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
刘伯温被传为神一般的人物。他取得了什么非凡的成就?
出色的回答:
我有点文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前言600多年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三分诸葛亮,天下一国刘伯温。”公元1360年,世界形势与诸葛亮初出茅庐时颇为相似。北方仍在元朝的控制之下,而长江流域最强大的国家徐寿辉、陈友谅控制长江上中游,盐枭出身的张士诚控制下游,朱元璋夹在中间。他虽然占据南京,但形式很厉害,很有可能被其他豪强吞并。那么,在这个关键时刻,是谁向朱元璋献计,扭转这种局面呢?
这个人就是刘伯温,他有一个巧妙的装置。
第二,刘伯温是刘基,他的名字叫温柏,他的名字叫李梅。他来自浙江省文成县南田舞阳村。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明三十年,封吴鸿为诚伯,九年,吴宗正德赐姓,谥号文成。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王生涯,开创明朝,与宋濂、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刘伯温是像诸葛孔明一样的人物。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提出了一个把世界分成三部分的计划。随后,刘备赢了三分天下。
也有人认为刘伯温之所以才华超越诸葛孔明,是因为他帮助朱元璋夺取了天下,统一了国家。
此外,刘伯温不仅有谋略,还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因此,人们也称刘伯温为“三仙”伟人,即“李德”、“巩俐”和“李严”。
3.刘基前半生遭遇挫折。他隐居在山里写书。刘伯温才华横溢,才华横溢,但易学,才华横溢。他父亲教他读书。泰国元年(1324年),14岁的刘基入县学(即官学)求学,师从《春秋经》。泰国第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付雪,在滁州著名学者郑辅初的带领下学习朱成理学,接受了经世致用的教育。
童渊元年(1333年),23岁的高级学者刘基进入了仕途。但进入官场后,却屡遭打击,四次辞职。深感元朝的腐败,决定退隐深山,闭门著书。此时的刘伯温已年近半百,他“修身、治国、治国”的理想似乎离他越来越远。与此同时,大元帝国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民怨沸腾,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起义。
刘基曾说:“持大事者,必择所欲。”有远大志向的人,一定要选择自己的方向,选择自己要去的人。
元末起义中,影响较大的有朱元璋、张士诚、徐寿辉、陈友谅、方国珍等人。
那么,刘基应该选谁做他的助手呢?
朱元璋鹤立鸡群,已成风气。朱元璋的部下有一个奇人,——孙艳,饱读诗书,善于言谈。他负责为朱元璋招募人才。孙艳亲自到刘基隐居的山上拜访刘基,请他出山帮助朱元璋取得巨大的成功。
不过,刘基不会轻易出门,因为:
1.中国古代的学者非常忠诚。他原本是元朝的命官,一出山就去反贼?如何改变这种想法?
2.出来后该去找谁?有这么多英雄,谁能成大事?如何识别要反干坤的人?
当孙艳第三次邀请刘伯温出山时,刘伯温还是不想出山。最后,他的母亲看到大势已去,说服刘伯温出去做点什么,至少是为了保护一个大家庭的安全。所以刘伯温听了颐
他告诉朱元璋:“张士诚虽然有钱,但目光短浅,没有更大的野心。如果我们去打陈友谅,他会旁观,不会有任何举动。他是奴隶,不怕。另一方面,陈友亮,马庄还有很多其他人,没有一天不想杀我。如果我们向东打张士诚,他就会从西边过来。这给了敌人一个机会。”
因此,刘伯温提出的“陈友谅在张士诚之前”的建议,必须先清理强敌,而张士诚在背后将不在话下。
刘伯温的计划很合朱元璋的胃口。
(1)“龙江之战”,刘伯温促成朱元璋,击败陈友谅。果然,按照刘伯温的判断,情况正在发展。在“龙江之战”中,陈友谅依靠的是自己庞大的人口。元朝至郑国(1360年)20年5月,他率领数十万大军顺流而下,攻占了南京城外的重镇太平。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陈友谅下河夺取太平镇。虽然势头很大,但他们行进了数千英里,这必然会耗尽,其内部也不稳定。我们也抓住这个机会给他一个惊喜。他们等待深度,用埋伏攻击,并取得胜利。”
