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智能建造可以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亮点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智库研究员 李媛莉

现阶段,有两个话题广受关注:第一是碳达峰、碳中和,第二是人工智能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参加在成都举行的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作主题报告时,开篇就提到上述两个热点,“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摆在面前,各行业都要考虑怎么实现这个目标。还有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带来了历史机遇,我们要把握。”

怎样把握?丁烈云提供了一条具体路径:正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可以着重试点智能建造,将其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亮点

这样的判断基于智能建造的方式与目的: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建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形成一种工程建造创新模式,可以作为新时代城市建设以及运维的重要支撑。

而这与公园城市的建设目的有着相通之处——都旨在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化的绿色可持续产品与服务。

智能建造与公园城市建设殊途同归

“智慧的本质,就是与自然生态、社会文化以及用户需求的体验相适应”

“新形势下,催生城市建设的新方式,就是智能建造。”建造的智能化是丁烈云所言的一条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认为有两大轮子,一是高速的工业化造就了大制造,另一个是高速的城镇化引发了大建造。我们国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建造大国。”

“但我国建造行业目前大多是粗放式的,这带来一系列问题。”丁烈云列举部分数据:“比如建筑产品,不少建筑物寿命仅40年左右;建筑垃圾较多,占到城市垃圾排放的30%到40%;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70%的项目超预算,或超工期;施工安全问题也较突出,还有劳动力短缺、资源浪费等现象。”

当世界进入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丁烈云认为,制造业已为建造业提供了借鉴,“‘中国制造2025’就是将工业化与数字化、智能化进行深度融合。中国建造的转型升级,也应该把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以及工业化的建造方式,跟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未来的建造应该以工业化为产业路径,以数字化为技术支撑,以绿色建造为发展方向和目标。”

他认为,公园城市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智能建造目的殊途同归——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智能建造的目标被丁烈云解读为三个:一是以人为本,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二是提升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实现节能减排、再生循环;三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智慧的本质,是与自然生态、社会文化以及用户需求的体验相适应。”

智能建造改变城市建设模式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智能建造不是一蹴而就,包括丁烈云、黄奇帆等多位学者在内,曾公开表达过相似观点,建造要智能化,先得实现数字化。

“建筑更多的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的背后有没有数理逻辑,或者说有没有数字化的办法,用模型来表达形式逻辑呢?实际是可以的。”丁烈云认为建造的数字化将为城市建设带来一系列变革,推动产品形态数字化、建造方式工业化、业务理念服务化等。

坐落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我国建造的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也是冬奥会中设计难度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极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

这条赛道就是尝试用数字化方式设计建造的。丁烈云说,在修建赛道时,通过BIM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建模,然后在该模型上加载运动方程。运动方程用来模拟运动员滑行的过程,包括初始的速度、重力、摩擦力、风阻力等,这样形成每个运动员理想的最佳线路,运动员实际滑行时,通过赛道上的传感器记录一条实际线路,两条线路对比,可以帮助指导运动员训练。

“我们说的建造数字化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丁烈云强调,数字化赋能建造,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形成实体建筑物的价值增值。“这个数字化资产的价值包括用来训练运动员,以及适用于更多赛道的修建。”

川观智库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智能建造可以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亮点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BIM运用的典型案例(摄影:孙海霆)

根据丁烈云的介绍,数字化赋能建造用于城市建设的非单一建筑同样生动。

诺基亚贝尔实验室,开发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规划方案的生成平台。针对街景设计,平台收集了2万张街景照片,然后人工分类,对街景的好看与否进行主观排序,再由计算机学习影响美观的要素,进一步对要素进行分析。当把一个真实街道景观输入平台后,通过深层次的对抗网络进行深度学习,平台就能提出景观改进方案。“用优化模型对景观要素进行组合,得出的是一个优化方案。这是主观判断之外赋予规划方案的数理逻辑。”

丁烈云认为,数理逻辑用于产品设计,将改变建筑产品的设计方式,即“建筑产品设计是算出来的,而不仅仅是画出来的”。通过数字化设计,在设计阶段就可以把建设阶段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错误的设计找出来,并持续优化。然后在建造过程中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而这样做也达到了低碳节能的目的。“与工业化结合,在工厂里进行建筑部件的生产,通过智能物流运到现场进行装配,可大大减少建筑垃圾。”

川观智库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智能建造可以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亮点

智能建造提升城市运维方式

“建筑和城市应像手机一样成为智能终端”

丁烈云强调,智能建造为的是提高建筑产品的品质以及功能,包括安全、健康、节能、高效等。服务于社会老龄化、数字化、个性化的需求,使建筑形态和人类活动环境的关系真正和谐。

丁烈云强调“服务”二字,“建筑服务于使用者的各种需求,这要求呈现的不仅是一栋建筑,或基础设施,而是智能产品。”他用了形象的描述:“手机现在是智能终端,汽车正在成为智能终端,建筑应该成为下一个智能终端。”

丁烈云用PPT向川观智库展示了两个场景:一是在某个石化工厂,通过BIM模型建立起了虚拟工厂,模型里面的电子人代表真实工人的位置,如何判断工人是否安全作业,模型可以实时监测并分析计算,保障生产安全。另一个场景是通过房屋建筑的传感器,远程实时获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活动状态、健康情况。

川观智库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智能建造可以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亮点

丁烈云说,“我们要研究建筑环境、社区环境对人健康的影响,不是说建筑安装了传感器就满足了服务要求。”以服务老年人为例,他介绍说,建筑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对老年人的心理都有影响,“比如通过研究发现,住宅面积过大老年人得抑郁症的风险更高。另外社区里的设施,如体育锻炼场所,活动场所以及社区的基层组织、养老服务,都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这些研究将指导社区设置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高社区生活的幸福感。”

丁烈云表示,从建筑内部空间到社区,再到更大的城市范围,智能技术赋能的建造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开启城市运维的新模式。以出行为例,香港大学城市实验室利用遥感数据构建城市的3D行人网络,“城市运维过去更多是靠经验运维,我们有了大数据和传感器以后,就可以做到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运维。”换句话说,如果城市的环境形成“智能终端”,就能知道每个道路口有多少车辆正在通过,红绿灯可以实时变化。

城市地下管网维护方面,基于CIM(城市信息模型),机器人能够精准定位并检修地下给排水的泄露、堵塞等。而这一模型的建立,有赖于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再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等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以三维数字空间为基础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多位学界和业界人士在接受川观智库采访时,表达了一个共识,绿色和健康是未来建筑的重要特征。对此丁烈云补充了看法,认为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智能建造,要像手机终端一样满足用户体验的追求。“我们现在谈了很多绿色建筑,但老百姓可能体验不到,切身感受不到,这就不行。”

绿色健康的建筑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被大众感知?丁烈云再次举例——阿姆斯特丹的一栋楼,被认为是智能技术打造的最环保的办公楼。阳面装上太阳能板,产生的电量自给自足,甚至能够输送到城市电力网上供其他用户使用。这栋建筑装了2.8万个传感器,来侦测温度、湿度、灯光,自主调节,用机器人进行巡检,进行精确的清扫,杜绝能源浪费。“装上传感器、智能开关,只能知道用电的基本规律,还要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够真正抓住耗能环节,把能耗降下来。”

丁烈云说,公园城市以人为本,体现人民性,突出生态优先、绿色环保,以及生产、生活和生态高度融合的内生逻辑,这些都能在智能建造瞄准的未来中,找到相应的应用场景。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2954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