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为什么北宋几乎不战而降,而南宋却坚持抵抗崖山?
出色的回答:
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其分解为三个阶段,这样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才能正确认识历史。
1.为什么金短短两年就灭了北宋,造成“靖康之耻”?
第二,为什么金在攻下第二个皇帝后册封傀儡皇帝后又回到北方,给南宋一个喘息和建政的机会?
3.为什么南宋在灭亡前与金、西夏、蒙古一起生存了一百年?
靖康之耻源于北宋朝廷的战略失误和政治腐败。
公元1120年,北宋趁辽国衰落之机,与新兴的晋国结成“海上联盟”,共同灭辽。结果的几十万大军毫无建树,被双方夹击的辽打败。然而,金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辽国的首都,从而发现了北宋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宋朝的入侵。
从公元1125年到公元1127年,晋军两次出兵南下,却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一举消灭了北宋,可谓“靖康之耻”。
北宋自与辽建立《檀渊之盟》以来,经过150多年的修养,为何军事实力如此不堪?东京都城汴梁(今开封)的城墙高大坚固。为什么很容易被抓住?是人为的灾难还是天意?
边肖认为,在涉及领土争端的国际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军事三分,政治七分”;军事上是“三分战术七分战略”。
01宋朝首都东京的地理位置
汴梁(今开封)是宋朝的都城,被周世宗柴荣形容为“华夷之汇,水陆之汇,隆平之势,日益繁荣”,可见其交通便利,地位重要。
开封境内有许多属于黄河、淮河的水系,使开封市水域面积达到220公顷,占市区面积的10%。《宋史河渠志》年:“惠民、金水、张武、汴水称运河,分脉。咸的会遇到天一,会遇到对方,会支持公私营企业,所以不缺。只有汴水横贯中国,先承大河,以水引河湖,尽南海之力,半天之财”。每年光是汴河运输的东南六路粮食就多达六百万万石,百货商店里的杂物更是数不胜数。
除了水路,开封的陆路交通也四通八达。密集的交通网络将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北京大明府(今河北)、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连接在一起。此外,北渡黄河可沿太行山直达北京,夏楠大道连接东南和南部,形成以开封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陆路交通网络。
当时,毛对的都城开封也是基于以下考虑:
1.北宋制定的“强弱枝守内弱枝守外”战略,使开封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皇军。如此庞大的中央帝国军队需要支援。纵观北宋全境,只有汴京经济最发达、最富裕。2.修建连接黄河淮河的运河,解决水运问题。军队依托开封水陆交通系统的优势,既能保证数十万宋军的物资供应,又能灵活部署各地,积极防御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
但凡事有利有弊,因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扇平原南翼,没有任何山川,开封成了“四战之地”,易攻难守;此外,城墙靠近黄河岸边,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冲道
在宋辽“结盟”150多年后,辽的汉化已经很深了(注:草原国力的价值会随着汉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而宋有意让辽不仅在生产生活上严重依赖北宋,在经济上也依赖北宋,甚至被侵蚀(古代版的国际金融战争)。
这样一来,辽其实对北宋并没有什么威胁,甚至可以说是北宋的边境屏障。当时辽国的王公大臣也感受到了宋金两朝攻辽的严重性。“派萧克、韩云为使,到宋风来求援。”韩云等见童贯、蔡佑在军中,直言道:“女子侵国。辽朝不存在,他们会担心南朝,嘴唇会死,牙齿会冷,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担心。”
可惜北宋掌权的是投降派,史书上记载:“关,你,你,除掉他们。”