刘伯温的分析不无道理,朱元璋采纳了他的策略。常遇春将军在刘伯温的指挥下,冒雨设伏,攻打陈友谅,徐达领兵接应,击败陈友谅。于是朱元璋夺取了和平,占领了忻州和安庆。陈友谅败九江。
在龙江之战中,刘伯温尽最大努力展示了他非凡的战略。
(2)刘伯温制定了突袭江州、驱陈友谅到武昌的计划。逃到九江的陈友谅不甘心失败。龙江之战第二年七月,他再次进攻,夺取了安庆(皖南重镇)。朱元璋非常生气,想亲自夺回安庆。这时,刘伯温对朱元璋说:“陈友谅的老巢江州此时一定空无一人。先放弃安庆,出其不意,直接进攻江州。打下江州,不仅能收复安庆,还能改变江西的战局。”
朱元璋按计划行事,在虎牌击败了陈友谅的巡逻艇师,用他们的胜利推江州,陈友谅毫无防备,以为魔术从天而降。匆忙之中,什么也做不了,结果是溃败,一败涂地。我只好带着妻儿撤退,连夜跑回武昌。
/p>
此战,朱元璋夺取了江州,其周边的城池也被朱元璋军队所占领。至此,朱元璋攻克了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3)鄱阳湖大战,刘伯温献策“移军湖口”,大败陈友谅
1363年,陈友谅围攻洪都,朱元璋从安丰支援洪都,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大战,打到第四天仍旧不分胜负,两军僵持不下。这时,刘伯温献计“移军湖口”,封锁鄱阳湖通向长江的通道,截断敌人的归路。
如此一来,陈友谅的军队陷入了困境,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于是陈友谅被迫冒死突围,朱元璋挥军截击,用火筏冲击敌舰,在混乱当中陈友谅中流矢而亡,其五万多部下投降朱元璋。
朱元璋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消灭了陈友谅,将长江中游收入囊中。四年后,朱元璋又彻底击败张士诚,一统江南。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第二年挥师北伐,攻克大都,结束了元朝对中国的统治。
作为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一直被朱元璋视为“当世之张良”,那么天下平定之后,如何治理这个崭新的王朝?一直以“帝师王佐”自许的刘伯温,又为朱元璋的大明基业立下了哪些丰功伟绩呢?
五、朱元璋建国后,刘伯温陈纲立纪,辅翊太平
在明朝建国初期,战争并未结束,北方的蒙古人依然对中原构成威胁,此后三十年间,朱元璋先后八次发动北伐,才基本上消除边患。
洪武元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太史院使”,“资善大夫”,“御史中丞”。刘伯温肩负编定历法,新法律,监督纠察各级官员之责任。
(1)刘伯温和左丞相李善长共同编订律令(法律)——《大明律》雏形
《大明律》继承了唐宋以来的法律的优秀成果,经过增删、斟酌轻重,形成了一本完整的法典。它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刘基和李善长他们所编订的律令就是《大明律》的雏形。
(2)利用天象知识,阻止朱元璋滥杀
刘伯温虽然执法严明,认法不认人,只要有官员犯法,哪怕是皇帝身边的宿卫也要坚决处罚。但是,他同时又主张宽严相济,经常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制止朱元璋滥杀。
有一次,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天象,刘伯温为了防止朱元璋借此大开杀戒,对朱元璋说,“现在的天象是在警告你不要大开杀戒,应该下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使上天回心,改变这个天象。”朱元璋很迷信天象,就听从了刘伯温的话,下诏检讨自己。
(3)以儒家思想来开导朱元璋
朱元璋:“节次随朕征行,每于闲暇,数以孔子之言开导我心,故颇知古意。”
刘伯温每次跟随朱元璋出征,每当有闲暇的时候,他给我(朱元璋)讲解孔子的话,因此我(朱元璋)也了解古代圣贤他们的意图和道理。由此,我们知道刘伯温要用儒家的这种仁爱思想来引导朱元璋,帮助他治理天下。
(4)推动恢复学校建设,恢复被元朝中断多年的科举选士制度,科举制度的恢复与完善对明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影响尤其深远。向朱元璋建议实行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伯温在朱元璋建国以后,严明法纪,不徇私情,以“施德政,得民心”为治国思想核心,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朱元璋治理天下,让朱元璋施行仁政,勤政爱民。可以说,刘伯温对明朝初年政局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六、结言
