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搭讪女孩子,搭讪有用吗

警惕和孩子搭讪的“网友”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警惕和孩子搭讪的“网友”免费送游戏道具、帮助解锁“防沉迷限制”、打造人气“网红”……如今,一些网络骗子开始将违法犯罪的触角伸向未成年人。涉世未深的孩子被骗被坑的案例,有增长

来源:北京晚报原标题:警惕“网友”搭讪孩子,赠送免费游戏道具,帮助解锁“防沉迷限制”,打造人气“网红”.现在,一些网络骗子开始将违法犯罪的触角伸向未成年人。没有深入参与这个世界的孩子被骗被骗的案例呈上升趋势。记者发现,别有用心的人经常收集甚至买卖有关未成年人的信息。专家提醒,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获取有害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网上电信诈骗找孩子。谨防获得免费道具,被坑内共享屏幕骗。小学生罗晓有一台平板电脑,是他妈妈为他的网络课买的。然而,有一天,上完网课的罗晓正在玩平板电脑,他下载了一个游戏并登录玩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人以朋友的身份搭讪罗晓,并表示他可以“免费帮忙获得游戏中的稀有道具”。当罗晓得到“免费稀有道具”时,他非常高兴。然后,对方要求罗晓发一个手机号码帮他注册。“你得把收到的验证码给我”。做的不多的罗晓渴望得到道具。他想都没想就拿了妈妈的手机,把验证码给了对方。过了一会儿,罗晓的母亲发现她的手机账单被拿走了近400元。在屏幕的另一边,对方还在问罗晓,“如果你收到了道具,可以再发验证码……”“这个游戏不需要身份证验证和人脸识别,下载后可以直接玩,我很生气。”罗晓的母亲说,她希望玩家归还被骗子拿走的钱,并希望移除游戏产品。然而,通过拨打客服电话等了很久,她等待的却是游戏客服发来的“遇到诈骗请报警”这句话。9岁的女孩贾加贾成为“共享屏幕诈骗”的受害者,因为她相信别人可以帮助她“致富”。上个月,佳佳在QQ上加入了一个所谓的“涨粉群”。群主说可以帮她在小红书上获得1000粉丝。听到店主的承诺后,贾加很感动。然后,店主开始引导佳佳下载一个会议软件,诱导他打开屏幕共享功能,扫描一个二维码.“一下子被骗走了1900元,骗子太可恶了!”佳佳的母亲说,孩子被骗当天,她就报警了。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另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正在下降,10岁以下人群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比例达到78%,首次接触互联网的主要年龄组为6至10岁。未成年人早早“触网”,骗子也将犯罪触角伸向他们。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2021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犯罪4822人。其中,利用电信网络实施诈骗2066人,占42.8%;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犯罪1205人,占25%。游戏短视频背后,隐藏的买卖链条背后,未成年人被骗的网络背后,哪些渠道有被骗的风险,又是谁在打未成年人的主意?记者了解到,网络游戏诈骗是未成年人容易陷入的陷阱之一。像“免费皮肤”、“免费装备”、“一元道具”这样的诱饵并不新鲜。最近,一些不法分子开始以“解除防沉迷限制”、“解除非正常游戏账号”等借口欺骗未成年人。“那天我玩游戏的时候,一个队员问我多大了,在家还是在外面……”8岁的小学生凯凯说,一开始没想那么多,以为只是正常聊天。但后来对方听说自己是小学生,就说可以帮忙“戒防沉迷”,只需要准备一部手机接收发送的号码。还好我问妈妈能不能“戒瘾防”,妈妈及时发现并“收藏”了手机,避免被骗。除了网络游戏诈骗,短视频软战也存在风险

即使在与陌生人聊天交流的过程中,未成年人也很容易被“老生常谈”暴露自己的信息。这种现实无疑给了犯罪分子“定点作弊”的机会。“现在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很多,都是通过软件的私信或聊天功能来实现的。比如在短视频软件、社交软件、游戏软件中聊天,通过聊天骗取未成年人信任,进而导致第三方平台诈骗。”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说。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的各个角落“碰运气”、“定点作弊”,还有人专门收集未成年人的信息并公开出售,从而落网。有报道显示,公安部“净网2021”行动部署后,江苏徐州警方成功捣毁了一条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涉及的公民信息是所有孩子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父母信息、电话号码、城市等。数量达到200多万。为了获取更多的公民信息,犯罪分子不仅通过互联网非法向他人购买儿童信息,还通过交换的方式与一些知名教育机构交换公民个人信息。警告网络诈骗,多建群,拉人分批诈骗。

