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王。
穴位是人体的天然药库。穴位常按摩,不仅可养生保健,还能强身祛病,胜似吃中药,无毒副作用,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本篇,就为大家介绍八种常见身体疾病的治疗穴位,用小穴位来解决大烦恼。
一、照海穴——八脉交会通阴跷,强肾降火去失眠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功能:照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为八脉交会穴,具有养阴、安神、利咽、调经的作用,是治疗肾阴所致诸疾的常用要穴。
中医方法:用大拇指用力按揉照海穴约200次,或按揉3-5分钟,用于治疗失眠、烦躁等。
二、申脉穴——八脉交会通阳跷,疏导水湿补阳气
位置: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 。【主治病症】失眠、头痛、眩晕、腰腿痛、足踝关节痛、下肢痿痹、目赤肿痛等。
中医方法:用艾条温和灸申脉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头痛、眩晕。一般艾炷直接灸3—5壮,艾条温和灸5—10分钟。经常按摩申脉穴还可以治疗祛寒症、增进耐性。
三、内关穴——八脉交会通阴维, 理气止痛心胸痛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宽胸理气、行气止痛、和胃降逆、化浊止呕、醒神开窍1、心胸疾患如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可以按压内关穴达到宽胸理气、行气止痛的作用。2、胃脘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呃逆不止,可以重按内关穴,能和胃降逆、化浊止呕。
按摩手法: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另一只手的穴位上,两手相互交替按摩,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四、外关穴——八脉交会通阳维,联络气血五官痛
位置:位于前臂背侧,在前臂后区,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主治:疏风清热、活血止痛、通经活络。它的作用主要是疏风清热、活血止痛、通经活络。外关穴主要治疗感冒、发热等一些热病,还有头痛、耳鸣、耳聋等这些头面和五官科的病症;还可以用于肋间神经痛和颈肩部的疼痛。
按摩手法:运用按摩外关穴止痛时,可以一边缓缓吐气,用力按压2秒钟,反复5次,再以同次数按压对侧。
五、列缺穴——八脉交会通任脉,宣肺解表治气喘
位置: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具有疏风解表,宣肺理气,止咳平喘之效,是治疗伤风外感病的要穴。
按摩手法:按压右手部“列缺穴”时,使右手放松,一面吐气一面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6秒钟。相反,如果是左手,则使左手放松,用右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按摩时以有酸胀感为好 。
六、后溪穴——八脉交会通督脉,专克落枕腰背痛
位置: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具体在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
主治:强化督脉阳气,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落枕、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后溪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七、公孙穴——八脉交会通冲脉,补脾安神除胃痛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等。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脘胀痛;配丰隆、膻中主治呕吐、眩晕。
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向内按压公孙穴,以有酸胀感为宜,可辅助治疗腹胀、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等症。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孙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腹痛。
八、临泣穴——八脉交会通带脉,胸满气喘头目眩
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一个)
主治:头临泣穴,降浊升清、安神定志、聪耳明目,主治头痛、目眩、流泪、鼻塞、耳聋等头面五官病症;治疗小儿惊痫、癫痫。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揉按穴位,有酸、胀、痛的感觉、重按时鼻腔有酸胀感。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老王,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关注健康养生,不知道需要注意哪些细节,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