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各地势力,帮助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劳。
在朱元璋建国后,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初年的法律和社会秩序,辅佐朱元璋治理天下,使得天下太平。
朱元璋曾评价刘伯温:“谳狱,审刑罚之中,议礼,新国朝之制。立标准于百司,为模范于诸道。”
刘伯温审理刑狱案件,很适度,合情合法,另外他帮助朱元璋的新朝建立了新的礼制;给各个衙门都订立规矩、标准,是百官学习的楷模、榜样。
就这样,朱元璋在刘基的辅佐之下,明朝初年形成了一个“纪纲振肃”的局面。
刘伯温所做的种种,都是希望皇帝能够以仁治国,施行宽严相济的政策,直到他临终时,他还叮嘱儿子一定要转告朱元璋“修德省刑”才能“祈天永命”。
果然真一代谋臣,为国鞠躬尽瘁。
我是点点文史,以上均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点评,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大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在民间被称之为“神人”,他不仅颇为精通兵法战术,而且谋略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相比毫无逊色,他是明朝开国元勋,也是明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刘伯温,名基,于公元(1311生于青田(今浙江文成县)一个官宦人家。因为家境好,刘伯温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导致他从小酷爱读书。
元明宗至顺年间,刘伯温高中进士,成了元廷官员。但在黑暗的元政府为官,刘伯温非但不能一展才华,而且还处处受挫,因此,他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刘伯温回到老家青田后,专心著书,写下了反映自己政治主张的传世之作《郁离子》。
公元1360年,朱元璋以“三顾茅庐”的方式把归隐山林的刘伯温请出山,刘伯温给朱元璋的见面礼是——“隆中对”,他深入分析天下局势,向朱元璋建议采取逐个击破的方法对于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位枭雄。
特别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的鄱阳湖决战中,刘伯温居功至伟。朱、陈两军相战于鄱阳湖,第一天便激战数十丈。朱元璋坐在船上为他专设的胡床上督战,刘伯温则侍立一旁当参谋。激战正酣,刘伯温突然大叫一声,一把拉起朱元璋跳到了另外一只船上,朱元璋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发炮弹飞来,将他原来乘坐的船炸得粉碎。而陈友谅及其部下只见炮弹击中了朱元璋的座船,都大喜不以。随后,刘伯温请求分兵拒守湖口,并与陈友谅军相约于金木相克的那一天决战,结果,大意的陈友谅战死。陈友谅死后,朱元璋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张士诚,北取中原,终于成就帝业。
此后,刘伯温一路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常常帮朱元璋解困于危难之时。然后刘伯温又建议朱元璋脱离韩林儿自立,以大明为国号招揽民心。最后,在灭元时,刘伯温是主参谋。计划,并予以实施,他参与军机达八年之久,统筹全局,可以说,刘伯温是朱元璋打天下的智囊。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了三大建议。一是建议朱元璋施德政。朱元璋处决犯人时,仁爱的刘伯温总是劝其不要做过多杀孽。二是建议朱元璋实行卫所制度,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巩固了中央集权。三是建议朱元璋对民众教化,让他们懂法,因此刘伯温制定了《大明律》。
