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俞老自己的切脉针法中,除了“切脉导针”和“补金泻银”的特点外,还有很多特殊之处。腹部是腹部的穴位。以下文章讨论腹部的定位、意义和作用。
说到腹部人,就不得不提全息医学了。全息理论是用来解释“事物的部分可以反映整体”的理论。近年来,它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医学在内的各个科学领域。全息医学是“人体一小部分可以反映整体”的医学理论。全息医学虽然历史不长,但历史悠久。比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的每一个细胞(包括其他生物)都携带着人体的一整套遗传信息;古代中医虽然对细胞、基因等一无所知,但也用了这个理论:望、闻、问、切,就是通过局部的表达来衡量整体的阴阳平衡。针灸是通过刺激局部穴位来调整脏腑、经络的气血,进而影响全身的一种疗法。可以说,现代理论中的“全息术”实际上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科学家开始更加重视全息治疗。腹部人也是全息治疗的一种表现。代表腹部反映了整个人体,腹部人的取穴与腹针理论相似,但不能等同。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腹部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00-1010腹部人的中点位于中腹部的上三分之一。
腹针理论中,中杯相当于人头部的位置,所以中杯浅刺可以治疗头面部和五官的疾病。腹部上三分之一属于头面部的位置,针刺腹部也有治疗头面部疾病的作用。
2
00-1010腹部人属任脉上的经络-外奇穴,可调理阴经气血,治疗腹部疾病。人在腹对应人在腹,可以调理督脉气血,益气养阳,治疗疲劳。临床上,腹部可以调节阴阳和气血的平衡,这是切脉针灸的一个重要穴位。于老言,腹者代表人体的神经系统,可以治疗与大脑相关的疾病,而大脑又与全身相关,所以可以治疗全身的疾病。
常用00-1010金针,补中用“补中银下”,针斜向上扎,针透0.3寸。
00-1010腹者属头面部,其位置对应于俗称的“任重穴”(即“水沟穴”)。人属于手、足的督脉与阳明经的交汇点,腹部的人也有同样的功能,但两者的区别在于“任重穴”常用于治疗中暑、昏迷等危重疾病。此外,针刺人的心脏穴位是痛苦的,不允许艾灸,但针刺腹部微痛或无痛,艾灸也是可行的,扩大了穴位的作用范围。
腹部是切脉针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穴位。它的定位并不难,主要与神经系统有关,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方便。用活腹的人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