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问世

数十亿年来,生物体为了延续生命,已经进化出多种繁衍方式。近日,美国佛蒙特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繁殖方式,并利用这一发现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Xenobots 3.0,未来或可为外伤、先天缺陷、癌症、衰老等提供更直接、更个性化的药物治疗。研究结果发表在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数十亿年来,生物体为了延续生命,已经进化出多种繁衍方式。近日,美国佛蒙特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繁殖方式,并利用这一发现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Xenobots 3.0,未来或可为外伤、先天缺陷、癌症、衰老等提供更直接、更个性化的药物治疗。研究结果发表在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去年,该研究团队用非洲爪蟾早期胚胎中的皮肤和心脏细胞组装成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创造出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Xenobots(异种机器人)”。它们可在耗尽能量之前独立移动约一周,同时可自我修复并自然分解。今年3月,Xenobots 2.0活体机器人问世,其能够使用像头发一样的纤毛“腿”自行推进,在一个表面上快速移动。此外,它还有记录信息的能力。

此次全新升级的Xenobots 3.0仅有毫米宽度,既不是传统的机器人,也不是一种动物,而是活的、可编程的有机体。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将足够多的异种机器人放置在培养皿中彼此靠近,它们会聚集并开始将其他漂浮在溶液中的单个干细胞堆叠起来。于是,多达数百个干细胞在它们如同吃豆人形状的“嘴”中组装了“婴儿”异种机器人。几天后,这些“婴儿”就会变成外观和动作都跟母体一样的新异种机器人。然后这些新的Xenobots可再次出去寻找细胞,并建立自己的“副本”,就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复制。

全球首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问世

AI设计的吃豆人形状的“母体”生物(红色),旁边是被压缩成球状的干细胞——“后代”(绿色)。图片来源:道格拉斯?布莱克斯顿和山姆·克雷格曼

该研究主要作者、美国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学教授乔什·邦加德说,异种机器人最初是球形的,由大约3000个细胞组成。分子水平上的动力学复制是众所周知的,但以前从未在整个细胞或生物体的水平上观察到过,而此次Xenobots 3.0的复制正是运用了这一机制。

全球首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问世

Xenobots 3.0的设计团队(左起):乔西·邦加德,佛蒙特大学;迈克尔·莱辛,塔夫茨大学和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道格拉斯?布莱克斯顿,塔夫茨大学;山姆·克雷格曼,塔夫茨大学和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图片来源:塔夫茨大学

邦加德介绍说,为了让异种机器人在此类复制中更有效,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测试了数十亿种体型,最终塑造出类似吃豆人一样的C形状,这种形状能够在培养皿中找到微小的干细胞,聚集并完成复制。

虽然自我繁殖的生物技术用途令人担忧,但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机器人完全被封装在实验室中,是可生物降解的,很容易被消灭,并经过了美国联邦、州和机构各级伦理专家的审查。

邦加德表示,这种分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成果或可用于人体和环境中的许多任务,例如收集海洋中的微塑料、检查根系和再生医学等。

来源:科技日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7433.html

(0)

相关推荐

  • 2000公里智能纯电汽车远征之后,我得到了下面的结论

    最近我们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智能驾驶大横评”,7辆车中其中有5辆是纯电动车,1辆是增程式电动车。

    科技 2021年11月11日
  • 适合秋天吃的水果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为生,四季之法而成”。

    生活 2021年9月14日
  • 外放音质最好的手机:除了华为Mate40 Pro,还有哪些机型?

    现如今智能手机的硬件性能普遍过剩,因此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在购机时会将音质体验放在更高的优先级。的确,现在立体声双扬声器、HiFi音质等特性可以说是很多旗舰手机的标配。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推荐几款音质出色,丝毫不逊于专业音频播放设备的手机,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科技 2021年11月27日
  • 对许多地方增加育儿假的看法

    钱由谁出呢?谁愿意出呢?花哪些人身上才最靠谱呢?“买”生育率提高“可行”吗?还是要先把摆在整个社会面前最“现实”的问题解决好?别说很难,即便未来的未来,年轻人肯多生一些了,又能解决哪些问题呢?人有成长周期,以前十五六岁就有下地干活的,现在据说有不少20多岁了还在啃老的。更有不少人,一心扑在了工作上,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到孩子,家庭教育孩子的。—— 中国式现代化真有必要这样吗?那么如此,未来20年内陆陆续续可以参加劳动的人口已经摆在那里了,就这么多。未来20年内步入65岁、7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也摆在那里了,通过现有技术手段基本上已可以判断出每年将增加多少。目前城乡高龄人口的“退休”待遇尽管在调整中,相差仍太大。乡村公共养老、助老设施相比城市一样差不少。老市民讲“居家养老”可能还比较可行。对老农民讲“居家养老”,孩子家庭大多数在外,各自距家千百里。传统社会讲“养儿防老”,说实话时至今日我还没见到养儿真能防老的,无论城里还是乡下。更不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了,没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往往很容易站在道德高地上信口雌黄。不少情况下,年轻人即便有心,他却很无力,有些老年病症,医生都解决不了;老人-孩子各自纠结。除教育好未成年子女外,成年人恐怕还是自己争取努力把自己养活好最实在。青年时努力工作,中壮年以后积极调整心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争取别落下高龄大毛病。然后,国家统筹设法为其中的一小部分高龄会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或许比较可行。

    生活 2021年11月30日
  • 房地产之后,如何把握下一个财富机会?(收藏!)

    一、房产20年创富时代 如果你问,过去20年中国最好的投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能想到的答案是:房地产。 1998年,中国实施了商品房改革,取代了以前的住房分配制度,因此中国的房地产...

    生活 2021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