大明王朝建立后,刘伯温与左丞相李善长共同辅佐朱元璋。结果李善长和刘伯温水火不容。当时李善长有个亲信叫李彬,他的职务是中书省都事,犯了贪赃枉法罪,李善长自然想出面包庇他,于是主动张刘伯温,希望他能放李彬一马。按理说刘伯温总得给朝夕相处的李善长这个面子,然而,刘伯温却将李彬罪行上报给了朱元璋,最终李彬这被斩了。而李善长却和他决裂了。
之后,李善长处处找刘伯温的刺。而也刘伯温也知道前途凶险,于是以身体有羌为由辞职回家了。
刘伯温回到老家后,开始“闭关”,据悉,当地知县几次求见,刘伯温都给他吃了闭门羹,后来化妆成老百姓才见到他。结果交谈时,当县令露出自己的身份后,刘伯温马上惊恐失色地站起身来自称草民,并礼送知县出门,不复再见。
刘伯温回家后虽慎言谨行,但依然难以保身。李善长一手培养出来的亲信胡惟庸等人对刘伯温发动了强烈的反击。结果朱元璋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不久,朱元璋拜胡惟庸为相,刘伯温长叹不已,由于担忧和气愤,刘伯温病倒了。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终于派人送他回老家,到家不久,即病重而亡,时年65岁。刘伯温去世得如此之快,据说中了胡惟庸下的毒。
十后后,也就是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当真是善恶有报啊。
其他网友观点
如西汉开国名臣张子房和蜀汉丞相诸葛亮一样,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也是个被神化了的人物。
烧饼歌神化刘伯温
民间传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应答朱元璋的“烧饼歌”,就是一个神话故事。这故事说,一日朱元璋正在大殿上吃烧饼,忽报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心血来潮,便将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回碗中,将碗盖上,待刘伯温进来后,便问道:我听说你有通神的本事,那么你知不知道我碗中是些什么东西呢?刘伯温也想在皇帝面前露一手,于是掐指一算,答道:一半像太阳,一半像月亮,被金龙咬了一口,所以缺了。朱元璋一听,吃惊之下,佩服得不得了,就向他请教自己百年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刘伯温说天机不可泄露。朱元璋不答应,非听不可。刘伯温无奈,只得说如果一定要讲,我将犯万死之罪。朱元璋马上赐予他一块免死金牌,让他讲,于是就有了神乎其神的烧饼歌。这歌词很晦涩,恐怕也只有目睹了历史的后人方才明白,其大意就是说朱棣将会夺权,京城将会北迁之类。
当然,刘伯温是人不是神,这“烧饼歌”也许是后人为了神化刘伯温的附会之作。那么,真实的刘伯温是何等样人呢?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走近他吧。
出身官宦之家
刘伯温,名基,伯温是其字,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生于青田(今浙江文成县)一个官宦人家。他的曾祖叫刘濠,在南宋朝廷当过官员。刘濠就是个很有头脑、处事果断、机敏过人的人。南宋祥兴二年(1278),南宋被元灭国。南宋初亡时,有刘濠的老乡林融起兵反元,事败,元朝派了使者来登记参与过林融起兵的人。参与的人还不少,这份名册若报上去,后果不堪设想。正好,这位使者事毕借住在刘濠家。为了保护名册上的人,当晚,趁使者睡熟后,刘濠一把火将自家的房子烧了,使者只身逃出,名册却葬身火海。使者无可奈何,只得在刘濠的帮助下,重新编造了一份名册,那些参与了林融起事的人因此得免。
刘伯温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家教自然非一般人家可比。除有良好的家教外,刘伯温年幼时就表现得聪明机敏。我们的先人们有“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之说。刘伯温的老师叫郑复初,很看重他,在他小时就曾对他的父亲刘煸说:你祖上积的德大,所以你有这么个好儿子,他将来必然会光耀你家门庭。刘伯温聪明机敏,先天条件好,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后天非常努力。他从小酷爱读书。只要能到手的书,无所不读。他既通经史,又好象纬之学。这象纬之学就是古代的天文学。不仅神秘化了,而且禁止私学。刘伯温何以能学到这门禁学,不得而知。及至成年,他已是经纶满腹的学问家了。
出仕元朝与第一次归隐