宋、金、辽三国鼎立,是一种稳定的政治格局。就像吴、蜀联合攻打曹魏一样,一旦三角平衡被打破,强者更强,弱者必死。
这样看来,宋高宗既阻止了岳飞坚持北伐,又维护了南宋、金朝和西夏之间的平衡。将来蒙古崛起了,南宋就不用再孤军奋战了。
北宋入晋伐辽后,虽然金按照约定(金天会元年,1123年)归还了燕京及其在九州的六个西州,但燕京的居民大多已被金掳到东北为奴,宋朝得到的只是一座破败的空城“城内的和狐洞”。北宋不得不驻扎在河北,这削弱了黄河沿岸的驻军。而且在金人强大的骑兵的攻击下毫无抵抗之力。
黄金骑兵虽然战斗力强,但只在华北平原有用。渡过黄河进入江淮、秦岭、大别山后,河网密布,港口密布,山路崎岖,金的骑兵优势荡然无存。
因此,北宋十六郡的收复反而成了一场战争。
略包袱,不如退出汴梁、据守江淮。
03 百年腐败、名将凋零
北宋联金击辽,派出数十万大军却惨败,这让金看到了宋真实的战力很渣,才产生了趁胜打击北宋的想法。北宋军事上的孱弱,源于政治腐败。
当时当政的是史上著名的“六贼”,即蔡京、童贯、高俅之流。他们一味逢迎宋徽宗的个人嗜好,四处收罗奇花、异草、怪石,耗费民力;政治上排斥异己、打击主张派,几乎一手遮天。六贼后又怂恿联金伐辽,以至于打破了宋、金、辽的战略平衡。
说他们并非主和派、而是投降派一点不为过。
六贼当家,北宋名将凋零,唯一可用的“种家军”也被边缘化;最后一代种家名将种师中也死于皇帝的瞎指挥。
04 战和不定,犯了兵家大忌
在金兵已经兵临城下的局势下,北宋君臣却战和不定,轻信谎言。
本来,金人第一次攻击汴京时,李刚守城还是卓有成效的,而宋钦宗为了表达“和议”的诚意竟然撤了李刚的职务,让他去当有职无权的河北宣抚史;第二次围汴京,完颜宗翰和宗望要宋钦宗亲自到金营商议割地赔款之事,宋钦宗竟然听信了士大夫们的怂恿,进了金营献上降表。
和议是假,擒王是真;但宋朝军民尚能一战也是真。
说宋朝君臣是极端弱智一点都不冤,相反,金人却是玩弄谋略的高手,经常以议和忽悠宋皇帝自废武功(打击有能力的军事将领和主战的文臣、自毁防御工事)。
事实上,金人要求宋钦宗到金营议和的真实原因是:东京城虽破,而开封军民抗敌情绪很高,要求参加巷战的人达30万之多,金军不敢贸然进占全城。
皇帝都被骗俘了,军民的作战意志自然瓦解,军事上更不可能再有所作为。这个场景像极了后世的明朝“土木之变”。
无论北宋和南宋,皇帝和一干的文臣似乎都是骑墙派,拿钱买和平成了常态,经常严重干扰一线军民的抵抗意志和决心。
若论本质原因,是因为惧怕武将和民军在抗金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对皇权构成威胁。封建统治阶级,历来害怕群众被发动起来、组织起来,这个是王朝的宿命。
05 :北宋非亡于军事,实亡于政治;非亡于地理,实亡于作战意志。
否则,100年后的南宋钓鱼城守卫战,宋将王坚凭借一小小城池和一军之力就抵抗世界最强大的蒙古军队几十万人马36年,且导致蒙哥汗的死亡。直到南宋灭亡、大势已去、忽必烈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的情况下,守将这才弃城投降,且有32名(一说36名)将军拔剑自刎,可谓忠烈千秋。
靖康之耻后金国为何放慢进攻节奏,放任南宋建政并发展壮大?
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中,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俘虏带往五国城,在追击赵构一段时间后,金国对汉人的攻击为何放慢了节奏,从而给予了南宋建政的喘息时间?
不是金人仁慈,而是扩张太快,内部出了问题。
01 战场地形突变,不利于骑兵作战
金兵攻克汴京后,向南面对的是秦岭淮河的山地、河川地带,由于战场形势发展太快,金兵根本没有预料到会在短短的两年内打败北宋,其单兵装备还是以骑兵为主,而没有南方水网地区的作战装备和作战经验,所以,他们放慢进攻节奏是必须的。
这一点从赵构的逃跑路线可以看得出来,金兵的马腿再快,也快不过赵构的船,据史料记载:
公元1129年金兵奔袭扬州,赵构狼狈渡江,到了杭州。然后金兵渡江南侵,赵构一路向南,先到越州(今绍兴),随后明州(今宁波),又到定海(今舟山),漂泊海上,最后逃到温州,人送外号“海上天子”。
北方草原民族想转型水战,那是很难的。就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即使得到了精通水战的荆州水军都督蔡瑁的帮助,也不得不把战船捆绑在一起以避风浪。
到了南宋抗金时期,金兵更是被韩世忠在黄天荡打得狼狈逃窜。
02 政治、经济体制落后,无法消化新征服地区