br />
  记者调查发现,在针对未成年人诈骗的案例中,一些骗子十分善于伪装自己,诈骗时有多种“话术”,甚至会建群“撒网”,批量施骗。
  “你这个手机号码是谁的”“找个安静地方”“你要不要配合”……这几句话,是声称能帮助“涨粉”的网络诈骗者,对9岁女孩佳佳说的。佳佳妈妈表示,在整个施骗过程中,网络骗子可谓“大胆又心细”。既通过不断地询问来了解、掌握孩子当时所处的周边环境,同时也会催促佳佳尽快进入骗局的下一步。
  当佳佳表示“我妈在”的时候,骗子很快回复“她要手机了吗?”“没有。”佳佳话音刚落不一会儿,骗子便不停追问“你还没搞好啊”“你在怕什么”……后来,佳佳妈妈顺藤摸瓜找到该QQ群,才让她大吃一惊——在那个所谓的“涨粉群”里,“竟然还有好多孩子”。佳佳妈妈展示的群截图中,有9人先后加入该群。而她因为与对方交涉,被“踢”出了群。
  类似的骗局并不少见。10岁小学生刘铭鑫在上网玩游戏时,也被所谓“队长”拉入一个可以“免费领皮肤”的群。结果“免费领”是假,充值诈骗才是真。刘铭鑫的家长偶然听见孩子与他人聊天回答“充了”,于是很快删除好友,无奈为时已晚,最终被划走了1990元。“作为家长我们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但也希望平台能帮忙挽回损失。”
  被诈骗钱财之外,也有不少未成年人不了解网络世界的复杂,而被骗购买虚假课程。“孩子经常用手机买学习用品,知道支付密码。结果有一天他拿手机刷直播视频时,就被主播怂恿购买了一个在家创业的致富课。”张先生说,当发现自己在一个400人的聊天群里时,他才询问孩子,得知了事情原委。“后来我向平台反馈,孩子是未成年人,结果平台不予受理。”张先生感叹自己很无奈,“只好被割韭菜。”
  建议
  落实消费限额 避免绑定主卡
  “对于未成年人,我们通常强调要防止沉迷游戏、防有害信息,但网络电信诈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孩子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未成年人容易在网络上被骗,既有未成年人普遍熟悉网络功能操作,但社会经验不足、网络安全素养低的因素,也有相关法律法规在网络平台落实不够、家长教育欠缺等因素。

  朱巍认为,很多未成年人在网络被骗,与使用的手机绑定了银行账号有很大关系。“国家相关部门和法律,有对未成年人在游戏、电商等平台当日消费限额管理的规定,但现在看落实得不是很好。”他说,一些网络平台以及家长的监护系统没有有效跟进。

  另外,虽然有的孩子懂得一些基本的防骗常识,但网络上也有很多克隆链接、平台和软件,“工信部门应该管管,要打击非法网站和软件,不能没有备案就建了。”而对于社交、游戏软件中的私信功能,监护人也要多留意。朱巍建议家长,可以在手机中保留一定的零钱,但要留意手机的设置。给孩子的手机,要注意避免绑定银行卡主卡、设置免密支付等功能。本报记者 李松林 制图 宋溪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8516.html

(0)

相关推荐

  • 张飞穿针的歇后语是什么,大眼瞪小眼”比喻什么意思

    技术张飞穿针的歇后语是什么,大眼瞪小眼”比喻什么意思有一次,张飞正要率军出发,却被 夫人叫住,拿出一根绣花针,一根红纱 线,非要张飞帮她把线穿上才能走。张飞听了哈哈大笑:“穿针引线,虽是 女人干的活,但也难不住我张飞穿针

    生活 2021年10月27日
  • 校园外卖平台怎么建立、学校订餐系统的方案怎么写

    校园外卖平台怎么建立校园外卖平台怎么建立、学校订餐系统的方案怎么写一、校园外卖订单管理系统怎么做?对校园外卖系统有哪些建议?
    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成立跑腿团队,除了主营O2O外卖配送业务,还可代缴费、代取快递、代打水等校园

    生活 2021年11月18日
  • 国产战棋类单机游戏,国产武侠战棋游戏

    国产战棋游戏起步比较晚,主要师从日式战棋游戏,虽然总体数量并不多,但还是涌现出了不少的佳作。这些作品的质量即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不错的,其中一部分甚至可以和日式战棋游戏相抗衡。 ...

    攻略 2022年9月7日
  • 采沐的意思,采沐是什么意思-组词(字义,诗词)

    词组采沐的意思,采沐是什么意思-组词(字义,诗词)基本解释详细字义 采沐拼音:cǎi mù注音:ㄘㄞˇㄘㄞˋ ㄇㄨˋ解释:摘叶剪枝,整枝。基本字义
    采(採)cǎi(ㄘㄞˇ)
    1、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2

    阅读 2021年11月4日
  • 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发布的?具体内容指的是什么?

    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发布的?具体内容指的是什么?从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开始实施了双减政策,像小编的外甥女每天放学后,老师会统一安排补习,到下午六点才放学。那么,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发布的?具体内容指的是什么?一、

    电商 2021年12月3日
  • 手机版的躲猫猫游戏有哪几款,最好玩的捉迷藏游戏

    捉迷藏,捉迷藏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做过吧。 那么,这次就让编辑们体验一下什么有趣的捉迷藏游戏2022的分享吧。 如果你长大了,再也没有和你一起玩捉迷藏的伙伴了,没关系。 现在用手玩也...

    阅读 2022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