元明宗至顺年间,刘伯温小试牛刀,高中进士,分配到江西高安县当了个县丞,官职虽小,但他在任期间就获得了廉政的好名声。省里听说了他的政绩,要将他调上去,他谢辞了。后来,任命他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时各处行省皆设儒学提举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吧,提举司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一人,从七品,副提举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副处级。正副提举掌管所在地学校的祭祀、教育诸事。刘伯温偏不因自己位卑,要去议论御史失职之事,结果开罪了权臣,只得辞官回家。当时的人们议论到江南一带的人物时,都会提到刘伯温,而四川的名士赵天泽则将刘伯温排为江南第一号人才。认为他相当于三国时的诸葛亮。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方国珍在台州起兵,拉开了反元的大幕。方国珍的军队迅速占领了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等地,当地官员奈何不得。省里面只得将刘伯温召出。刘伯温同事黄伯生在其《诚意伯刘公基行状》一文里说,省里将刘伯温召出后让他当了个浙东元帅府的都事,仍是个从七品的小官,而元帅府即宣慰司,是省里的一个派出机构。刘伯温到任后,献计筑城抵御,果然使方国珍受阻。
这时,左丞相招安方国珍,刘伯温认为招安不妥,因方国珍是第一个起兵反元之人,应乘胜一举将方国珍剿灭,否则后患无穷。从起义反元这一面来看,刘伯温这一计确实很毒,若得逞,元王朝将再苟延残喘一阵也说不定。方国珍听说后,忙用重金贿赂刘伯温,希望刘伯温改变观点。为他接受招安说点好话,但刘伯温不受。方国珍便派人从海上带重金到京城,贿赂当权者们,终于打通了门路,朝廷决定招安方国珍,一面授方国珍官职,一面反而斥责刘伯温霸道。方国珍受招安不久,等到喘过气来后,再次起兵反元,而此时的刘伯温,虽又被省里重新任用负责剿捕之事,却又见疑,不给兵权。至此,刘伯温对元王朝心灰意冷,干脆辞官回家了。刘伯温回到老家青田后,专心著书,写下了反映自己政治主张的传世之作《郁离子》。
追随朱元璋,逐鹿中原中屡次献计
刘伯温已经看出元王朝末日迫近,天下势将大乱,便在老家青田读书,著作,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不久,群雄四起。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后,得知刘伯温、宋濂是江南名士,即以重金礼聘,刘伯温卖关子,没有答应。朱元璋手下总制孙炎又亲自写信邀请刘伯温,刘伯温才同意出山。刘伯温和朱元璋见面后,即向朱元璋陈述了时务十八策。十八策的主要内容是灭陈(友谅)去张(士诚)、灭方国珍、屯兵自养、勿过度扰民、严肃军纪、招纳贤士等等。朱元璋读后非常高兴,即将刘伯温视作心腹。朱元璋初起兵时,奉红巾军头领韩林儿为首。
至正十五年(1355),韩林儿在毫州(今属安徽)称帝,国号大宋,朱元璋得到消息,即表祝贺,到了新年,还令中书省为韩林儿专设御座并叩头礼拜。群臣皆拜,独刘伯温不拜。问他为什么不拜,他说:韩林儿不过是个放牧的小孩子而已。我拜他干什么!显然,刘伯温是以这种方式表明他只忠于朱元璋。朱元璋心知肚明,便召见刘伯温,请教平定天下大计,于是有了一次著名谈话,后人称之为朱刘之间的。“隆中对”。刘伯温向朱元璋分析了群雄形势,陈述了征讨天下大计。刘伯温说:张士诚目前不过自保而已,不足为虑。陈友谅篡夺了红巾军领导权,名号不正,但他占据了上流之地,又时刻想消灭我们,是我们的大敌,因此应当首先消灭他。一旦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自然势单力薄,就可以一举将其灭掉了,然后挥师北上,占据天下!朱元璋听后大喜,对刘伯温说:先生有了什么好的计策,都一定要告诉我啊!
在元末群雄中,陈友谅确实是朱元璋最大的威胁。陈军攻陷太平后,准备挥师东下,一时形势非常紧张。朱元璋手下将士惊恐万状,有主张投降的,有主张逃到钟山去的,只有刘伯温不说话。朱元璋见状,即将刘伯温召入内室请教。刘伯温愤愤地说:凡主张投降的主张逃跑的,都应杀。朱元璋问:先生有什么好计呢?刘伯温答道:陈军小胜就已经产生了骄傲情绪,骄兵必败,我们设下伏兵待其深入,就能很容易打败他们。要成就帝王之业就在此一举了。
朱元璋采用了他的计策,果然大破陈友谅军。论功行赏时,朱元璋要重奖刘伯温,但刘伯温坚决谢绝了。后来,陈友谅军攻破安庆,朱元璋率军亲征,在刘伯温的帮助下,又将陈友谅打得大败而逃。此时,镇守龙兴的陈友谅部将胡美见陈友谅大势已去,便派了自己的儿子到朱元璋军前请降,但条件是不要遣散他的队伍。正当朱元璋面现难色,不知是否该同意这一条件时,刘伯温在后面踢了一下朱元璋的座位,朱元璋一下子醒悟过来,答应了胡美的条件。胡美一降,江西各地都跟着投降。刘伯温在关键时刻为朱元璋平定江西立下大功。
