到。在我怀我女儿的前几个月开始,老公从来不在我面前抽烟,我俩从来没在外面吃过一顿饭,更别提垃圾食品。我比较想要一个儿子,老公更想要一个女儿,但是不管儿子女儿都是我们的心肝宝贝。小侄女淘气,不爱做作业,行为习惯不好,没少挨我姐的揍,所以一直以来,我和我老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优秀不优秀不重要,只要身体健康,平安快乐长大就好了。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怀我女儿期间,我很忌嘴,别人都是胡吃海喝,我却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因为自己一时痛快,给女儿带来伤害,甚至整个孕期没有和老公同过一次房。可是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孕前三个月总是不明原因见红,医院跑了好多次,检查孩子一切正常,不得已医生只让住院保胎,前三个月一直吃着保胎药,孕期反应严重,加上一天三顿吃着难以下咽的药,还是莫名其妙见红,我和婆婆都商量,也许这孩子是和我们没缘分,也不强求了,不上医院了,如果真的留不住就算了吧 。可是后面的日子,一直到出生都一切顺利,是个女儿我婆婆和我老公都笑得合不拢嘴,看着自己十月怀胎的小宝贝,一切都值得了。宝宝一天天长大,我总感觉比同龄孩子发育要落后一些,比如别人的孩子三个月能翻身,她却六个半月才能艰难翻身,我一直以为是她比较瘦小的原因,去儿保医生也是这样说,让加强营养后期会赶上去的。可是一直到七个多月的时候,有点小感冒,当时体温37.8度,孩子突发惊厥,尖叫,口唇青紫,脸色变乌,不省人事,我带娃一直很谨慎,闲来无事经常翻阅关于带孩子的一些资料,慌乱之中赶紧送到当地医院,当天下午一直以每间隔两三个小时大发作一次,医生怀疑是脑炎要求转到上级医院,后面送往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抢救,腰穿,核磁共振,脑电图,所有所有的检查全部做完,一直查不到病因,甚至很多检查都反复做了几次。女儿抽搐越来越频繁,从每三小时一次的发作,改为每一小时,甚至半小时一次,一天24小时镇静药物汞入,可是仍然一天抽搐几十余次,我和孩子爸爸陪同一起做了基因和代谢检查,报告要一个月才能拿到,孩子精神状态差到极致,病危通知书接连下了几次,第一次为人父母,是什么样的心情不必多说。医生加了口服药物,临床诊断癫痫,但是癫痫只是一个发病症状,孩子很有可能还有其他脑病。这一切都要等待代谢和基因报告出来。就这样在医院呆了半个月,这半个月我瘦了整整12斤,几天几夜不怎么合眼,只因病床上我可怜的女儿还在饱受折磨……后面孩子基本稳定住了出院了,半个月后等到了结果,是一种罕见的新生变异,我和孩子爸爸一切正常,是孩子突发的变异,发病人群更是几十万分之一。所以,有些事情真的就是运气。出院以后一直谨遵医嘱,每天按时服药,不敢忘记,孩子稳定了半年,我内心逐渐释怀,就算终身服药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女儿不再发病,不再受那种折磨,那我就心满意足了,不奢求别的。可是总是事与愿违,控制半年之后,病情接连反复,接连爆发,从最开始的发烧诱发到后面的无热感冒诱发,一直到后面无缘无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孩子都可能会突然发病,并且一旦发病,便每天二十多次的抽搐……无论我怎么小心翼翼,可是终究躲不过突如其来的病魔……接下来的日子,我数不清跑了多少趟成都华西医院急诊抢救处,就连急诊抢救的医生护士没有一个不认识我们……我的女儿还这么小,我不甘心啊,有什么冲我来好了,为什么要让她遭这些罪啊,在2020年五月,尽管疫情严重,我们没有办法,一家人商量过后,拿着家里所有的那点存款,当天从急诊抢救抱着孩子,坐上飞机,上了北京的求医之路,一路坎坷,看了北京儿童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教授,本想着如果可以做手术或者什么治疗手段,可以让我女儿摆脱病魔,为人父母就算豁出这条命也要给她治。可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这个基因目前还没有研发特效药,也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试药,换药,看哪一种对孩子有效。从北京回来以后,找了很多代购的联系方式,有的药国产没有,只能买进口的,不停试药换药,病情也不停反复,那两年,如果不是孩子需要我,我可能真的觉得没有了活下去的意义……因为女儿这个基因突变,不仅会引发抽搐,还会语言运动智力低下,甚至大部分患者还会有孤独症的表现……每次面对来自陌生人的“关心”,我都只能选择下意识的躲避,无法言说,也不必多说……“怎么都三岁了语言还这么少啊”“你们家孩子三岁了走路怎么还跌跌撞撞的”“三岁了都还穿着尿不湿,你是不是没有教她啊,这样不行的,这么大还穿尿不湿”“我们家孙女儿两岁了跑的像兔子一样快,调皮得很,你这个三岁了还很乖啊,运动量好小”我听了不知道来自多少陌生人或者是邻居亲戚的各种“关心“……我却总是语塞心中满是辛酸。我164的身高,瘦到现在的八十多斤……写到这里有点语无伦次了,好了,刚才调整了一下状态。回归正题,从北京回来以后一边吃药治疗,一边在孩子病情稳定的时候就在我们当地做康复治疗,因为条件有限,经济能力有限,精力有限,所以只能在我们县上做康复。我觉得我们都已经在尽最大努力给她最好。几个月前加了一种新药,最近控制得很好,康复也坚持在做,我也有很努力很认真在照顾她,最近长高了长重了,也比以前爱笑了,能说简单的句子了,一切都在慢慢变好了。有人问我,如果早知道她是一名特殊宝宝,我还会不会生下她,答案是肯定不会的,不是我怕辛苦怕累,是我不愿意见她饱受折磨。但是她既然来到了我的身边,那我就有责任有义务把她带好。并且永远不会放弃她。也有人问 难道我没有做孕检吗?孕检全部做了的,一切正常,然后做的那个唐筛,过关了所以没有要求做羊穿,并且这个病就算当时做了羊穿也查不出来。还有人问我考虑生二胎吗?答案是现在是坚决不会,因为女儿这个状态没有完全稳定,还有就是经济能力确实有限,精力也有限,如果往后走,女儿越来越好了,我们把账还清了,有经济条件了,我想我可能会生一个,不为别的,只是希望我女儿以后不会那么孤单,还有就是我们老了,能有个兄弟姐妹陪着她。还有就是,我女儿特别喜爱小弟弟小妹妹。困苦的日子终将会过去,只当都是一场噩梦,我相信人会苦一阵子,但是不会苦一辈子!我也相信我不会一直这么倒霉 上帝为我女儿关闭了一道门,一定会为我女儿开启一扇窗……还有,我们全家人都非常非常爱她!

    生活 2021年11月3日
  • 北交所开市,59家上涨15家下跌,10只新股大幅高开,同心传动涨279.75%,连续若干个涨停板,伴随着成交量大幅萎缩,预示着

    金融界网11月15日消息 今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上市公司同步亮相,其中,包含10只新股以及71只精选层平移而来的股票。首批亮相的81家公司中,59家上涨,15家下跌。开盘集合竞价阶段,10只新股集体高开,其中同心传动涨282.3%,志晟信息涨194.3%,大地电气涨188%。

    生活 202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