1、金人灭辽和灭北宋,两次军事冒险都属于“撞大运”,连他们自己都意料不到。由于领土扩张太快,其原有的落后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根本消化不了生产力相对先进的广大的农耕文明地区,这才先后成立了“伪楚”和“伪齐”等傀儡政权代为治理原来的北宋故地。据宋史记载:
靖康之变后,金朝授意宋在汴京的其余官僚议立伪政权。金太宗天会五年二月十一日,宋百官议立张邦昌。
南宋政权建立之后,李纲等议张邦昌僭逆及受伪命,要求给予处分。赵构将其流放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又下诏,立扶持宋朝降臣、原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 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辖黄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陕西地区,史称“伪齐”。
天会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废除齐国, 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
2、新征服地区基层政权尚未建设起来,国家的动员能力不强。金太宗完颜亮甚至无法动员30万人应对一场战争,一直到宋绍兴晚期和金大定初期,金人掌握的户口一直不如南宋多。直到大定二十九年为止,金人依靠从东北移民,狠抓基层政权建设,才算基本完全控制了整个北方地区,户口达到690多万。
3、社会矛盾加剧,抗金义军风起云涌,大量牵制了金军。在河北地区就有抗金起义将领如:王彦、 王善 、梁兴 、牛皋等,其中岳飞曾经是王彦的部下,梁兴即《岳飞传》里枪挑铁滑车的梁再兴,牛皋后来则成为岳飞的部下。
03 金国统治阶级内部不稳、协调不一
金国建立初期仍实行的是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而不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种贵族民主制度对于统治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是没有效率的。再加上完颜阿骨打的子侄辈都在灭辽灭宋的战争中立有战功,彼此各不相服,在面对迅速扩张的财富和领土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权力之争是必然的。
而对外战争是需要内部协调统一为最重要的前提的。
完颜阿骨打死后,各方利益斗争激烈,最终推出完颜阿骨打的弟弟完颜吴乞买即位。而吴乞买本人并没有直接的大的战功,他上位就是因为要平衡各方势力,朝政真正的大权掌握在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马手上。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死后,金朝经历了几次大的政变:
金熙宗完颜亶继位后先是皇后专权,后完颜亶杀皇后;然后熙宗被其堂弟完颜亮杀掉;完颜亮继位后大肆屠杀宗室和大臣,搞得金国内部人心惶惶,为转移内部矛盾,完颜亮大举南侵;然而由于久战不利,完颜亮迁怒将士,导致军队哗变,完颜亮被杀,留守后方的完颜雍发动政变,继位为帝,是为金世宗。
频繁政变内讧的恶果,是精英人才凋零,,死的死、残的残、老的老,加上穷兵黩武,统治阶级精英没有形成梯队,导致执政能力迅速下降。
到完颜雍继位,南宋已经在宋高宗和宋孝宗两代君主的经营下,逐渐稳定,虽然金军击退了宋孝宗发动的北伐,但金军想要消灭南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金世宗和随后的金章宗时期,金朝的汉化程度达到最高峰,内部人才选拔早已靠完善的科举制,政治体制逐步完善,但金军的战斗力却持续下降,这似乎成了进入中原地区的草原民族政权的宿命。
并且,金国内部女真人与汉人纷争难解,民族矛盾集聚,到金章宗后期,河北、山东一带民变不断,金国的实力已经与南宋相比没有多少优势。
03 蒙古的崛起和西夏的牵制
在金国快速崛起、开疆拓土的过程中,为了巩固新占领地区势必大量迁移女真人民,这导致金国的故地东北一带又被其他草原民族占领。比如,为了遏制蒙古民族的崛起,金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草原上实施“减丁”策略,说白了就是对表现强势、男丁兴旺的蒙古部族进行屠杀。
但是这依然没有能够阻止蒙古的崛起,并同样在很短的十几年内就灭掉了金国。
中华大地汉民族的主要敌人又变成了蒙古,可歌可泣的抗蒙战争逐渐拉开了帷幕。
南宋为何能扛住金和元的攻击150年才灭国?