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的鄱阳湖决战中,刘伯温更是居功至伟。朱、陈两军相战于鄱阳湖,第一天便激战数十仗。朱元璋坐在船上为他专设的胡床上督战,刘伯温则侍立一旁当参谋。激战正酣,刘伯温突然大叫一声,一把拉起朱元璋跳到了另外一只船上,朱元璋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发炮弹飞来,将他原来乘坐的船炸得粉碎。而陈友谅及其部下只见炮弹击中了朱元璋的座船,却不知朱元璋已经被刘伯温救出,因而大喜,不料换了船的朱元璋又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个个大惊失色。两军大战了三天三夜,一时难分胜负。刘伯温请求分兵拒守湖口,并与陈友谅军相约于金木相克的那一天决战,结果,陈友谅败死。陈友谅死后,朱元璋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张士诚,北取中原,终于成就帝业。而这一成就帝业的过程,全如刘伯温与朱元璋“隆中对”所献的策略。
大明王朝建立后的刘伯温
刘伯温不仅是个谋略过人的军师,也是个铁面无私的执法官。大明王朝建立后,刘伯温与左丞相李善长共同辅佐朱元璋。朱元璋巡幸汴梁(今河南开封),就让刘伯温和李善长留守京都。刘伯温对李善长说:宋、元二朝,就因为法纪松弛而失天下,因此,我们应整肃法纪。于是,令御史纠劾不要有什么避讳,该查谁就查谁。宿卫宦官有了过错,就上报太子然后按法处置。如此一来,无人再敢藐视法纪。有个叫李彬的人,任中书省都事,犯下了贪赃枉法之罪。此人一直追随李善长,和李善长很好,李善长就要包庇他,便与刘伯温商量,希望看在他的面子上,放李彬一马。要是放在今天,第一丞相亲自出马,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知能有几个清官敢于不给面子的?刘伯温虽与李善长为朝夕相处的同事,但就是不给李善长这位第一丞相的面子。他将李彬罪行上报朱元璋,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
当时,京城久旱,正在筑坛祈雨,刘伯温一拿到朱元璋的批准文书,就在祭坛下将李彬斩了。这一来,刘伯温和李善长也就结下了冤家。而这个第一丞相李善长偏又是个外表谦和,内心却忌恨刻薄之人,刘伯温不给他面子,他也就处心积虑要报复刘伯温。朱元璋一回到京城,李善长就告了刘伯温一状,说刘伯温在祈雨的祭坛下杀人,是对老天爷的大不敬,加之那些因刘伯温铁面执法而损失了利益的人,也帮着李善长敲边鼓,尽说刘伯温的坏话,而求了十多天的雨,也一滴未下。朱元璋原本就是个三花脸,便对刘伯温由高度宠信转而产生了不满。
刘伯温自然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正好自己老婆身体欠佳,便以此为由请假回家了。刘伯温请假回家之时,正是朱元璋商议定都之时。朱元璋以一介平民而成帝王之业,毕竟没有多少文化,只为光宗耀祖,竟然想将其老家凤阳定为都城。刘伯温不想自己帮助朱元璋好不容易才打得的天下轻易失去,临走时,还是诚恳地劝告朱元璋,说:凤阳虽然是您的老家,但那里却不是建立都城的地方。王保保(汉人,元朝将领)还活着,不可轻视啊!果然,朱元璋平定西边的战事进展得不顺利,便又将刘伯温召回京城。这次,朱元璋要给刘伯温重赏,准备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提高刘伯温的爵位,但刘伯温都坚决地谢绝了。由此可见,刘伯温和那些利欲熏心之辈毕竟不同,他始终保持了头脑的高度清醒。第一丞相李善长就缺乏这种清醒的头脑,结果不仅自己不得善终,还害了自己一家70余口人。
刘伯温性格刚正,处事公允。朱元璋曾因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伯温并不落井下石,相反,他客观地向朱元璋劝道:李善长是您有功的老部下,他很能调和将领间的矛盾,是应该重用的。朱元璋听后叹道:他曾多次陷害你,你却如此帮他说话!后来李善长罢相,朱元璋准备用杨宪为相,征求刘伯温意见时,刘伯温坚决反对。刘伯温说:杨宪有丞相之才却无丞相之器量。当丞相的,应持心如水,以义理为判辨是非的标准,杨宪是做不到这些的。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可否为相。刘伯温说此人比之杨宪更差。又问胡惟庸可否为相。刘伯温说:这好比让胡惟庸驾车,我担心车辕会被损坏。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朱元璋大约不高兴了,说道:如此说来,我的丞相就只有你才能担任吗?刘伯温答道:我疾恶如仇太过,而且也承受不了繁重的工作,若我为相,会辜负了您的恩德。天下这么大,哪里会没人才呢?希望您仔细查访。但目前这些人,确实都不适于当丞相。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伯温的评论将这些人都得罪了。
