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六经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少阳病本身不是很重要,但由于少阳病比较常见,且少阳病涉及六经辨证及中医学的重要理论问题,故少阳病也变得重要起来。
204·少阳是阴阳学说中的一个概念,又叫小阳,在阴阳一分为二时就有,表示阳的量少。在阴阳一分为三的时候,仍然存在,表示阳气的量最少。少阳永远是老三,不可能排在阳明的前面。
205·少阳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调节气的运行,或者说是保持气机的通畅。三焦是元气的别使,即人体气运行最主要的通路;津伴气行,所以三焦也是津液运行的通路。胆协助肝主疏泄,保障气、津的运行正常。合起来就是能调畅气机,保障气、津的运行正常。
206·胆和三焦虽为六腑,但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胆为六腑,同时又是奇恒之腑,具有一定脏的属性。其中藏胆汁,是为中清之汁。三焦是个大的空腔,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胃上口为上焦,胃中为中焦,胃下口为下焦。二是胸中为上焦,中含心肺;脾胃肝胆为中焦,余下的肾与膀胱为下焦。这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看法。三是胸中包括头面上肢为上焦;中焦同二不变;下焦扩大到包括下肢。张仲景在《金匱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2条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实际上是倾向于第三种说法。
207·少阳病的病因,与太阳、阳明一样,分为内因外因。内因。正气损伤的程度在三阳中最重,但与三阴病比还是较好。少阳病患者的正气评分可给6分。外因。六淫病邪都可以引起少阳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从同气相求的角度来说,热性病邪更容易直接侵犯少阳,当然寒性病邪也可侵犯少阳。
208·理论上,其他五经都可以传入少阳,实际临床看,主要由太阳、阳明、太阴传变而来。太阳、阳明传少阳属于由表传里、由实转虚、由阳转阴,一般说来为疾病的加重。太阳可以直接传入少阳,张仲景在《伤寒论》第5条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可见张仲景认为太阳病是可以直接传入少阳的,少阳是排在阳明之后的。关于阳明传少阳的问题,等会儿要专门讨论。太阴传少阳,属于由里传表、由虚转实、由阴转阳,一般来说是疾病好转。
209·口苦、咽干、目眩、耳聋。本组表现是胆火内炽,导致胆火上炎而出现的现象。胆火内炽不仅可以上炎,还可以内扰,还可以下逼。但火性上炎,是其代表性属性,所以以其为代表。本组就是胆火上扰、清窍失利的临床表现。举例是口苦,咽干,目眩,耳聋,但不一定是只有这几个症状,但是这几个症状恰好反映了少阳生理。三焦就是空腔、孔窍。《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少阳之上,相火主之”。相火其性上炎,故每每干扰于上出现胆火上炎的孔窍不利。
210·口苦一症在《黄帝内经》中非常强调与胆的关系。《素问·奇病论》说:“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后世有所变化,今天中医诊断学讲口苦是有热,而究竟是什么地方的热要具体分析。中医诊断学这个讲法没有错。当然,从外感疾病来讲不妨多考虑一下胆火内炽的问题是可以的,但不要认为是绝对的。比如《伤寒论》第264条就提到“目赤”,也就是说,胆火上炎既可以出现目眩,也可以出现目赤;耳聋则可对应耳痒、耳痛;咽干则可对应咽喉痛。
211·我曾在一个博士班上伤寒课时问,甲流的一个常见临床表现是咽喉痛,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答的是少阳病。基本思路来讲这样不算太错,但有一定问题。张仲景把咽喉痛放在少阴病也有问题。实际上它是太阳病的内在表现。太阳病既然有鼻塞、胸满,那么,鼻、胸中间就是咽喉。所以我们不能死记条文,要用中医的生理病理观念来看待疾病和疾病的许多临床表现。
212·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句话有人说是四个症状,有人说是六个症状。我们不要去争论,如果说到少阳枢机不利的症状,不管说四个还是六个,就是这四句话。我是主张六个症状,因为默默是一个症状,不欲饮食是一个症状,心烦是一个症状,喜呕是一个症状。当然,要把四句话说成是四个症状,我们也认同,反正说的就是这么回事。这四句话是从《伤寒论》第96条提取出来的。第96条是讨论少阳枢机不利证最主要的一个条文,是大家公认讨论少阳枢机不利证的代表性条文。这一组临床表现就是枢机不利的临床表现。
(节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傅元谋著《听名师讲伤寒论》;各大图书平台有售。2021年川派伤寒读书会·曾俊辉 整理、曾俊辉 编校)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