从靖康之难(公元1127年)到南宋灭亡(公元1276年),南宋能够抗住金、西夏和蒙古的攻击约150年时间,是因为采取了正确的国家战略和积极的防御策略。
01 南方地形险要,关隘众多,易守难攻
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后,主要统治区域为江淮、四川等西南地区、岭南地区,无论是金还是蒙古的骑兵优势都难以发挥,而且由于战线拉长,战胜的一方如果不能把新占领地区消化、培养成为战争后勤补给基地,新的战争是不可能发起的。
如此,南北方的对峙转型为持久战。
02 金、西夏和元的矛盾、三方力量的转化,给予了南宋较为充分的喘息之机
蒙古崛起后,首先面对的是灭掉金的问题,由此南宋得到了战略缓冲的空间与时间;蒙古灭金之前,同时发动了对中亚、西亚和东欧的战争,也牵制了蒙古的力量。西夏在南宋时期已经没有了攻击力,双方基本处于合作大于对峙的状态。
03 经过战争的洗礼,宋人内部的一些矛盾得到缓解,南宋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民生和国力的恢复,军事力量得到提升。
04 南宋士大夫厌恶蒙古
金国在建立后很快汉化,且自视为中华正统,甚至称呼宋朝为南蛮。这导致北宋士大夫的抵抗意志不强。
而蒙古对汉文化的支持与融合的态度与金不同。这从其建政后把人民分为四个等级来看,蒙古对汉民族的歧视是很强烈的,也并没有把儒家文化作为治国的方略。
早在公元1238年,也就是金国灭亡后四年,为了巩固长江以北原金国区域的统治,当时的蒙古大汗窝阔台就准备尝试科举,但直到忽必烈去世时的1294年,56年过去了,南宋都灭亡了,元朝还没有搞过一次科举。
元朝在数十年间,对科举论证了多次,但一直没有正式推出。原因也很简单,蒙古人的受教育程度太低,人口数量也不占优势,要是以科举制选官,统治阶级要互换了。
因此,蒙古人犹犹豫豫几十年,都没敢推出科举制,一直在考虑科举考试中如何给予蒙古人特权,让他们能轻松通过科举考试,这样的科举即使还未正式推出,也让南宋的士大夫们看到了满满的恶意。
不承认孔孟,不承认科举,这是士大夫们绝对不能忍受的。
所以,南宋的士大夫们宁愿陪着皇族和百姓们和元朝死战,也不愿意投降。
05 元朝掠夺式的统治让南宋军民反感
蒙古人不会治理汉地,对于除蒙古大草原外占领的地方,基本是采取掠夺式的统治,没有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令南宋军民最反感的是,蒙古将南宋人列为最低等级,地方上的治理主要是依靠色目人和南人(长江以北地区的汉人),强烈的民族压迫必然带来强烈的反抗。
任你再强悍的草原民族,在面对汉文化面前,先是强烈的抵抗,再是顽强的消融,最后,先进的中华农耕文明必将融合所有落后的草原文明。
其他网友观点
因为退无可退,每个王朝灭亡时总有投降派,抗争派,和观望派,金灭北宋是分两次的,第一次被阻挡在汴梁坚城下,签订了城下之约。金兵退去后,主和派占了上峰,主战派全部调离京城,金兵第二次围攻汴梁,主和派竟然把各路勤王兵马都劝回,一心要像宋辽合议一样和金讲和。但是双方明显不是宋辽一样势均力敌嘛,金干嘛要和你讲和,于是北宋被灭。各路反抗势力退入南方继续抗争。而南宋也不是没有投降派,元攻入临安城时太后带着满朝文武都投降了嘛,但还是有不甘心失败的抗生派退入更南方反抗,先是福建,后是岭南,退入崖山已经退无可退了,于是出现了争先众生坠海的惨剧。总之,北宋不是没有抵抗派,南宋也有投降派。
其他网友观点
我觉得应该从这几方面来分析:首先,地形。北宋的首都开封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基本上无险可守,敌军一旦进入宋境即可长驱直入、威胁首都;而南宋首都位于杭州,北部有淮水水系、长江水系,钱塘江等等重重水泽,古代的大江不像现在,都是很宽阔的,对于那个年代的北方民族,以骑兵为主力,不善于涉水,因此韩世忠可以几千人大破金兵,后来赵葵兄弟布置的两淮防线,阻挡了横行世界的蒙古铁骑,都得益于江河湖海的阻隔;另外,川陕地区历来易守难攻,山川险峻,吴玠兄弟在此据守,仅以万余人马阻挡金军不可一世的完颜宗弼、撒离合十万大军,后来就更不用说了,孟珙、余玠、王坚数代人在此坚守,固若金汤,钓鱼城甚至打死了蒙古大汗,可见南宋却有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
其次,北宋重文抑武,文风盛行,并且在赵光义的“在德不在险”的思想指导下,宋朝更注重文化宣传,道德规范,使得近邻辽国都一片春华秋月起来,加上长期的与北邻的和平相处(与辽国百年无战事)使宋军整体战斗力日降,最后成为不堪一击的老兵油子。而南宋因为长期与金军、蒙古军战斗,且时刻不忘恢复故土,因此战士士气高昂,常年保持良好的战斗力。
再次,北宋时期,不允许边防将帅有私人武装,为防止出现五代十国时期那样军阀割据、拥兵自重,经常是将不知兵而兵不知将,训练士卒的将领往往不是领军将领,而是临时受命的将军,导致军心不稳,军将离心,而南宋时期,因为国家危机,不得不允许各军阀拥有私人武装,以至于有时候赵构甚至无法直接命令一些军将,比如老油条刘光世,他手下那批猛将几乎只听刘衙内而不停皇帝的命令!可见当时军阀拥有的权力之大,从这个角度看南宋的将领所拥有的权力远大于北宋,因此战时的机动性、灵活性更大,也有助于将领临时指挥,随机应变,也大大加强了宋军的战斗力。
<!--
图说天下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