谨小慎微却又结下仇敌
刘伯温真能预知未来,那就不会说这些话,或者,会换个说法。刘伯温被后人神化,除了他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的神机妙算被过分渲染以外。显然还和他超凡脱俗的性格有关。他料事准确,性格刚正,疾恶如仇。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刘伯温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刘伯温被封了这么高的官,却不贪恋富贵,洪武四年,便告老还乡了。刘伯温回到老家后,除了下棋喝酒之外,从不提起自己建功立业之事。当地知县几次求见,刘伯温都不答应,这位知县无奈,只得化妆成老百姓去拜见他。刘伯温正在洗脚,便叫自己的儿子将化了装的县令领了进来,并准备设便饭招待。到此,县令才说明我就是某某人,刘伯温一听是知县,马上惊恐失色地站起身来自称草民,并礼送知县出门,不复再见。
刘伯温回家后虽慎言谨行,但对胡惟庸等人的评价,还是给他招来了麻烦。早些时,刘伯温曾告诫道:瓯(今浙江永嘉一带)括(今浙江台州一带)之间有块空地名日谈洋,往南直达福建地界,是盐盗出没之地,方国珍就是凭据这里复杂的环境起事的,因此,应设巡检司守护。一旦设巡检司守护,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就不方便了。后来茗洋逃军反叛,这样的大事当地官员竟敢隐匿不报,刘伯温就叫他的大儿子刘琏报告了此事,可是又没有通过中书省,而中书省就掌握在他认为会损坏车辕的胡惟庸手中。胡惟庸正恨找不到机会出气,一看刘琏居然绕过了中书省奏事,这不是公开瞧不起我胡惟庸吗?新仇加旧恨,胡惟庸便指使手下官吏诬告刘伯温,说刘伯温精通阴阳学,看出谈洋这块地方有王气,因此想占为已有,以便将来作为自己的墓地,但当地百姓不愿给他,所以他才请求设巡检司驱逐老百姓。
胡惟庸这一着真是暗藏杀机,你刘伯温想死后葬在有王气的地方,不是想让子孙当皇帝吗?朱元璋得到报告,虽然没有就降罪刘伯温,但心里还是起了疙瘩,毕竟,刘伯温是知天文地理的,说不定谈洋真有王气呢!于是,朱元璋便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是知道朱元璋杀功臣的手段的,害怕了,赶紧到京城去请罪,而且就留在京城,不敢再回老家。不久,朱元璋拜胡惟庸为相,刘伯温吃惊之余长叹道:我真希望我说的话得不到应验,那就是老百姓的福分了!由于担忧和气愤,刘伯温得病了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终于派人送他回老家,到家不久,即病重而亡,时年65岁。刘伯温去世得如此之快,据说中了胡惟庸下的毒。
料事如神不是神
我国古代,天文这门学问因有“观星象而知未来”之类的内容,因而严禁私学,主要原因,当然是统治者害怕老百姓一旦懂得天文就便于造反了。刘伯温是天文学大家,他之被诬和被夺去俸禄,也就是因他通晓天文之故。他曾著有《天文书》,临辞世前,他将《天文书》授予长子刘琏,并嘱咐道:你赶快把它交上去,后人千万不可学习。他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之道,宽猛相济,互为循环,而目前则应减省刑法,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全国各险要之地,应与京城联络起来。我准备了一份奏章,但现在是胡惟庸当权,送上去没有什么用处。胡惟庸肯定是要败的,他败后,皇上一定会想起我来,你再将它密奏上去。刘伯温对胡惟庸的预言果然应验,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
刘伯温长得修长,满脸胡须,一表人材。朱元璋一般只呼他“老先生”而不叫其名,又常对人说:刘伯温就是我的张子房(刘邦高参张良)啊!他要问计于刘伯温时,爱在密室之中,而刘伯温又懂得那个时代极少有人懂得的天文学,于是,被神化了的刘伯温以精于象纬之学名世,其满腹经纶反而被掩盖了。
<!--
图说天下
-->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31851.html